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中有哪些河南人

稍微概述一下
具体点是那个市的,南阳诸葛亮什么的,小人物就算了,诸葛亮的儿子肯定是南阳人,就不用说了

司马懿、乐进、郭嘉、荀彧、荀攸等。

1、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2、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

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南征北讨。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自合肥还,留下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 

后来,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谥曰威侯。后世将其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3、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4、荀彧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

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

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5、荀攸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23
张郃和赵云都是河北人。。。。

司马懿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河南老乡

河南许昌人荀域荀攸郭嘉钟繇陈群都成为曹操最重要的谋士, 在打败自己的河南老乡袁绍和袁术, 平定北方地区出力很大.
河南人典韦成为曹操军中第一勇将.
河南人许攸背叛袁绍, 献计使曹操火烧乌巢, 大破袁绍军.

关平

无字号,汝南(今河南上蔡)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关平是汝南关定之子,关羽千里走单骑、经过关定庄园时,关平拜关羽为义父,从此跟随刘备。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攻打西川,庞统战死,关平回荆州搬兵并辅助关羽镇守荆州,先后跟随关羽打败曹仁、水淹七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偷袭荆州,关平与关羽被俘,同被孙权所杀。

傅彤

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氏,字号及生年不详,卒年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傅彤为蜀汉将军,章武元年为中军护卫,随刘备伐吴。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傅彤为保护刘备而死战吴军,因精疲力竭吐血而死。

黄忠

字汉升,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黄忠初为刘表中郎将,守长沙,后任裨将军,属韩玄。刘备在南郡向南发展时,关羽与黄忠交战,收降黄忠。此后在刘备进攻西川时,屡立战功,拜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忠驻守定军山,斩杀魏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封关内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黄忠随刘备伐吴时战死,追谥刚侯。

魏延

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生年不详,卒年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

魏延初为刘表部将,刘备被曹操追击而经过襄阳时,魏延欲献城接纳刘备,而刘备不忍夺襄阳,魏延只好投奔韩玄。后来刘备攻打长沙时,因黄忠不忍加害关羽而惹恼韩玄,魏延杀死韩玄而投降刘备。在跟随刘备攻打西川时任牙门将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王,任命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时任魏延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封魏延为都亭侯。诸葛亮北伐魏国之后,魏延历任督前部、凉州刺史、丞相司马、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

魏延性情高傲,与人相争而不和。诸葛亮死后,魏延抗拒军令,被马岱斩杀。

傅佥

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氏,字号及生年不详,卒年景耀六年(公元263年)。

傅佥是傅彤之子,随姜维北伐并深得信任。魏将钟会伐蜀时,傅佥与蒋舒守阳安关。在他与敌作战时,蒋舒献城投降,傅佥失去退路而又无力突围,长叹“吾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遂自刎而死。

樊建

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氏,字号及生卒年均不详。

樊建在蜀国历任侍中、校尉、尚书令等职。蜀国灭亡之后出任魏相国府军事参谋,兼任散骑常侍。

http://tieba.baidu.com/f?kz=31178212
第2个回答  2018-12-16
三国谋士80%都是河南人,司马懿,荀彧,郭嘉,诸葛亮从小就在河南南阳长大,如果说三国历史人物魏国除了曹氏夏侯基本都是河南人,还有袁术袁绍也是河南的,曹操华佗夏侯氏都是亳州人,亳州紧挨着河南,古代不知道属不属于河南管辖
第3个回答  2008-11-23
张郃,魏国大将,后期常随司马懿出征,是五子良之一。
赵云,出生在河南,蜀国大将,五虎上将之一。
呢~就这些了吧~是我喜欢的人物~
第4个回答  2008-11-23
张郃,魏国大将,后期常随司马懿出征,是五子良之一。
赵云,出生在河南,蜀国大将,五虎上将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