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军飞机 附图说明

如题所述

 Bf-109Bf-109的起源是德国空军部30年代的战斗机设计竞赛,参与竞赛的还有另外3种飞机:Fw-159、Ar-80、He-112。Bf-109由巴伐利亚飞机厂公司设计,1938年7月,巴伐利亚飞机厂更名为梅塞施米特飞机厂,故Bf-109亦改名Me-109,但一般仍称Bf-109。在设计中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空气动力外形、可收放的起落架、可开合的座舱盖、自动襟翼、下单翼等,在试验中以无可争辩的优势击败了其他对手,在1936年开始生产,首批型号为Bf-109B。
  Bf-109B参加了德国“秃鹰”军团在西班牙内战中的战斗,迅速取代了He-51双翼战斗机。在进行改进后,1938年开始生产Bf-109C型。“C”型在发动机上方安装了两挺7.9毫米 MG17型机枪,取代了“B”系列安装在翼根的同型机枪。
  1939年初,Bf-109E投入生产。“E”型装著名的Daimler Benz DB601系列液冷发动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早期战斗中,远优于波兰的PZL战斗机,也较法国的Morane-Saulnier MS406S战斗机和英国的“飓风”式战斗机更优越。
  在英法海峡和不列颠战役中“E”型暴露出航程较短的弱点,也棋逢对手地遇到了“喷火”式战斗机。“E”型航程短的弱点,使它不能伴随德国轰炸机对伦敦进行轰炸,也不能在英国纵深自由行动,攻击英军的训练基地和有价值的地面目标。这是德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中受到挫折的重要原因。为了弥补这一弱点,Bf-109F型在1940年末开始取代“E”型。“F”型有更大马力的发动机、最新型的冷却器、更轻巧的机身,以便和“喷火”式战斗机对抗。
  1942年初,Bf-109G系列开始生产。“G”系列比前面各型速度更高、更易于操纵。稍后生产的“GS”型装13毫米 MG131大口径机枪,以增强火力。随着美国P-51“野马”、P-47“共和”等高性能战斗机出现,Bf-109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但“G”系列仍然持续生产到1945年。最后的生产型号是Bf-109K和Bf-109G-10型,两者十分相似。因为盟军的轰炸不断升级和德国的形势日益恶化,“K”系列只生产了不足2000架。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Bf-109是德国空军战斗机的骨干力量,在所有的战场服务,并装备了轴心国欧洲盟国的空军,各型号一共生产30000余架。在捷克斯洛伐克,Bf-109的生产持续到1949年。在西班牙空军中一直服役到1958年。
  在北非方面。Bf-109于1941年就开始支援隆美尔军团,号称“非洲之星”的王牌飞行员马尔塞尤曾创造一天击落12架敌机的战绩。他的那架Bf-109F型“黄色14号”座机也成为空战史上的传奇之物。
  德国头号王牌哈特曼少校长期使用的也是Bf-109K型飞机。他个人击落敌机352架,创造人类战争史上的空战绝对记录。据统计,在大战全期,德国空军总战果中的一半以上是由Bf-109取得的。
  Bf-109能在残酷的战争状态下持续使用十年,证明它的设计是成功的。它属于那种适合采用“打了就跑”战术的高速战斗机。Bf-109是大战前半期综合性能优秀的轻型战斗机,也是纳粹空军使用最广泛的军用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9
FW-190战斗机
  作为BF109的后继机种,德国的福克_乌尔夫飞机厂(FockeWulfFlugzeugbauGmbH)于30年代未研计成功新一代单座单发活塞战斗机FW190,该机最终成为大战中、后期性能超群的主战机种。
