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边境防守战术

谁能告诉我中国古代防守边境的战术?要类似兵法的答案.尤其是那种靠近大漠的边境

  防御 抗击敌人进攻的作战。是作战的基本类型之一。目的是杀伤、消 耗敌人,扼守地域、阵地,争取时间,辅助进攻或为转入进攻创造条件。防 御可分为战略防御、战役防御和战术防御。从形式上看,防御是被动的,但 防御军队可预先选择和熟悉地形,先行准备,以逸待劳。现代防御,是在常 规或核条件下进行的诸军兵种合同作战,将在地面、空中、前方、后方同时 展开,连续进行。为此,必须贯彻积极防御、重点防守、整体作战的思想, 挫败敌人的大纵深、全方位、立体进攻。基本要求是:充分利用防御的有利 条件,迅速、周密地做好作战准备;重点设防,重点守备,集中主要兵力、 火力和器材,防守主要防御方向和地区;统一组织各种力量,建立军民一体、 大纵深、立体的防御体系;掌握强大的预备队,适时机动,力争主动;周密 组织协同动作,实施全面保障;严密防护与积极打击相结合,顽强抗击与攻 势作战相结合,正规战斗与游击战斗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加 强电子对抗,注重打坦克、打飞机、打直升机和打空降;严密组织反空袭、 反包围和反合围作战。在战争中,防御与进攻是相辅相成的,有时是相互转 化的,必须从全局出发,灵活运用攻守两种手段,积极主动地挫败敌人的进
  攻。
  防御战斗 抗击敌人进攻的战斗。是战斗的基本类型之一。通常由战术 兵团、部队和分队在保卫重要地区或目标,阻敌增援、突围或退却,掩护主 力集中、机动或休整,巩固占领地区或阵地等情况下组织实施。目的是杀伤、 消耗、迟滞敌人,扼守阵地,争取时间,为直接转入进攻或保障其它方向的 进攻创造条件。防御战斗因目的、任务、阵地性质和准备时间的不同,一般 分为野战阵地防御战斗、坚固阵地防御战斗、运动防御战斗和仓卒防御战斗; 因地形、气候的不同,又可分为山地、荒漠草原地、热带山岳丛林地、高寒 地、城市、海岸、岛屿、江河、水网稻田地和夜间防御战斗等。反合围、突 围和退却,也属于防御战斗的重要内容。
  防御战斗产生于公元前 22 世纪之前部落之间的战争。一些部落在居住地
  周围构筑土墉,挖掘壕沟,抵御异族的侵扰。夏代以后,主要依托城邑或险 关要地筑垒御敌。在旷野则布兵列阵,以密集的战斗队形,用白刃格斗杀敌。 火器大量用于战场后,防御开始将筑城、障碍与火力 结合起来。19 世纪中 期,出现了纵深较浅的野战阵地防御,阵地上构筑散兵坑、堑壕和交通壕。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形成了绵亘的、有一定纵深的堑壕体系的防御,由于兵 种数量增多,产生了步、炮、坦协同实施的合同防御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防御战斗兵力部署的合成程度进一步提高,各兵种统一部署,相互协 同,在航空兵支援下抗击敌人进攻;防御的纵深增大,阵地种类增多,防坦 克支撑点得到了广泛运用;反冲击、反击等攻势行动成为阻止敌人进攻的重 要手段。战后,普遍采用了以支撑点为基础的纵深、立体的防御体系,加强 了对空防御和反空降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初期,主要实施运动 防御战斗,解放战争中后期,野战阵地防御战斗被普遍采用,战斗中以主要 兵力扼守要点,用火力、阵前出击和反冲击,挫败敌人进攻。在抗美援朝战 争后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实施了坚固阵地防御战斗,依托坑道,以火力、 障碍物和反击、反冲击与敌反复争夺,粉碎敌人的进攻。现代防御战斗,是 抗击优势敌人进攻的诸兵种合同战斗,在防御的全纵深、地面和空中同时展

