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音轨,什么是次世代音轨?家庭影院音响技术入门

如题所述

探索音频界的革新:什么是音轨?什么是次世代音轨?家庭影院音响技术解析



在音响技术的世界里,杜比(Dolby)与DTS两大巨头犹如CPU领域的英特尔与AMD,各领风骚。音轨,这个术语,是环绕声系统的核心,它将多个声道(有时仅包含一两个)融合,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让我们从DVD时代说起,那时的Dolby Digital 5.1(也称AC3或DD 5.1)和DTS 5.1是主流,尽管它们受限于容量,使得音质受到了压缩和损失,但已经开启了环绕声的大门,主要通过光纤和同轴数字接口输出。



随着HD-DVD和蓝光的崛起,音轨技术迎来了新的篇章。Dolby Digital Plus和DTS-HD High resolution(简称DTS-HD HR)在更大的存储空间支持下,实现了7.1声道的升级,最高码率可达6Mbps。然而,随着技术的更迭,这些有损压缩音轨在蓝光中的应用有所限制,DD+主要存在于演示碟中,而DTS HD HR由于压缩效率和空间节省优势不明显,发行商往往倾向于使用无损压缩的音轨以吸引消费者。这些高级音轨需要HDMI 1.3及以上接口才能传输源码bitstream,老式接口则只能处理核心数据。



跨入次世代音轨时代



真正标志着次世代音轨诞生的是蓝光时代的到来,其中DTS-HD Master Audio(DTS-HD MA)成为了主导。次世代音轨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它涵盖了五个主要规格:无损的LPCM、有损的Dolby TrueHD和DTS-HD Master Audio,以及DTS-HD High resolution。与普通音轨相比,次世代音轨的音质如同无损FLAC与256kbps mp3的鲜明对比。



在这几种音轨中,LPCM作为无损音轨,存储格式接近Wave,无需解码即可直接输入功放。96KHz和24bit采样的5.1声道,LPCM的码率可达到18Mbps,更高的频率和精度带来更丰富的细节和动态范围。然而,为了减少对视频带宽的占用,高规格无损音轨通常需要压缩编码。



Dolby TrueHD以其100%无损编码技术,最高码率为18Mbps,支持多达八个分离式24bit/96kHz声道,拥有强大的元数据功能。DTS-HD Master Audio则采用非失真压缩方式,最高支持7.1声道96KHz 24bit的音效,提供24.5Mbps的传输流,保证音频细节的精确传输。



在蓝光电影中,DTS-HD Master Audio几乎占据了原声音轨的主导地位,而Dolby TrueHD则相对较少。为了节省空间,一些小语种音轨可能采用有损音轨。例如,一部电影可能会包含一条DTS-HD Master Audio的原声音轨,同时提供其他语言的Dolby Digital 5.1音轨供用户选择。



最后,无论是Dolby TrueHD还是DTS-HD MA,都具备基本的AC3和DTS内核,支持向下兼容。当通过老式数字接口传输时,它们会自动降级为有损音轨,如Dolby TrueHD降为Dolby Digital 5.1,DTS-HD MA降为DTS 5.1,而7.1声道在5.1声道功放中也会相应调整。



这只是家庭影院音轨技术入门的冰山一角,杜比和DTS的较量并未结束。在蓝光时代后期,随着4K技术的崛起,这两个巨头又将带来怎样的技术革新?让我们期待下篇文章揭开这个悬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