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月亮会出现--阴晴圆缺

夜空的月亮 有时候象镰刀 有时候象圆盘 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首先,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阴晴圆缺,称为月相的变化,又称为盈亏。

        其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在农历初一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月球暗的一面正对著地球,因此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在初七(或初八)时可以看见半个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或十六),月球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满月」或「望」;二十二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为「下弦月」。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是一个农历月。

       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而这三者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约为27.3天),同时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此为次要原因),使得月相变化的周期大于27.3天,约为29.5天。

        看看图,明白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07-23
月亮的阴晴圆缺,实际上是由地球的影子造成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月亮绕地球公转,
太阳总是照亮半个月亮,然而地球上的观察者,所能看到的半个月亮与照亮的,并不是时时都能重合,随着一个月的变化,月亮处于不同的位置,因此我们就能观察到阴晴圆缺。

而当月亮,地球,太阳在一线上,且,月亮在地球后面的时候,月亮处于影子中,出现的是月食,如果是地球处于月亮的影子中时,则是日食。

总结:不少人会认为月亮的阴晴圆缺是影子作用,实际不是,影子作用产生的是日食月食,而阴晴圆缺是太阳照射面与观察面不一致引起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5-07-23
月亮的盈亏、圆缺是有其规律的,天文学家把月亮形状的各种变化叫“月相”。这种变化是月亮、地球与太阳三个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当月亮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它受光的半面对着太阳、而背光面对着地球,人们看不到月亮。这种月相,叫“新月”,此时叫“朔”,相当农历初一。过了半个月,月亮正好转到了隔着地球与太阳遥遥相对的位置,它整个受光的半面对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轮皎洁的满月,这时叫做“望”,相当于农历的十五或十六。再过半个月,它又回到了“朔”的位置,当月亮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时,它只有一部分受光面对着地球,这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新月如眉”或“残月如钩”,或是半圆形,也即所谓“上弦”或“下弦”,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不停地变化着。
第3个回答  2019-12-19
1阴晴属于气候现象
2.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这样太阳射到月球上的光线会被地球遮挡,挡住没有光线的部分我们就看不到了,就是说我们只能看到没有被地球挡住的那部分月球。所以月球形状会随着与地球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