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 德宏 瑞丽,陇川, 以前是哪个民族区管辖的

云南的德宏 瑞丽,陇川, 以前是哪个民族区

管辖的 这两个地方以前是哪个 少数民族 比较多

或者是属于哪个个区的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面积1.15万平方千米。辖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瑞丽市。由于它只有东面与保山市相邻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缅甸包围,故这五个县级单位当地人又俗称“外五县”。州人民政府驻潞西市。2004年人口105万。有傣、景颇、汉、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 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04年,德宏州有25.25万户,105.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2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33.73万人,占总人口的31.85%;景颇族12.89万人,占12.17%;阿昌族2.8万人,占2.64%;僳僳族2.58万人,占2.44%;德昂族1.31万人,占1.24%。这些少数民族都为德宏世居民族。
  瑞丽市面积1020平方千米,人口11万。陇川县面积1931平方千米,人口17万。此两地也以上文提到的民族为主。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公元前424年后,傣族先民在今瑞丽江河谷建立勐果占壁王国(傣语称勐卯弄),建雷允城,遗址尚存。约公元前四世纪,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条国际陆路交通线“西南丝路”开通,中印贸易便已开始,德宏即为西南丝路的必经之地。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探寻到的“滇越乘象国”,即指今德宏和缅甸的部分地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德宏为益州郡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哀牢县(今盈江县)。魏晋南北朝属西城县(今盈江县)。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和丽水节度。宋大理国时,属永昌、腾越金齿部地。元代置茫施(潞西)、镇西(盈江)、平缅(陇川)、麓川(瑞丽)四路及南甸(梁河)军民府,隶属金齿宣抚司六路军民总管府。1287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随元军南下,途经德宏地区,他在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德宏见闻。明代设南甸(梁河)、干崖(盈江)、陇川宣抚司,盏达(原莲山)、遮放副宣抚司,芒市、勐卯(瑞丽)安抚司,隶属永昌府腾越州。清沿明制,乾隆年间增设腊撒、户撒两个长官司(今属陇川县户撒乡),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设勐板土千总(今潞西芒牛坝一带)。南甸、干崖、陇川、盏达、勐卯、户撒、腊撒土司隶属腾越厅管辖;芒市、遮放土司和勐板土千总隶属龙陵厅管辖。1874年在今盈江县芒允乡发生震惊中外的“马嘉里事件”。1911年10月27日,盈江土司刀安仁、张文光(均为同盟会员)领导“腾越起义”,推翻清政府在腾越边地的统治,宣告成立“滇西军都督府”。民国时期改府厅置道,设弹压委员;1917年改弹压委员为行政委员,设立政区,隶属腾越道。1927年废腾越道,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1932年改行政区为设治局,设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6个设治局(为准县级),属殖边督办。1940年废殖边督办,隶属腾龙边区行政监督。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通车,成为抗战期间中国与国际联系的陆路唯一交通要道。1942年5月,日军入侵,德宏沦陷。1945年1月国土光复后,仍置设治局,先后隶属云南省第六区(保山)及第十二区(腾冲)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潞西县,县城设在芒市。1950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潞西,德宏解放。军政代表团接管设治局,建立潞西县和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5个各民族行政委员会,隶属保山专区。1952年经政务院批准,瑞丽、陇川、盈江、莲山、梁河改设县,并设畹町镇(县级镇),均隶属保山专区。1953年7月,成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5月保山专区并入德宏,改自治区为自治州,辖保山、腾冲、昌宁、龙陵、潞西、梁河、盈江、莲山、陇川、瑞丽10县及畹町镇。1958年10月,莲山县与盈江县合并为盈江县。1963年8月,德宏与保山地区的建置分开,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盈江、陇川、瑞丽5县及畹町镇。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1971年11月恢复德宏州,辖潞西、梁河、瑞丽、陇川、盈江5县及畹町镇。1985年改畹町镇为县级市。1992年6月瑞丽撤县改市。1997年4月潞西撤县设市。1999年2月8日,撤销畹町市,设立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至此,德宏州辖2市三县,即潞西市、瑞丽市和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德宏傣景颇族自治州总人口1082599人;瑞丽市 155210 潞西市 337406 梁河县 150985 盈江县 268992 陇川县 170006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
  2001年,辖65个乡镇,341个村委会。
  2002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市3县,即瑞丽市、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辖64个乡镇,340个村(居)委会,3720个村民小组。2002年德宏州有24.21万户,103.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06人,比上年增0.87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83.87万人,比上年增0.59万人,增0.7%,占总人口的80.8%;当地少数民族人口53.64万人,增0.44万人,占总人口的51.68%。在当地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33.16万人,占总人口的31.95%;景颇族12.67万人,占12.2%;阿昌族2.73万人,占2.63%;僳僳族2.49万人,占2.4%;德昂族1.27万人,占1.22%。
  200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市3县,即瑞丽市、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辖64个乡镇,340个村(居)委会,3730个村民小组。2003年德宏州有24.7万户,104.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92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84.43万人,比上年增0.56万人,增0.7%,占总人口的80.56%;当地少数民族人口54.1万人,增0.46万人,占总人口的51.6%。在当地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33.39万人,占总人口的31.86%;景颇族12.78万人,占12.19%;阿昌族2.76万人,占2.63%;僳僳族2.54万人,占2.4%;德昂族1.29万人,占1.23%。
  2004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辖2市3县,即瑞丽市、潞西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辖64个乡镇,359个村(居)委会,3771个村民小组。
  2005年,全州将64个乡镇撤并减少至50个。撤并后有乡28个、民族乡5个、镇17个。 撤销潞西市城郊镇和象滚塘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芒市镇管辖;撤销潞西市东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遮放镇管辖;撤销潞西市法帕镇,其行政区域并入风平镇管辖。 撤销陇川县姐乌乡和赛号乡;撤销盈江县岗勐乡和莲花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平原镇管辖;撤销盈江县芒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太平乡管辖,并将太平乡改设为太平镇; 撤销盈江县姐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弄璋镇管辖; 撤销瑞丽市姐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勐卯镇管辖;撤销瑞丽市芒棒乡和混板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城关镇管辖,并将城关镇更名为畹町镇。撤销梁河县杞木寨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9
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首先是傣族,然后是景颇族。但是在有的乡镇地方,又是当时的僳僳族、阿昌族的土司在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