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梁山"替天行道”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替天行道”的口号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是水浒梁山好汉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基本信仰,属于典型的文化建设的范畴。

因为这面鲜明的旗帜,众多江湖好汉才纷纷聚义梁山泊,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1、替天行道的大旗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卢俊义到了梁山后与山上的头领交手后见到这面杏黄旗,上面绣着“替天行道”四字。

2、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从新置立旌旗等项,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

扩展资料:

梁山精神讲得就是“义”,“义”有四个境界层次:

1、第一个境界是“忠义”,这是从理想价值层面讲。梁山好汉过去讲求忠君报国,在现代“忠义”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这是“义”的最高境界。

2、第二个境界是“道义”,这是从道德价值层面讲。梁山好汉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铁肩担道义”也正是历代仁人志士社会责任感的写照。毫无疑问,“道义”也是我们今天追求的重要社会价值。

3、第三个境界是“信义”,这是从行为价值层面讲。重信守诺,言必有信,这种“诚信”正是当今社会最值得提倡的理念。诚信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商业文化价值。

4、第四个境界是“情义”,这是从伦理价值层面讲。做人要有情有义、重情重义,不能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梁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7

“替天行道”的口号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替天行道”是水浒梁山好汉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基本信仰,属于典型的文化建设的范畴。因为这面鲜明的旗帜,众多江湖好汉才纷纷聚义梁山泊,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扩展资料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梁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04
“替天行道”的口号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替天行道”是水浒梁山好汉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基本信仰,属于典型的文化建设的范畴。因为这面鲜明的旗帜,众多江湖好汉才纷纷聚义梁山泊,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都是因为官逼民反,于是他们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书中的108位好汉都令我们十分佩服,花和尚鲁智深的重情重义,豹子头林冲的侠骨柔肠,为人仗义的宋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武松......他们都给各位博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种说法“替天行道”是太上老君所骑“金鹿”化身。“替天行道”是否是“金鹿”的化身?事情还得从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说起;王伦读书十年,连考三场都不中,迦个秀才也没捞倒。回家种地,肩不能挑;学做买卖,不懂生意经;教书启蒙,又觉得不得志。一怒之下,便邀了几年兄弟上山做起山大王。梁山地势好,水陆相通,进能攻退能守,打家劫舍,拦路夺抢,谁者畏他三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三山五岳没有不知道的,王伦的名声一天天大起来了。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叫官府逼得没法上梁山来避难的,王伦看林冲虎背熊腰,天生一表英雄人才,不由心想:我那老天爷,若梁山有了这等英雄人物,哪还显我王伦?便推辞不让林冲上山,林冲再三央求,王伦就是不留。 正在这时,门外闯进几个大汉也想投奔王伦,当头一个汉子黝黝黑脸,膀宽腰团中央,身高八尺有余,手拿一把大砍刀,足有一百二十来斤,看来有上山擒虎、下海捉蛟的本领。他进门就说:“小弟晃晁盖,今天叫官兵追杀到兄长门下,还有我的好友吴用、公孙胜、刘诏、阮氏三兄弟一起来此投奔聚义,万望收留。” 