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一名小学思品教师

如题所述

如何当好一名思想品德教师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规定了思品课的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略)合性几个特点。实行新课改后,学科更趋综合化。思品教师虽不能成为“全球通”,但至少也要成为“小灵通”。新课程对思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思品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有一个知识更新的过程。但其它学科的教科书基本上是稳定的,即使有些变化,也只是知识的调整而已,学科教师只要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能够比较好的应对课程改革。而思品课就不一样了,除了知识的调整,体系的变更,更重要的是所教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变化。他们是这样形容的:思品教材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说好不变了,文件又来了。思品教材,就其学科性质而言,不变是不可能的,变是绝对的,只是变化的幅度大小而已,与时俱进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由此,思品课教师,哪怕是教了一辈子书的老教师,就其所教的内容来说,他(她)还是一个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面临着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的过程,永远是一个小学生。二、紧跟时代,密切关注时事思品学科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是思品课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为了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思品教师必须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国际接轨。平时要多留意国际、国内新闻,经常收看新闻联播,密切关切各类报刊杂志,吃透政策,把握时事最新动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思品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思品教师必须对时事政治做到了如指掌,否则有可能在同事和学生面前闹笑话、出洋相。在平时,我们经常会碰到博古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在遇到政策方面的事情或时事方面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去问思品教师,此时,如果思品教师能脱口而出,轻松地回答出他人提出的疑问,他们会觉得理所当然,毕竟是思品教师,这些知识应该懂得;而一旦思品教师在这一方面一贫如洗,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云,别人会觉得你不称职,认为你没水平,孤陋寡闻。长此以往,就会使自己在同事和学生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降低威信。三、走进心灵,做好思想工作思品学科是德育工程的主渠道,思品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国情教育、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良好心理素质教育等多重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分内工作。而要很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要求思品教师必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有更高、更深、更系统的心理动态,掌握心理辅导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只有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摸透学生心理,才能搭准学生心理脉搏,教育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中,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此,思品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平时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这样教育时才能症下药,教育学生才能入情、入理,德育才能深入人心,产生实效。四、精通历史,博古才能通今俗话说:“政史不分家”,思品教师除了要精通思品教材上的内容外,还要对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造诣。我们都知道,在思品教学时,许多理论知识源于历史知识,是对历史知识的概话和总结,中间会涉及许多历史事件,在教学时只有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才能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掌握道理。如果思品教师不懂历史,不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教师在教学时自己就很难把握和吃透教材,更不要说讲清内容,如此教学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知半解。只有对历史事实十分清楚,教师上课时才能旁征博引、得心应手。如果教师不清楚 1919 年五四运动、1921 年党的诞生、1949 年新中国成立、1956 年三大改造等重大历史事件,讲课时能条理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继而使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道理吗?为此,思品教师在平时必须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中外的历史,以夯实自己的知识底蕴,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教学时才能左右逢源、出神入化,才能做到有理、有利、有力。不仅如此,教师广博的知识,信手拈来的教态,学生看在眼里、佩服在心理,觉得我们的思品教师真是有本事。“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五体投地为自己更好地教学打好了“攻心战”。五、熟悉法律,践行依法治国作为思品教师,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比一般教师掌握的法律知识要更多一些,即使不是十分精通,至少也要知道个大概,不能两眼一片漆黑,碰到法律问题哑口无言、束手无策。在平时,我们要广泛涉猎知识、博览群书,不能认为只要懂得教材上的一点皮毛就足够了。只有多看书,才能居高临下,见多识广,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从容自如,才能提高自己在学生和同事中的威望和地位;否则,一问三不知,自己都会觉得下不了台。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略)合性几个特点。实行新课改后,学科更趋综合化。思品教师虽不能成为“全球通”,但至少也要成为“小灵通”。新课程对思品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