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六中日常生活看到听到不符合礼仪规范的现象!请高手指点!

举六中日常生活看到听到不符合礼仪规范的现象,对这些现象从礼仪规范角度分析给予正确示例,图文并茂用电子版

第1个回答  2008-11-06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1、 握手礼:
  握手礼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礼节,是所有现代礼节形式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握手礼始于欧洲,据说,中世纪人们为了表示友好,双方见面时先伸出手掌,示意手中没有武器,逐渐沿习,形成一种最常用的基本礼节形式。
  你知道握手的基本礼仪知识吗?握手时,伸手的先后顺序是上级在先、主人在先、长者在先、女性在先。握手时间一般在2、3秒或4、5秒之间为宜。握手力度不宜过猛或毫无力度。要注视对方并面带微笑。
  2.文明用语
  客人来访或遇到陌生人时,我们应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基本用语]
  “您好”或“你好”
  初次见面或当天第一次见面时使用。清晨(十点钟以前)可使用“早上好”、“您早”等,其他时间使用“您好”或“你好”。
  “欢迎光临”或“您好”
  前台接待人员见到客人来访时使用。
  “对不起,请问……”
  向客人等候时使用,态度要温和且有礼貌。
  “让您久等了”
  无论客人等候时间长短,均应向客人表示歉意。
  “麻烦您,请您……”
  如需让客人登记或办理其他手续时,应使用此语。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当需要打断客人或其他人谈话的情况时使用,要注意语气和缓,音量要轻。
  “谢谢”或“非常感谢”
  对其他人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均应表示感谢。
  “再见”或“欢迎下次再来”
  客人告辞或离开世恒时使用。
  [常用语言]
  在日常工作中,大家是否留意使用以下语言了呢?
  1、请 2、对不起 3、麻烦您… 4、劳驾 5、打扰了
  6、好的 7、是 8、清楚 9、您 10、X先生或小姐
  11、X经理或主任 12、贵公司 13、XX的父亲或母亲(称他人父母)
  14、您好 15、欢迎 16、请问… 17、哪一位
  18、请稍等(候) 19、抱歉… 20、没关系 21、不客气
  22、见到您(你)很高兴 23、请指教 24、有劳您了 25、请多关照
  26、拜托 27、非常感谢(谢谢) 28、再见(再会)
  3.电话礼仪
  (1).接电话的四个基本原则
  1、电话铃响在3声之内接起。
  2、电话机旁准备好纸笔进行记录。
  3、确认记录下的时间、地点、对象和事件等重要事项。
  4、告知对方自己的姓名。
  (2).接电话的礼仪
  1. 拿起电话听筒,并告知自己的姓名。如:“您好,╳╳公司╳╳部╳╳╳”(直线)“您好╳╳部╳╳╳”(内线)如上午10点以前可使用“早上好”、电话铃响应声以上时“让您久等了,我是╳╳部╳╳╳”
  注意:1.电话铃响3声之内接起;2.在电话机旁准备好记录用的纸笔;3.接电话时,不使用“喂—”回答;音量适度,不要过高;4.告知对方自己的姓名
  2.确认对方。如:“╳先生,您好!”、“感谢您的关照”等。注意:1.必须对对方进行确认;2.如是客户要表达感谢之意
  3.听取对方来电用意。如:“是”、“好的”、“清楚”、“明白”等回答。注意:1. 必要时应进行记录;2. 谈话时不要离题
  4.进行确认。如:“请您再重复一遍”、“那么明天在╳╳,9点钟见。”等等。注意:1.确认时间、地点、对象和事由;2.如是传言必须记录下电话时间和留言人
  5.结束语。如:“清楚了”、“请放心……”、“我一定转达”、“谢谢”、“再见”等。
  6.放回电话听简。注意:等对方放下电话后再轻轻放回电话机上

  重点
  1、认真做好记录 2、使用礼貌语言 3、讲电话时要简洁、明了
  4、注意听取时间、地点、事由和数字等重要词语
  5、电话中应避免使用对方不能理解的专业术语或简略语
  6、注意讲话语速不宜过快 7、打错电话要有礼貌地回答,让对方重新确认电话号码

