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足跟痛,究竟怎么办?疼痛专家告诉你疼痛消除干货!

如题所述

  相信有很多人都经历过足跟痛的情况,如果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者走路后,觉得脚后跟痛,但是休息一段时间就没事,这不用紧张,双脚过于疲劳也会出现疼痛感。老是觉得脚后跟有疼痛感,而且走路时会明显加重,那就要注意啦!

  引起脚后跟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足底筋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腱炎、骨关节炎、跟腱断裂、跟骨骨刺等等,其中下面这3种原因是比较常见的

一.足底筋膜炎

  在早上起床或者坐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下地走路,刚开始那几步路感到疼痛和僵硬,要活动一下才能缓解,但是长时间走路或者站立疼痛感又会加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警惕足底筋膜炎了。

  除了运动强度大超出了足底筋膜承受能力之外,穿的鞋子不合适,也会造成足底压力不均,导致足底筋膜炎发生。

二.跟腱炎

  如果承受太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容易引发跟腱炎。像运动前没做好热身活动、长时间的剧烈跑跳、过度的上坡跑或速度跑、跑鞋太硬等,都会引发跟腱炎。

三.跟骨骨刺

  在x光片下,看到长出的小尾巴就是骨刺,所以还是很容易确诊的。骨刺并不锋利,只是骨头长期磨损退变,受炎症的长期刺激,身体为了修复而产生的骨赘。有一部分人群的跟骨骨刺是没有感觉的。只有合并其他组织炎症时,才会产生疼痛。

四.足底脂肪垫萎缩

  足跟垫为跟骨下方,富含脂肪的一块组织,其主要作用是缓冲跟骨和跟腱之间的摩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慢性劳损,导致足底脂肪垫的水分、胶原以及弹性的丢失,从而造成足跟垫的萎缩。当脂肪垫萎缩弹力下降后,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

  药物治疗是治疗足跟痛的主要方法,而日常的保健治疗是保证足跟痛不会复发和加重的基本保障,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多注意对足跟、跟腱等结构的保护。

一.休息减重

  出现足跟痛要对注意休息,避免再次劳损,减少过度的行走给予足部的摩擦和压力,体重过重会加大对足弓和足底筋膜的刺激和压力,因此体重超重的患者诱发足跟痛的风险非常高,尽量减轻体重,可以有效的减少足跟的退行性改变。

二.选择合适的鞋子和鞋垫

  足跟痛的患者要尽量减少足部负重,让足跟部充分休息,少走路,为损伤愈合创造条件。因此建议患者穿运动鞋或软底鞋、坡跟鞋,忌穿平底鞋、硬底鞋和人字拖鞋,中老年人平时在家也应尽量少穿拖鞋。其次,在足跟部要垫厚软垫,足跟垫一来有一定缓冲作用,二来其形状与足跟底部的形状密切契合,可以增加足底的负重面积,减小对足跟的压强,减小对足跟刺激。

三.内服外敷深入用药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内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而外用的药物因为可以避免对胃肠造成刺激,并且可以直接作用于局部,因此常常被作为治疗足跟痛的首选疗法,可用足利芙跟痛膏进行外部外涂,一般在泡完脚后局部使用,有助于渗透修复,每日二到三次,纯中药萃取的足利芙,本身含有川芎,伸筋草,威灵仙,桂枝,元胡索等中药成分,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把出湿寒,抗炎止痛的作用,对疼痛缓解有很大效果。

四.封闭治疗

  封闭治疗通俗讲就是打封闭针,医生会给予足底筋膜与足跟相连接的部位进行麻醉药以及激素的注射治疗。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控制住在这个部位的无菌性炎症,来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减轻症状,但建议患者选择这种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如果经常打封闭针,容易导致出现对肥胖激素、一些骨坏死激素药物的依赖,引起肌肉萎缩,导致病情加重,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南来打。

五.拉伸锻炼足部肌肉和筋膜

1.足弓拉伸运动

平躺在床上,抬起并伸直腿,用一条毛巾把足前部裹起来,然后双手拉动毛巾,拉伸大脚趾根部球状关节和脚踝,直到膝盖伸直,足部慢慢指向鼻子,坚持10秒后放松,反复牵拉15-20次。此方法可以有效拉伸足跟筋膜。

2、脚底蹬踏动作

平躺在床上,双脚伸直,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每次蹬踏约15秒,重复15-20次。可以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3、脚趾夹物法

可在地上放一毛巾,脚掌用力抓毛巾,10次一组,可重复三组。此方法专门拉伸处于足底筋膜下的肌肉组织群。

4、足底筋膜挤压法

可以在足底放置网球或者足底放松棒,站立位,将患侧的足部放于放松棒或球上将整个足底来回滚动,5分钟一次,可重复3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