定州在古代的时候属于哪里

如题所述

公元前26-22世纪,定州归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辖。
齐桓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49年),齐国国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鲜虞国改称中山国,定都中人城(今唐县西南一带),定州属中山国。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国攻灭中山国,顾(今定州城)归魏国管辖。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中山国国君桓公打败魏国,成功复国,顾又重新回到中山国手中。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国攻灭中山国,定州归赵国管辖。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先置36郡,定州归巨鹿郡管辖;后设47郡,定州归恒山郡管辖。

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定州仍称卢奴,为中山国国都。
魏太和六年(232年),仍称卢奴,曹衮被封为中山恭王,驻地卢奴(今定州城),管辖9县。
晋泰始元年(265年),仍称卢奴,为中山国治所。晋武帝封司马睦为中山王,驻地卢奴,卢奴(今定州城)管辖8县。
后燕建兴元年(386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鲜卑人慕容垂建后燕国,定都中山(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把卢奴(今定州城)改名为弗违,管辖8县。
北魏皇始二年(397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中山归北魏,设置安州,治所在中山,将弗违(由卢奴改称,今定州城)复名卢奴(今定州城)。
北魏天兴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这是定州的名称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定州二字出现),治所在中山,定州管辖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置定州总管府,驻扎鲜虞县(由卢奴改称安熹又改称鲜虞,即今定州市)管辖定州、冀州、灜州三州军事。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定州为博陵郡,郡治鲜虞县(今定州市),管辖10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归唐,复置定州,管辖10县。设定州总管府,驻扎定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设置定州大总管府,驻扎定州。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设置定州义武军节度使,驻扎定州,管辖3州:定州、易州、沧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设置定州路,驻扎定州,管辖8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定州为中山府,治所在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金天会六年(1128年),定州归金国。
金天会七年(1129年),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归元朝,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3县:安熹、无极、新乐。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州治在安喜县(今定州市),从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现。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安喜为定州,从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现,而定州二字成为现定州城所专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明洪武九年(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辖4县:定州、新乐、曲阳、行唐。
清顺治六年(1649年),仍设定州,州治定州,管辖3县:定州、新乐、曲阳。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仍设定州,由隶属正定府改为直属直隶省(相当于今天省直管县的概念),州治定州,管辖3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30
公元前26-22世纪,定州归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辖。
唐朝之后长期属于中山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16
定州历代设州置府,即现在的地级行政区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