  (3).电话的拨打
  1. 准备基本用语.注意事项: 确认拨打电话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准备好要讲的内容、说话的顺序和所需要的资料、文件等明确通话所要达的目的;
  2. 问候、告知自己的姓名.如: “您好!我是╳╳公司╳╳部的╳╳╳”。注意: 一定要报出自己的姓名讲话时要有礼貌,确认电话对象.如: “请问╳╳部的╳╳╳先生在吗?”、“麻烦您,我要打╳╳╳先生。”、
  3. “您好!我是╳╳公司╳╳部的╳╳╳”注意: 必须要确认电话的对方,如与要找的人接通电话后,应重新问候
  4. 电话内容.如: “今天打电话是想向您咨询一下关于╳╳事……”注意: 应先将想要说的结果告诉对方,如是比较复杂的事情,请对方做记录;
  5. 结束语.如: “谢谢”、“麻烦您了”、“那就拜托您了”等等.注意: 语气诚恳、态度和蔼
  6. 放回电话听筒.注意: 等对方放下电话后再轻轻放回电话机上

  重点
  1、要考虑打电话的时间(对方此时是否有时间或者方便)
  2、注意确认对方的电话号码、单位、姓名,以避免打错电话
  3、准备好所需要用到的资料、文件等
  4、讲话的内容要有次序,简洁、明了
  5、注意通话时间,不宜过长
  6、要使用礼貌语言
  7、外界的杂音或私语不能传入电话内
  8、避免私人电话
  注:讲电话时,如果发生掉线、中断等情况,应由打电话方重新拨打。

  4.名片的使用方法
  名片是工作过程中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交换名片时也应注重礼节。我们使用的名片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标明你所在的单位,另一个是表明你的职务、姓名及承担的责任。总之,名片是自己(或公司)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在使用名片时要格外注意。
  (1)、名片的准备
   名片不要和钱包、笔记本等放在一起,原则上应该使用名片夹。
   名片可放在上衣口袋(但不可放在裤兜里)。
   要保持名片或名片夹的清洁、平整。
  (2)、接受名片
   必须起身接收名片。
   应用双手接收
   接收的名片不要在上面作标记或写字。
   接收的名片不可来回摆弄。
   接收名片时,要认真地看一遍。
   不要将对方的名片遗忘在座位上,或存放时不注意落在地上。

  (3)、递名片
   递名片的次序是由下级或访问方先递名片,如是介绍时,应由先被介绍方递名片。
   递名片时,应说些“请多关照”、“请多指教”之类的寒喧语。
   互换名片时,应用右手拿着自己的名片,用左手接对方的名片后,用双手托住。
   互换名片时,也要看一遍对方职务、姓名等。
   遇到难认字,应事先询问。
   在会议室如遇到多数人相互交换名片时,可按对方座次排列名片。
   会谈中,应称呼对方的职务、职称,如“X经理”、“X教授”等。无职务、职称时,称“X先生”、“X小姐”等,而尽量不使用“你”字,或直呼其名。