  开,连续进行。基本要求是:树立积极防御思想,力争主动;突出重点,快 速、周密地完成防御准备;集中主要兵力、火力和器材,扼守主要防御方向 和地区,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充分利用地形,构筑工事,设置障碍物,构 成以营防御地域为基础的防区式的纵深、环形的阵地体系;统一计划各种火 力,组成全纵深、全方位、立体的有重点的火力配系;周密组织协同动作和 各种保障,严密组织防护,提高整体防御能力。战斗中,巧妙地运用战术, 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火力、障碍物和电子对抗,把依托阵地顽强抗击与积 极的攻势行动结合起来,消灭冲击和突入阵地之敌,并以积极的手段打击包 围、迂回和机降之敌。
  防御战斗可在与敌非直接接触或直接接触条件下转入。组织准备的内容 通常包括:组织侦察和掩护;获取和判断情况,优选方案,定下防御决心; 下达战斗命令;组织协同动作和各种保障;建立指挥所和组织通信联络;组 织部队进入防御地区,构筑阵地、工事,设置障碍物,熟悉作战方案等。战 斗实施通常包括:阻敌接近和破坏敌人进攻准备;抗击敌人火力准备,制止 敌人开辟通路,封闭敌核突击缺口;坚守前沿阵地,抗击敌人冲击;制止敌 人快速突进,歼击突入、迂回和机降之敌;制止敌人包围、合围,粉碎敌人 封锁围困等。完成防御任务后,转入进攻或撤离防御地区。
  随着高技术兵器的大量使用,防御战斗的纵深、立体抗击能力将增强,
  火力控制范围扩大,机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防御样式 对防御所作 的分类。目的是根据不同的作战目的和战场条件,采取不同的防御方法。区 分防御样式的主要依据是防御目的、任务、阵地性质、准备时间、地形和气 候条件等。各国军队对防御样式有不同的区分方法,如美军分为机动防御和 地域防御,日军分为阵地防御和运动防御。中国人民解放军依据防御任务、 阵地性质和准备时间的不同,分为野战阵地防御、坚固阵地防御、运动防御 和仓卒防御;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分为山地、荒漠草原地、热带山岳丛林 地、高寒地、城市、海岸、岛屿、江河、水网稻田地和夜间防御等。不同的 防御样式,具有不同的性质、作用和特点,有着不同的运用时机和组织实施 方法,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和运用。

  运动防御战斗 在指定地区和时间内逐次转换阵地,节节抗击敌人进攻 的战斗。是一种半阵地性的防御样式。目的是消耗、牵制、迟滞敌人,以空 间换取时间或吸引调动敌人,为主力歼敌创造条件。运动防御战斗通常在阻 敌增援、尾追、诱敌深入,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行动等情况下实施,其特点 是:依托多道阵地,交替掩护,轮番战斗;防御正面宽,纵深大,翼侧暴露, 易被敌迂回、包围;坚守与机动转换频繁,指挥协同复杂,对防御的应变能 力要求较高。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能控制敌之进攻方向,便于扼守和

  机动的有利地形,设置多道阻击阵地,有重点地构筑工事,设置障碍物。(2) 建立多梯队有重点的兵力部署,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3)周密组织协同动 作和各种保障,明确各梯队的阵地位置、坚守时间和手段,以及向新的阵地 转移的时机、路线、顺序和掩护方法,转移时的保障、指挥方法和防敌跟进、 截击的措施。(4)战斗中,依托阻击阵地顽强抗击,并与积极的攻势行动相 结合,大量杀伤敌人,争取时间,根据战斗进展情况,适时组织部队向下一 道阻击阵地转移,并迅速做好战斗准备,继续抗击敌人的进攻。(5)适时机 动兵力、火力和障碍物,加强对暴露翼侧和间隙地的控制,制止敌人迂回、 分割。未来战争中,运动防御战斗将是全纵深、全方位的立体抗击,交替转 移阵地的难度将增大。

