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散文和读后感,随便一篇,最好是短一点的散文和读后感

如题所述

《回望两河》读后感 “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这是余光中先生《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一段话。余光中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提并论。的确,十多年来,余秋雨散文读者众多,好评如潮。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 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品味。他说,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承认人生有许多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寻找人生的信念。传统的乐观主义虚设了很多“意义的岛屿”,引诱人热情澎湃,而转眼又陷入痛苦的深渊。真正的信念并不憧憬胜利,而是相信生活,相信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意义,从而产生责任。责任,是一个人身份的基点。他说,狂热盲目使真理蒙尘,使生活简单,自以为要解救苦难,实际上是增加了苦难,但等到发现时往往为时已晚。世间很多政治灾祸,都与此有关。他说,既然由他来从政,就要从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来看待政治,争取人性的回归。一个表面平静的社会很可能以善恶的混淆为背景,一种严格的秩序很可能以精神的麻木为代价。要防止这一切,前提是反抗谎言,因为谎言是一切邪恶的共同基础。政治阴谋不是政治,健康的政治鼓励人们真实地生活,自由地表达生命;成功的政治追求正派、理性、负责、诚恳、宽容。他说,社会改革的最终成果是人格的变化。不改革,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自我超越,生命必然僵滞;不开放,一个人就不想不断地开拓空间,生命越缩越小,成天胶着于狭窄的人事纠纷。当权者如果停止社会改革,其结果是对群体人格的阉割。他说,一切不幸的遗产都与我们有关,我们不能超拔历史,因此都是道德上的病人。我们曾经习惯于口是心非,习惯于互相嫉妒,习惯于自私自利,对于人类的互爱、友谊、怜悯、宽容,我们虽然也曾高喊,却失落了它们本身的深度。但是,我们又应相信,在这些道德病症的背后,又蕴藏着巨大的人性潜能。只要把些潜能唤醒,我们就能获得自尊。他说,那些国际间的危险力量未必是我们的主要敌人,那些曾给我们带来过不幸的人也未必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恶习:自私、嫉妒、互损、空虚。这一切已侵蚀到我们的大众传媒,它们一味鼓动猜疑和仇恨,支持五花八门的劫掠,政治上的诽谤、诬陷也与此有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呼唤社会上巨大而又沉睡着的善意。他说,文化从低层次而言,包括全部日常生活方式,从高层次而言,包括人们的教养和素质,因此,良好的政治理想都与文化有关。一个国家的公民在文化教养和举止习惯上的衰退,比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更让人震惊。他说,知识分子比别人有更广泛的思考背景,由此产生更普遍的责任。这固然不错,但这种情况也可能产生反面效果。真正值得信任的知识分子总是宽容而虚心,他们承认世界的神秘本质,深感自己的渺小无知,却又秉承人类的良心,关注着社会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能使世界更美好……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回望两河》,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当然会感慨万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2
<阳关雪>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
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
,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
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
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
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
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
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
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
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
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
,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折
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
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
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
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
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
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
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
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
堆。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
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
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早前看过余秋雨《阳关雪》一文,但只是粗略地走马看花,一眼带过,甚觉没有深入品味。于是今日下午再次捧起《阳关雪》之时,却在背后目睹了一个民族在一种煎熬中沉浮并呐喊着,在伤痛的背后种下永不断裂的根源。 余秋雨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侏儒。 这是阳关,更是一个永朝着朔北誓死抵抗侵略者的永不言败的民族。 天与地之间只回荡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此情感在一个充满血型的民族面前显然是太过缠绵淡雅。只在一种无可奈何中显现出友人分别的彼此依依不舍,却遗忘了一个民族本来肩负的重任。 王维身上真的没有流淌着一个誓死抗敌的民族的血性吗? 先看那一片白茫茫的雪的世界,不知埋葬着多少英魂壮士。为了能够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传宗接代的生存境地,为了保卫华夏疆域,为了人民能过上安慰幸福的生活,他们在这片充满阳光的土地上与侵略者展开奋战,甚至马革裹尸都是面向朔北的敌阵,他们却没有半点退缩。但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 稚儿的夜哭……人民的生离死别换来的只是众多史官们的“半点墨迹”,这虽然是一个战乱时代的悲哀,但是一个民族所焕发出的胜利曙光是任何史官都无法掩盖的,因为昏庸终究是抵御不过智慧。余秋雨那“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章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并非歌颂历代封建统治者进行的掠夺战争,这是在一场充满血腥的战争中一个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战斗豪情与爱国主义精神。 我顿时明白王维为何在一个血性民族面前所表现出的那般缠绵与淡雅。 这是一种唐人豪迈的风范,他们总是将目光投放到远方,将人生道路铺得很广阔,从阳关一直延伸到中世纪。 或许当某一天阳关的雪完全融化后,我们不仅仅能看到一个民族所遗留下的壮美灵魂,而且还能看到一个民族所遗传下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