王伦一看,心中暗暗吃惊,一个林冲尚不好打发,又来这众多好汉,若收下他们,更没我王伦的席位啦。于是连声说:“哎呀,众位英雄,水泊梁山,山小水浅,不是藏龙卧虎之地,望众位英雄另立高门。” 林冲一见此情,心中好恼。心想:你王伦如此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哪能成就大业?俺林冲妻子被戏,充军沧州,官府加害逼得我求生无门,想死不成,为报大仇,暂且在你这里避难一时,你都不容。如今几位英雄来投,你又拒之门外,哎呀呀!你这绿林草寇懂什么大仁大义?王伦呀王伦,你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匹夫。想到这里,林冲“忽”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大声吆喝:“王伦!像你这等胸怀,哪能容得天下英雄?百姓灾难何时除掉?俺林冲今日决不能铙你!”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林冲手起刀落,那王伦已成了两半截子啦! 晁盖早知林冲大名,纳头便拜。林冲上前扶起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仰天一看,便大声吆喝:“众位兄弟,快看天上是什么物件?” 大家随声抬头一望,真有这等怪事,只见从南天飘来一朵白云,上面站着一只金鹿,金鹿上坐着一位白眉白须的老人。那老人的头就像个把儿朝下的古铜葫芦,笑嘻嘻地念道:“道道道,道,道,道!有道福,无道祸!” 大伙都看直了眼。还是吴用学究先开口道:“呀!此乃太上老君哪!”话没说完,只见那金鹿来了个“金鸡独立--三条腿都吸到肚里去了。那太上老君也化为一缕烟雾直上青天了。众人再看那个鹿身,已变成一面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又见那”金鸡独立“的那条鹿腿呼呼下落,一直插到梁山顶上,再也动弹了。 这一来,九州十八县都看到这”替天行道“的四个大字了。 晁盖一看“哈哈”大笑,说:“此乃天意也!”倒头就拜林冲,愿尊林冲为山寨之主。林冲赶紧扶起晁盖说:“以我为王,人家会说我杀王伦是为取王位,就算我满身是口也说不清楚,是不义之王。晁大哥年纪最大,文武过人,理应为山寨之主。”众人都认为林冲说得有理,当下推晁盖为梁山头领。从此,梁山寨就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第二种说法“替天行道”来自儒家的仁义之道,忠义之德。《水浒传》中提到当九天玄女娘娘传授三卷天书时对宋江说:“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从此,“替天行道”就成了梁山英雄的宗旨。既然“替天行道”最初来自九天玄女娘娘,那这里所指的“道”究竟是什么呢?是来源于哪家的道呢?可谓众说不一,莫衷一是。有的说是来源于道教,因为九天玄女娘娘就是道教中的神。但是,道教领袖老子所说的“道”是说它是宇宙的精神本源,也不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老子对儒家的“仁义”还持否定态度,总之,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哲学概念,尽管“替天行道”一词来自玄女娘娘,但不能说宋江行的就是道家之“道”。 相反,“替天行道”中的“道”与儒家的“道”却有几分相通之处。因为《水浒传》中许多故事都是进行道德谴责和歌颂,其谴责和歌颂的标准都以孔孟学说的道德为准绳,像书中谴责高俅的为富不仁和潘金莲、阎婆惜的不守妇道,歌颂梁山英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壮举等等,这些都与儒家的道德规范极为吻合,所以说《水浒传》中“替天行道”应是儒家的仁义之道,忠义之德。 作为梁山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宋江对梁山泊的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所倡导的是儒家之“道”,就必然会暴露其消极的一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替天行道”的口号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替天行道”是水浒梁山好汉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是他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基本信仰,属于典型的文化建设的范畴。因为这面鲜明的旗帜,众多江湖好汉才纷纷聚义梁山泊,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都是因为官逼民反,于是他们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书中的108位好汉都令我们十分佩服,花和尚鲁智深的重情重义,豹子头林冲的侠骨柔肠,为人仗义的宋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武松......他们都给各位博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是怎么来的呢?