  FW190是一种全金属构造的悬臂上反下单翼白昼用战斗机,在诸多德国战斗机中,独树一帜地选用一台14缸的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因此机头显得有些粗壮,而机尾十分尖细,机身背部拱起部分是个透明的滑动开启的座舱盖,其后方机身背脊向下倾斜,向下向后视界良好。电动收放后三点起落架着地稳定,主轮柱向前向内倾斜,构成了FW190的一些外观特征。
  一]起因
  Fw190计划来自两方面的需求。首先是德国空军加速扩大和德国空军部对今后战争的预测:在未来战争中需要不仅一种战斗机,仅依靠现有的Bf109,将不能保证在可预见的将来德国空军将具有领先的优势。其次,根据情报分析,潜在对手的空军至少预研和装备了两种以上的现代化战斗机。所以,德国空军部拟定了新型战斗机研发的战技要求说明书,在1937年底下发到各飞机制造商。
  在Kurt.Tank和Rudolf.Blaser领导下,一架使用星型气冷发动机、结构紧凑的小型战斗机设计完成。但是,在德国空军部中使用直列液冷发动机为战斗机最佳动力选择的观点占统治地位。官员们认为:装星型气冷发动机将使飞机的迎风面积加大而使飞行阻力加大;由于机头截面积大而使驾驶员在起飞和降落时视线不佳;当时世界上已研制成功和正在研发的现代战斗机一般都是液冷发动机。由于这种偏见,Fw190计划被束之高阁,直到发生2个偶然的原因:
  1、He100和He112飞机计划的受挫。He112Bs和He100D曾少量装备德国和罗马尼亚空军,He100D在装备时被重新命名为He113。不知道什么原因,德国试飞员中广泛流传着He113是“飞行员杀手”的说法,使He113的正式生产计划受挫。
  2、生产直列液冷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Junkers和Daimler-Benz生产量无法满足所有飞机装备的要求。Daimler-Benz的发动机满足Bf109.Bf110飞机的需要已是问题。Junkers公司的Jumo-211发动机又必须首先保证生产He111.
  [二]试飞
  库尔特_坦刻(Kurt.Tank)主持设计的FW190绰号“百舌鸟”。Fw190最初的型号安装的是BMW13914缸星形活塞空冷发动机,1939年春,原型机Fw190V1出厂,装一台1550hp的BMW13918缸双排星型气冷发动机,比DB601或Jumo211大1/4。1939年6月1日福克公司的首席试飞员Hans.Sander进行了首次试飞。试飞证明飞机的速度在 4000M高度时达595KM/h,操纵性能优异。但发动机有过热倾向,即使在座舱里温度也达到55度;座舱密封有问题,发动机废气漏进舱里,使 Sander不得不代上氧气面罩已免窒息。随即,对飞机进行了改进,在发动机前增加了一个十叶片的冷却风扇,并加大发动机整流罩开口后问题基本解决。原型机除飞行速度外,其他性能指标均优于BF109,特别是加速度性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9年秋天,第二架原型机Fw190V2出厂,10月31日进行试飞。1940年1月25 日,Fw190V2为戈林进行了飞行表演,给戈林留下深刻印象,随即下令生产40架Fw190A-0。在此期间,BMW公司发展了更高级的14缸气冷双排星型发动机BMW801,重量增加了91kg,新发动机的直径和老发动机的直径相似,只是较长较重。为使用新发动机,验证了原型机的结构可以承受;并把座舱后移,避免发动机高温和容纳侦查设备;座舱后移后容积减少,又不得不优化座舱设计等等。该进后的飞机即Fw190V5,于1940年初春试飞。
  试飞后又发现,更换发动机引起的增重,影响飞机的飞行特性。所以重新设计机翼,将机翼翼展加大到10.506M,机翼面积加大到18.30平方米。翼面积的增大,仅使飞机最大飞行速度降低了10KM/h,而飞行特性,尤其是爬升率有了长足进步。在 Fw190V5的基础上,定型为Fw190A-0预生产型,从1940年10月开始生产。在此之后,Fw190边生产边改型,形成了Fw190系列飞机。
第2个回答  2013-11-19
给您提供一个连接飞机的连接地址: http://www.xici.net/b31240/d91568891.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