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

如题所述

.转变教育观点,培养创新意识: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2.第一,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教和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和课堂活动活动。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

4.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教师的意识强加于学生;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和者、探索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5.第二,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起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里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加创新意识。

6. 营造教学氛围,提供创新舞台:课堂教学氛围是师生即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师生的情绪、情感、教和学的态度、教师的威信、学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7.良好的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调节控制形成的,实质就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和学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

8.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9.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只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10. 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源于常规的思维过程,又高于常规的思维,它是指对某种事物、问题、观点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解决方法、新的见解。

11.它的特征是超越或突破人们固有的认识,使人们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12.因此,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的催化剂。

13.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

14.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15.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16.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17.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8.通过想象可以使人们看问题能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维活动起质的飞跃,丰富的想象力能“撞击”出新的“火花”。

19.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诱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20. 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实践能力: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并在实践中检验和论证。

21.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2.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改变传统的演示性实验。

23.验证性试验为探索性实验;另外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实验用品,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讨论,第三得出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作能力。

24.有时实验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从中吸取教训,重新进行实验,直到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止。

25.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26.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知识重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终身化。

27.不断学习成为现代人的必然要求。

28.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29.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

30.教师要提高自学能力必须要做到:能有目的学习;能有选择的学习;能够独立的学习;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

31.最终走上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以学导学,以学导教。

32.同时,教师知识结构必须合理,现代社会的教师不能仅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去当好先生而去教好学生。

33. 利用新的信息,触发创新灵感:现代社会,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最新信息的能力。

3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的信息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

35.只有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掌握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才能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产生创新的灵感。

36.否则,创新将成为无水之源、无土之木。

37.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信息,如:通过图书馆、电视、报纸、互联网、社会调查等获取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在科学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驾驭科学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创新能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3-05
培养创意意识的方法包括:

观察与发现。保持敏锐的感知,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并关注细节。可以通过阅读、研究和实践来提高观察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观察方法,如逆向思维和多角度观察,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1。
提问与质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追问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同时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等工具方法来辅助提问与质疑过程1。
联想与类比。通过将不同的概念、事物或思维领域进行联系和比较,我们可以找到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产生创新的思路和想法。培养联想与类比的能力可以通过广泛阅读和学习来拓宽知识和经验的范围,同时还可以参与跨学科的讨论和活动,跳出自己的思维框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1。
批判与分析。通过深入思考和审视问题,我们可以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培养批判与分析的能力需要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能力,进行推理和论证,并学会挖掘问题的不足和潜在问题1。
冒险与创新。通过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我们可以超越传统思维的限制,以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冒险与创新的能力需要培养勇气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受挑战,并进行实验和试错。同时还可以参与创新项目和团队,借助外界资源和共享经验,激发创新的火花1。
思维训练与锻炼。通过不断的思维活动和锻炼,我们可以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增强思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如绘画用具、乐器、图书等,让他们在不同领域进行探索和创作2。
鼓励自由表达。家长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要限制他们的创意和想象2。
提供充足的创作时间。给予孩子足够的创作时间,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
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带孩子参观艺术展览和博物馆,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对艺术和创意的兴趣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