  第一种说法“替天行道”是太上老君所骑“金鹿”化身。“替天行道”是否是“金鹿”的化身?事情还得从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说起;王伦读书十年,连考三场都不中,迦个秀才也没捞倒。回家种地,肩不能挑;学做买卖,不懂生意经;教书启蒙,又觉得不得志。一怒之下,便邀了几年兄弟上山做起山大王。梁山地势好,水陆相通,进能攻退能守,打家劫舍,拦路夺抢,谁者畏他三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三山五岳没有不知道的,王伦的名声一天天大起来了。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叫官府逼得没法上梁山来避难的,王伦看林冲虎背熊腰,天生一表英雄人才,不由心想:我那老天爷,若梁山有了这等英雄人物,哪还显我王伦?便推辞不让林冲上山,林冲再三央求,王伦就是不留。
  正在这时,门外闯进几个大汉也想投奔王伦,当头一个汉子黝黝黑脸,膀宽腰团中央,身高八尺有余,手拿一把大砍刀,足有一百二十来斤,看来有上山擒虎、下海捉蛟的本领。他进门就说:“小弟晃晁盖,今天叫官兵追杀到兄长门下,还有我的好友吴用、公孙胜、刘诏、阮氏三兄弟一起来此投奔聚义,万望收留。”
  王伦一看,心中暗暗吃惊,一个林冲尚不好打发,又来这众多好汉,若收下他们,更没我王伦的席位啦。于是连声说:“哎呀,众位英雄,水泊梁山,山小水浅,不是藏龙卧虎之地,望众位英雄另立高门。”
  林冲一见此情,心中好恼。心想:你王伦如此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哪能成就大业?俺林冲妻子被戏,充军沧州,官府加害逼得我求生无门,想死不成,为报大仇,暂且在你这里避难一时,你都不容。如今几位英雄来投,你又拒之门外,哎呀呀!你这绿林草寇懂什么大仁大义?王伦呀王伦,你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匹夫。想到这里,林冲“忽”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大声吆喝:“王伦!像你这等胸怀,哪能容得天下英雄?百姓灾难何时除掉?俺林冲今日决不能铙你!”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林冲手起刀落,那王伦已成了两半截子啦!
  晁盖早知林冲大名,纳头便拜。林冲上前扶起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仰天一看,便大声吆喝:“众位兄弟,快看天上是什么物件?”
  大家随声抬头一望,真有这等怪事,只见从南天飘来一朵白云,上面站着一只金鹿,金鹿上坐着一位白眉白须的老人。那老人的头就像个把儿朝下的古铜葫芦,笑嘻嘻地念道:“道道道,道,道,道!有道福,无道祸!”
  大伙都看直了眼。还是吴用学究先开口道:“呀!此乃太上老君哪!”话没说完,只见那金鹿来了个“金鸡独立--三条腿都吸到肚里去了。那太上老君也化为一缕烟雾直上青天了。众人再看那个鹿身,已变成一面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又见那”金鸡独立“的那条鹿腿呼呼下落,一直插到梁山顶上,再也动弹了。
  这一来,九州十八县都看到这”替天行道“的四个大字了。
  晁盖一看“哈哈”大笑,说:“此乃天意也!”倒头就拜林冲,愿尊林冲为山寨之主。林冲赶紧扶起晁盖说:“以我为王,人家会说我杀王伦是为取王位,就算我满身是口也说不清楚,是不义之王。晁大哥年纪最大,文武过人,理应为山寨之主。”众人都认为林冲说得有理,当下推晁盖为梁山头领。从此,梁山寨就竖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第二种说法“替天行道”来自儒家的仁义之道,忠义之德。《水浒传》中提到当九天玄女娘娘传授三卷天书时对宋江说:“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从此,“替天行道”就成了梁山英雄的宗旨。既然“替天行道”最初来自九天玄女娘娘,那这里所指的“道”究竟是什么呢?是来源于哪家的道呢?可谓众说不一,莫衷一是。有的说是来源于道教,因为九天玄女娘娘就是道教中的神。但是,道教领袖老子所说的“道”是说它是宇宙的精神本源,也不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且老子对儒家的“仁义”还持否定态度,总之,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哲学概念,尽管“替天行道”一词来自玄女娘娘,但不能说宋江行的就是道家之“道”。
  相反,“替天行道”中的“道”与儒家的“道”却有几分相通之处。因为《水浒传》中许多故事都是进行道德谴责和歌颂,其谴责和歌颂的标准都以孔孟学说的道德为准绳,像书中谴责高俅的为富不仁和潘金莲、阎婆惜的不守妇道,歌颂梁山英雄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壮举等等,这些都与儒家的道德规范极为吻合,所以说《水浒传》中“替天行道”应是儒家的仁义之道,忠义之德。
   作为梁山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宋江对梁山泊的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所倡导的是儒家之“道”,就必然会暴露其消极的一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