  野战阵地防御战斗 依托野战阵地抗击敌人进攻的战斗。是阵地防御战

  斗样式之一。目的是:制止敌人迂回和包围;迟滞、消耗、牵制、分割进攻 之敌,创造歼敌的有利战机或掩护主力进攻;阻敌增援、突围和退却;巩固 占领的地区,抗击敌人反冲击或保障主力翼侧安全;掩护主力集中、机动或 休整。在冷兵器时期,野战防御主要是利用圆阵或构筑壁垒、设置木寨御敌。
  14 世纪后,火器用于战场,一些国家军队开始依托炮台、棱堡等工事进行野 战防御。19 世纪后,随着线膛火器的发展,出现了野战阵地防御,阵地上构 筑有掩体、堑壕、交通壕等工事,用炮兵火力、步兵火力和反冲击抗击对方 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野战阵地防御战斗中开始构筑防坦克支撑点, 防空袭、反空降成为重要内容,反冲击、反击等战术手段得到广泛运用。战 后,以支撑点为基础的纵深、环形的阵地体系被普遍采用。20 世纪 60 年代 以来,随着直升机在战斗中的广泛运用,全纵深立体防御战术得到了迅速发 展。野战阵地防御战斗的主要特点是:临时受领任务,准备时间有限;工事 不够坚固,生存条件较差;阵地易被突破,反突破斗争激烈;物资临时补给, 保障任务艰巨;任务转换较快,战斗持续时间较短。基本要求是:(1)抓紧 时间,突出重点,快速完成防御准备。(2)正确选定、集中兵力坚守主要防 御方向、主要坚守区域和防御要点,在次要方向、次要地区和一般支撑点上 节省兵力。(3)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巧妙地布设阵地,抢构各种射击工事和 掩蔽工事,并以堑壕、交通壕相连结,形成以营防御地域为基础的防区式的 纵深、环形的阵地体系。(4)以炮兵、防空兵的火力为骨干,统一计划各种 火力,从远接近地至全防区,组成全纵深、全方位、立体的有重点的火力配 系。(5)善于利用天然障碍物,大力改造地形,在接近地、前沿前、翼侧、 接合部和纵深内,构成以防坦克为主的纵深、立体的障碍物配系。(6)周密 组织和保持不间断的协同动作,充分发挥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整体威力。(7) 严密组织防护和各种保障,提高部队生存力和持续战斗能力。(8)广泛实施 机动,灵活使用兵力、火力、障碍物和电子对抗,把依托阵地顽强抗击与积 极的反冲击、反击、出击、伏击、反机降等手段结合起来,歼灭冲击、突入、 迂回和机降之敌。在前沿前以部分兵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采取袭击、破击、 袭扰等战法,打击、消耗敌人,配合阵地坚守。未来战争中,野战阵地防御 战斗保存有生力量更加困难,抗敌纵深打击的任务更为艰巨,对攻势手段的 运用要求更高。
  预有准备的防御 预先做好抗敌进攻准备的防御。通常在不与敌直接接
  触的条件下组织。其特点是:准备时间较充裕,组织计划周密,防御体系较 完善,抗击能力较强。要充分利用时间,精心计划组织战斗,周密做好战斗 准备。包括:组织侦察和掩护;全面掌握和正确判断情况,定下防御决心, 下达战斗命令;调整组织,补充兵员,进行战斗动员;部署兵力,组织火力, 梅筑工事和设置障碍物,实施伪装;组织协同动作和各种保障;建立指挥所 和组织通信联络;组织部队占领防御地区等。现代条件下,作战节奏加快, 准备与反准备的斗争异常激烈,必须抓住重点,掌握关节,简化组织战斗的 程序,提高组织准备工作的效率,并采取有效的反侦察和防空袭措施,保证 作战准备顺利、按时完成。
  仓卒防御战斗 预先没有准备或准备时间短促的防御战斗。目的是争取 时间,掩护主力开进、展开、转移、集结、调整部署,改善战场态势,为转 入进攻或组成新的防御创造有利条件。仓卒防御战斗通常发生在战役、战斗 过程中,在受敌威胁的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主要特点是:任务急,时间短,

