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的首联有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首联诗人以夸张手法描绘了思妇的身份和处境。“卢家少妇”是说南朝乐府民歌《河中之水歌》(一作梁武帝诗):“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这里是借用其意,描写一个怀远盼归的青春少妇形象。“郁金”是一种香料,和泥涂壁能使室内芳香。“海燕”即燕子,多在梁上筑巢。“玳瑁”是一种海龟,龟甲极美观,可作装饰品。诗人首先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四壁以郁金香和泥涂饰,顶梁也用玳瑁壳装点起来,特别是连海燕也飞到梁上来安栖。这里,诗人着力描写思妇家的物质的富有,处居的华美,这为后面描写思妇精神的苦闷、忧愁形成对比,可以说,与李白在《行路难》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其中的“双栖”二字用得极妙,它不但表明梁上海燕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给景物增添活力,而且思妇触景生情,这样就反衬了思妇独守空帷的凄凉,也为下文表现思妇怀想丈夫营造了氛围。
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砧”即捣衣石,古代捣衣多在秋晚。“催木叶”指砧声至秋而起,树叶也随秋而落。“戍”即驻守。“辽阳”在今辽宁省境内,古时为边防要地。颔联承上联“海燕双栖”而来,意思是说,秋深了,家户户忙着准备御寒的衣服,树叶都被这砧声震落了。诗句中,“寒砧催木叶”从逻辑上说应是萧萧落叶催人捣衣,可是,诗人却故意主宾倒置,从声音的角度来表现思妇的情感。“十年征戍忆辽阳”,思妇的丈夫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了。这里,“十年”对“九月”,而这“九月”是一个特殊的季节,秋寒捣衣,往往最易引发思妇的情感,担心丈夫在外的冷暖(但不是说只有“九月”才思念。“悲秋”是诗人常用的主题)。诗人把“十年”和“九月”结合在一起,十个九月啊,真可谓漫漫时光。诗人通过数字比较,突出地表明了思妇在时间上所受到的情感煎熬。同时,诗人把时间与空间(辽阳)结合,其中渗入“忆”,不但创设了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也表现了思妇在这“十年”中苦痛的深沉、思念情感的强烈。
颈联“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这一联由上而转入写夫婿无音讯。“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丹凤城”是说唐代长安城的宫阙中有丹凤门,所以这里用丹凤城来代长安。一说因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故名,后便为京城之别称。汉建章宫有凤阙,后世也借指帝城,唐代民居多在长安城南。这里,诗人暗用了“弄玉吹箫”的典故,借此表现出思妇的孤独与凄凉。首先,这十年来,思妇的丈夫音讯断绝,也就是说,这为丈夫现在是活是死都难以预测。可是,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却还在这秋夜的空闺之中思念着,盼望着。这里,一个“秋”字,不但表明了季节,照应“九月寒砧催木叶”,而且用“秋”来修饰“夜长”,更表现出思妇凄凉的处境和夜不能寐苦痛。
尾联“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流黄”即杂色丝绢。源于古乐府《相逢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这两句在前面铺陈之下,以思妇独白的口吻说:“为什么含愁的人不能与思念的丈夫相见,而月光却要照在穿着流黄衣裙的少妇身上。”本来声声的寒砧,萧萧的秋叶,就使“卢家少妇”难以入睡,又偏偏来了个明月。在诗歌中,这明月也太不懂事,竟跑来凑趣,把明晃晃的光照在思妇的身上。月,在中国诗歌文化中,是情感的载体,“望月怀远”,“寄情于月”往往抒发的是一种“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思念之情。这里,“更教明月照流黄”这不是给思妇愁上添愁吗?这样的结尾,构思新巧,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诗人以景结情,不但描绘了月夜的环境,也照应了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这样美好的环境,而且是“以乐景表哀情”,更加突出了思妇思念之情更为深沉,更为凄凉。
总之,这首七言律诗,诗人把人物心情与环境气氛的营造密切结合起来,多方面多角度地抒写了思妇“思而不得见”的愁肠。同时,诗人运用衬托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思妇的情感的复杂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