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不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学

如题所述

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生育权。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还依然主要针对女性来进行,无论是过去的结扎,还是后来的避孕,虽然也有男性有过结扎手术,同时也有男性采取过避孕措施,但依然是主要针对女性。前一阵子,关于徐静蕾冷冻卵子涉嫌违法引起的一场大讨论,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女性在生育权上与男人依然不平等。

二是贞操观。虽然现在的女性对于贞操观已经淡化,尤其是婚前贞操观,而且许多男人也似乎接受了女性婚前无贞操的现实,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男性对女性婚前不守贞无法接受,尤其是有些女性还依然认为处女膜依然是最好的嫁妆,这也是目前婚姻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不能原谅男人婚内出轨,但绝大多数男人无法接受女性的婚内出轨。所以,当前对于贞操观,男人对女性的要求依然高于女性对男人的要求。

三是就业权。虽然中国的法律和相关政策都要求男女就业平等,但是,现实是男女就业依然不平等,不但在许多行业对女性并没有敞开大门,即使是认为男女都能就业的岗位,有些招工单位就明确对女性提出了各种限制,甚至干脆不招女性。而在职场升迁方面,女性更是明显受到岐视,大部分的领导岗位都是男性,这是不争的现实,这也是女性失业率要明显高于男性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同岗位的男女,也有可能出现同岗不同酬的现象。还有,在男女退休方面更是明显的不平等,男人退休年龄普遍高于女性。

四是教育权。虽然女性在考试方面明显强于男性,但是,许多家庭仍然只重视男性的教育,对于女性的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不让受教育的现象。而且目前高校的一些专业,录取方面就存在性别岐视,录取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的专业依然存在,有的专业甚至就不录取女生,有的专业是录取分数女生要高于男生。特别是对于女性的高学历,其负面评价明显高于男性,这一点体现在婚姻方面。追答

五是财产权。这一点在当前的农村表现得成为突出,如财产继承权,在农村和小城市,女性基本上没有对父母财产的继承权,至少是不平等的继承权。如离异女性失去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等。

六是家庭地位。虽然目前女性在家庭的地位普遍提高,但是,根本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国女性报告来看,只有七成的女性能够参与家庭重大决策,那就是说有三成女性连家庭重大决策的参与权都没有,更不用说那些即使参加家庭重大决策的七成女性到底有多大的决策权。而且,目前中国家庭中仍然有超过25%的女性遭受家庭暴力而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最明显的表现还在于户口本上家长的姓名往往是男性,而且子女的姓氏依然以父亲的姓氏为主。

七是生存权。中国目前男女比例之所以严重失衡,根本原因在于女性的生存权要明显低于男性,尤其是许多家庭在妻子怀孕期间,想尽一切办法要知道妻子是否怀的是儿子,如果不是,采取流产等措施的现象依然在许多地区严重存在,这也是一些省份男女比例高达131:100的根本原因,从而导致了全国男女比例高达118:100的现状,而且夫妻遗弃女婴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婴。

八是社会舆论。目前的社会舆论对女性的压力明显高于男性。如贞操问题,女性的压力明显高于男性;如结婚,女性遭到逼婚现象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女性到了25岁还未结婚就有可能被称为剩女,而且离婚之后女性的压力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娶比自己小得多的女性舆论往往认为男性有本事,而女性无论是嫁给年龄大很多还是小很多的男性,都要承受相当大的社会舆论。

其实,在男女平等方面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得到体现,而且这些不平等的体现既有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也有男女生理、身体结构等方面的现实差别,既有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出现的地区间不平衡,也有中国的法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的原因。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在男女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进步,但要想全方位的实现男女平等,似乎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30
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第2个回答  2016-06-30
人人平等只要强大自己
第3个回答  2020-12-20
第4个回答  2018-03-16
补充回答。除了各位说的,还有孩子姓氏冠名名权,父母的财产分配权,从政权等等。虽然以上这些法律也允许,但现实中实施起来太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