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之鱼怎么写

如题所述

漏网之鱼写法如下:

漏笔画、点 点 提 横折 横 撇 横 竖 横折钩 竖 点 点 点 点、

网笔画:竖 横折钩 撇 点 撇 点、

之笔画:点 横撇 捺、

鱼笔画: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漏网之鱼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 。该成语指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常比喻侥幸逃脱的敌人和罪犯。含贬义,漏网之鱼多作宾语,也作主语。

成语出处: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

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

四月,败秦师于,虐秦三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文公夫人秦女,谓襄公日:“秦欲得其三将戮之。”公许,遣之。先轸闻之,谓襄公日:“患生矣。”轸乃追秦将。

秦将渡河,已在船中,顿首谢,卒不反 。(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后人由此这两则史料中提炼出成语“漏网之鱼”

成语典故: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都先后刚刚死了国君,秦襄公就趁火打劫,派孟明视、白乙丙和西乞术为大将带兵攻打郑国  。

晋襄公得到消息,立刻派先轸的儿子少年将军先且居埋伏在崤山,像口袋似地把秦军团团围住,捉获了秦国的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三名大将。晋襄公的母亲文嬴,就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晋襄公说:

“秦晋两国是亲戚,只能互相援助不能结下冤仇。不如把秦国败将放回去,让秦伯自己去处治吧  !”

晋襄公说:“那岂不是把已经逮住的老虎又放回山去吗?”文赢说:“咱们的先君惠公也给秦人逮住过,秦伯不是把他放回来了吗?再说,你父亲不是全靠秦国才做的国君吗?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情义啊!”晋襄公觉得母亲说得也有理,就把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放了 [6]  。

这时先轸正在家里吃饭,听说把秦国败将放了,气得饭也不吃了,跑来找晋襄公,气冲冲地问:“败将在哪?”晋襄公轻松地说:“放了。”

先轸气得脸色发自,说:“我们的将士费了多少劲,流了多少血才捉到这三员大将,你却说放就放了,难道你没想到后果的严重吗?”晋襄公被先轸的气势吓得直发呆,半天才说,“不知能不能追上了。”先轸立刻派大将阳处文去追赶捉拿  。

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怕晋襄公后悔,就拼命地逃,一直跑到黄河边,回头一看,果然晋军人马追杀来了。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三人正在着急,河中驶来一只营救他们的秦船。三人总算又死里逃生了。阳处文追赶到河边,眼睁睁地看着小船顺流而下,越来越远了,只好有气无力地说:“唉!真是漏网之鱼,归山之虎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