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查看孩子聊天记录犯法吗?

我妈妈老是偷看我的聊天记录,我妈这样算犯法吗?

偷看孩子聊天记录违法吗
郑萌律师
已帮助36人|5分钟内回复|回复率90%
咨询
一、偷看孩子聊天记录违法吗
1、如果成年了,聊天内容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一般情况下算是侵犯了您的隐私,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基于关系,在传统习惯上,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会追究责任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二、隐私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隐私权侵权认定的标准如下:
1、主观具有过错;
2、违法行为的存在;
3、损害结果发生;
4、具备因果联系法律分析:父母偷看孩子的隐私犯法。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2)赔礼道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未成年人隐私的独立性常被隐于家庭、学校的团体性之下而受到忽视。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庭教育、生理等一些原因,很多孩子逐渐不愿与家长沟通,这就导致很多家长出于“为孩子好”的考量,会通过偷看孩子日记、信件、聊天记录等方式来获知孩子的心理动态。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删除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除下列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未成年人开拆、查阅;(二)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依法进行检查;(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本人的人身安全。

一些家长认为,有时候为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可能需要查看孩子的通讯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过于刚性和严苛。父母一方面虽然要尊重未成年子女的隐私,但另一方面作为监护人,也有教育引导未成年子女和保护其免受不法侵害的责任。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见,除了上述3种例外情形,即使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也不得开拆、查阅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但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也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包括“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等,因此,部分家长有上述担忧也是情理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9
不犯法,但是不道德,你要和他讲清清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
推荐你的母亲读一下这首诗: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

而不是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会在昨日流连。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发射而出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

他会施全力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欣喜地在弓箭手中屈曲吧!

因为他爱飞翔的箭,

也爱稳定的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9-27

不犯法


首先,要给予孩子一定的隐私空间。具体地,例如给孩子专属的储物柜,让他们觉得有个地方安全,能够存放属于自己的物品。切忌随意翻动,未经过孩子的允许绝不私自打开。这很重要,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其次,关于孩子的日常小事,不要事无巨细地与亲朋好友闲聊。当然,如果一起探讨让孩子未来有更好的发展那另说,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切忌在孩子面前比较邻家孩子的成绩,或者无厘头地干涉孩子的社交圈。家长之间交流孩子的大小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但家长回去会跟他们的小孩讲,调皮的孩子还会跟班级的其他同学说,好的事情那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散播的事情令孩子感到尴尬,会影响他们的心情。遏制住信息散播的源头,不让孩子在心理上远离家长。

再次,尊重孩子的想法,跟孩子讲道理。莫要凭借家长的身份给孩子以心理上的压力,久而久之会形成两者之间的隔阂。明辨是非对错,公平公正。如果是家长错了,补偿一下孩子还是必要的,毕竟谁还没有犯糊涂的时候。若是孩子错了,要让他们意识到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家长的教导也就体现出来了,有时可以适当引导,让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个过程很有意义。

最后,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适当的时机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长很可靠,不用刻意表现,只需要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孩子常常从模仿开始学习,正面的形象可以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6-19
事实上这是违法的,就算是你的亲人。父母偷看孩子聊天记录侵犯孩子的隐私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孩子,行为人也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但是毕竟是你老妈,还不至于报警,去法庭上处理。
第4个回答  2022-08-28
父母偷偷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不犯法,但是这样的做法太不尊重孩子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需要有隐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