  边打边组织准备;受敌威胁大,指挥协同困难;防护条件差,易遭敌火力毁 伤;防御体系不完备,防御稳定性差;战斗持续时间短。基本要求是:(1) 果断定下决心,快速准备,力争主动。(2)迅速展开兵力,抢占有利地形, 控制要点,有重点地组织火力配系、抢构工事和设置障碍物,挫败敌人首次 冲击。(3)利用战斗间隙,抓紧时间调整部署,增修、加固工事,设置障碍 物,完善火力配系,尽快建立起稳固的防御体系,(4)疏散隐蔽地配置兵力, 严密伪装,加强对敌各种火力突击的防护,提高部队生存力。(5)广泛实施 多种形式的攻势行动,以攻助守,增强防御的稳定性。(6)适时机动兵力、 火力和障碍物,控制间隙地和暴露的翼侧,制止敌人迂回包围。仓卒防御战 斗通常目的有限,坚守一定时间即转换战斗样式,在积极组织力量挫败敌人 进攻的同时,要根据上级意图随时做好任务转换的准备。未来战争中,由于 战场机动频繁,情况变化快,仓卒防御战斗的时机将增多,战斗准备时间更 短,阻敌突破和迂回的难度更大。
  坚守 坚决固守。通常依托阵地和有利地形组织实施,目的是保卫重要 地区和目标,挫败敌人进攻。担任坚守任务要树立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思 想,根据敌情、任务,周密完善地组织防御。基本要求是:周密计划,充分 做好防御准备;集中主要兵力于主要防御方向,实行重点设防,重点守备; 选择有利地形,构筑坚固、完善的防御阵地;设置大纵深、多道、多种类的 障碍物;严密组织火力,形成多层、多道、绵密的立体火力配系;周密组织 协同动作和各种保障。战斗中,依托阵地顽强坚守,以打、炸、阻、反、扰 等手段,与敌反复争夺,粉碎敌人的连续进攻。
  坚守防御 坚决固守阵地或目标的持久防御。包括坚固阵地防御、执行
  坚守任务的海岸、岛屿防御和城市防御等。在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组织实 施坚守防御的阵地战,对于保卫战略要地或目标,保存战争潜力,制止敌人 长驱直入,配合运动战,具有重要的作用。坚守防御通常在既设阵地的基础 上组织实施,有作战预案和一定的物资储备,具有良好的预设战场条件。受 领任务后,要根据新的情况,对原有作战方案进行修定、补充和完善,周密 组织准备;实施重点设防,重点守备,建立完备的防御体系;依托阵地,充 分发扬火力,与敌反复争夺;长期坚守,独立作战,以积极顽强的战斗行动, 大量杀伤、消耗敌人,挫败敌人的进攻。
  坚固阵地防御战斗 依托以永备筑城工事为骨干的坚固阵地抗击敌人
  进攻的战斗。是阵地防御战斗样式之一。通常由守备部队担任。目的是保卫 重要的战略要地或目标,大量杀伤、消耗、牵制和分割敌人,争取时间,为 机动部队歼敌创造条件。冷兵器时期,防御者多利用城堡壁垒工事组织坚守 防御。14 世纪后,火器用于战场,出现了要塞式坚固阵地防御。19 世纪,线 膛火器使用于战场后,开始构筑炮台、堡垒等工事,以火力、机动和反冲击 相结合抗击敌人进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永备工事与野战工事相 结合的由数道阵地组成的筑垒地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逐步形成了以防坦 克为主的纵深梯次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采 用了以坑道为骨干,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挫 败了优势敌人的长期猛烈进攻。坚固阵地防御通常在边境、海岸地区和纵深 要地实施,大多有预设阵地条件和作战预案。主要特点是:准备时间充裕, 组织计划周密;阵地坚固完善,防守条件较好;防御地区固定,长期独立坚 守;敌我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激烈。组织实施坚固阵地防御战斗,必须树立

参考资料:http://www.lantianyu.net/pdf19/ts055030_6.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30
在古代中国,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王朝由于生产方式所限缺乏一种快速反应\持久抵抗的有效防御体系,以至一旦边疆失陷,对手即深入内地,中国只能依靠内地的纵深来做回旋,这是战略层次的表现;而在战术层面则表现为缺乏与对手相匹配的机动作战能力,无论对手是北方游牧民族还是英法等殖民列强,中国人始终缺乏竞争力。中国国防的情况是历来中国大一统王朝国土面积广阔,边境线漫长,沿线布点是国防基本状态,一条长城从秦代开始修建,历经两千年而不衰,这就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防御工事,只可惜长城依然挡不住滚滚而来的游牧铁骑,一旦长城被翻越,中国内地由于缺乏快速反应能力,军队刚刚开始动员,入侵者却早已驰骋中原大地了。这与中国的国防制度有关,每一个城池都有防守者(中国缺乏机动作战能力只能依靠坚城作局部的抵抗),只是一地受掠,其他地区坐视不管,在古代,失地的职责是任何人也担当不起的,并非一些将官不识形势,朝廷也无力统筹全局,故局部失陷,即危及到京师,至此之时勤王之师方有名义入京抵抗。大家不必惊奇安史之乱的迅速蔓延,也不必痛心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也不必惊讶明成祖朱棣以八百人起兵竟得以夺取天下,更不用怀疑李自成从西安到北京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即使在北京城下也未遇抵抗。当然鸦片战争中英军也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迫使偌大的清帝国臣服,可见国防体系如此脆弱:古代中国缺乏机动作战能力,故采取防守战略,而各地专注于防守自己所承担职责的部分,中央又缺乏有效的统筹,即使遇到入侵,又缺乏快速反应动员能力,只能临时拼凑一些杂牌部队做抵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