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铁首次引入机械法施工

如题所述

原工期约150天,现在仅用40天就完成了3条联络通道的施工,这是苏州轨道交通S1线首次引入机械法施工后获得的惊喜。

  中铁十局S1线13标项目副经理陈浩介绍,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根据地铁消防设计规范要求,区间隧道每隔600米就要设置1处联络通道,位于两个盾构隧道的中间,用于联通盾构隧道的左右线,具有排水、防火及紧急疏散等作用。例如,当1条隧道内发生火灾或坍塌等险情时,乘客可以通过联络通道紧急逃生至隔壁隧道疏散。
  以往苏州地铁联络通道的施工采用的是传统的矿山法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冻结或注浆加固工艺,仅冻结环节用时便达40天,整体施工周期长、施工进度慢。
  近日在S1线13标陆家站—展览中心站区间引入了机械法施工,采用了顶管法工艺。陈浩介绍,该工艺适用于软土、粉细砂、高富水砂卵石、风化岩层、复合地层等多种地质环境,采用钢套筒始发、接收及特殊防水止水技术,无需过多提前加固地层,成型隧道质量过硬,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能够有效解决软土处理、防水止水等难题,具有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高、作业环境安全可控、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
  S1线13标陆家站—展览中心站区间共有3条联络通道,其中,1号联络通道长8.22米,外径3.26米,埋深18.11米;2号联络通道长7.23米,外径3.26米,埋深17.8米;3号联络通道长18.05米,外径3.26米,埋深21.71米。按照原计划,全部完工需要150天,此次采用机械法施工技术,总用时仅40天,节约工期约70%。这也是该项技术在苏州地区的首次成功运用。
  苏州轨道集团表示,将积极总结相关经验,在后续施工中强化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据悉,目前S1线在建的28座车站中,15座车站正在进行基坑开挖及后续主体结构施工,13座车站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1台盾构机正在S1线掘进,还有10台盾构机下井或待转场始发;21条区间已实现全线贯通。根据计划,S1线将在2023年开通初期运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