  5、 服装整洁:
  (1)、着装原则:
  TPO原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穿衣原则。TPO是英文里时间(Time)、地点(Place)、目的(Object)的三个单词的缩写。
  时间:是还未穿着要注意时间。一年春夏秋冬四季服装也要区别。
  地点:表示穿着要适宜场所、地点、环境。试想在严肃的写字楼里,小姐穿丰拖地晚礼服送文件,男士着沙滩花短裤与客户会谈。
  目的:表示穿要考虑此去的目的。如果有许多朋友在面试的时候穿着休闲衣,这给面试官一个很不好的印象。
  (2)、造型和谐原则:
  对于男子来说,标准体形在直观上呈现的是一种倒三角,肩部的宽度大于臀部的宽度。女子的标准体形常被称之为“X”型,臀宽大于肩宽,男女下肢长度都长于上身长度。这是一种相对完美的体形。
  臀、胸、腰部比较肥大,上身较胖的人,穿衣就要尽量让自己显瘦,不能穿太紧身的衣服,应选择宽松、肥大的上衣和裙子。因为上衣宽松、肥大、可把臀、胸、腰、腹部掩盖住,不突出某一部位。肩宽胸满、上身宽厚的女性,易给人头重脚轻之感,所以,穿衣更要避免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上部,不家选择前面有绣花、口袋等款式的衣服。胖人的衣领以低矮的“V”领型最好。体形过瘦的人,要尽量穿得丰满些,不要穿太紧身的衣服,适合用色彩明亮柔和、暖色调、大格、横条、大花等图案的面料做衣服。身材太高的人,应将上衣适当加长以缩小高度,不能穿着太短的上装。
  (3)、服装色彩的搭配:
  统一法:上下衣、帽子、鞋采用一个色调,如白色连衣裙配白手套,白色皮鞋,或者采用全身黑色、蓝色等,这种配色法往往产生一种和谐的效果。
  呼应法:上下坟或上衣帽子、鞋子、提包等相呼应,如身着黑色裙子,上衣应着黑白条或黑白花上衣,带红帽子应配红色包或红白花纹的上衣。这种呼应配色使人感到和谐又活泼。
  陪衬法:上衣的袖边或裙子的下摆、裙带或上衣的衣领等,分别选用黑、白、红、黄等色相陪衬,用对比方法显示出一种生动、活泼的色彩美。
  点缀法:在统一色调的服装上点缀不同颜色或相反颜色的袖边、领口、口袋或装饰品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配色法显得文雅又庄重。
  对比法:上下衣、上衣的领子和袖子,上衣的某一部位和上衣整体,裙子裤子的不同片,用不同的颜色相配,形成鲜明的反差,显出鲜艳、活泼、明快的感觉。
  6、公共场所行为礼仪:
  1、 不在他人面前整理衣服:例如在客人面前解开衣扣、穿脱衣服、打领带、提裤子、整理内衣、检查裤子或裙子的拉锁是否拉好、拉直下滑的长统丝袜、脱鞋子整理鞋垫等等,这类不雅的修饰动作,特别需要避开他人的视线。
  2、 不在他人面前化妆打扮:如与人一边交谈,一边梳头,搞得“雪花飘飘”,甚至抖动身上的头皮屑,或是在公共场合化妆和补妆,左照右照,挤眉弄眼、敝嘴皱鼻,自己可能觉得是爱美、为了美,而在他人看来很可能会被误解为“爱表现”,也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
  3、 不在他人面前“拾辍”自己如抠摆架子:如抠鼻子、剪鼻毛、挖耳朵、抖脚、脱鞋区抠缝在某些情况下如同当众献丑。
  4、 有礼貌地处理无法控制的修饰:对于不得已或无法控制的修饰:如打喷嚏后、咳嗽、擤鼻涕、打哈欠时,应用手帕、纸巾捂住口鼻,面向旁边,而且立即与旁边的人说声“对不起”表示歉意。
  7.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一)做客
  1、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未请入,不可闯入;未请坐,不可坐下;雨伞等物,应留于室外或主人指定处。
  2、主人有事,应速退去。
  3、未见主人,可留便条。
  4、旧客去时,新客应起立相送。
  5、访问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
  6、室中珍贵之物,未经主人允许,勿要拿起耍弄。
  7、坐应讲究姿势,注意适当和自然,如坐得笔挺,不敢动弹,未免拘束,主人也尴尬;坐没坐相, 翘腿乱抖,就放肆了,主人会难堪。
  8、作客不可始终不作声。
  9、不要时常看手表,或做出心烦意乱的样子。
  10、初访,不宜久坐。
  11、探望病人,应注意安静,要尊重医护人员的意见。
  12、亲友、同事、同学、老师生病,应去探望,但不宜久谈。
  13、平时不相识者,不可贸然造访。
  14、说了告辞,应立即起身。
  (二)接待客人:
  1、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
  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
  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
  5、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
  7、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
  8、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
  9、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
  10、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