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决定人的健康和寿命长短,如何判断元气是否充足?

如题所述

《黄帝内经》认为关于人的生与死的因素是,精、气、神和经络。

人的生命不仅具有一般生命的内容,如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

《内经》还强调下面两点:一是,生命活动的三要素__精、气、神;

二是,生命进程的基本规律__生、长、壮、老;

关于人的生命活动《内经》归纳为精、气、神三个方面。

正如《灵枢.本藏》所说,“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精、气、神是维持生命并贯穿生命过程始终的三大要素。后世医家把精、气、神称之为“人生三宝”的理论渊源。

“精” 是指生成人的形体并供养全身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质,包括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血、脑、髓、津液等。乃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黄帝内经》中说,“生之来,谓之精。夫精者,身之本也。”

“气” 《黄帝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又指这些精微物质及其形成的脏腑、组织等所具有的能量和功能,如《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雾露之溉是指,气是肉眼可看清的微细的流动物质。 熏肤、充身、泽毛,是指温养等功能。气是存在于人体内的至精至微的生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变化也就是人体生命的运动。人生所赖,唯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所以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亦如《灵枢.脉度》所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气的流行不已,才能对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发挥滋润濡养得作用。

“神” 神是由先天之精形成的,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神”在人身中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泛指人的生命及其外在的表现。《灵枢.本神》“两精相搏谓之神。”狭义者专指在精和气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高级的生命活动,如意识、思维、 情感 对外界变化的灵敏反应及对全身各部分功能活动的自我调控等。

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精是物质基础,气是功能和能量,神是信息及其调控,三者协调互动,缺一不可。共同保证人体生命的正常进行,并且贯穿于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气之构成

一,元气 。人体各种气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又称为“原气”“真气”。它主要是有先天之精化生而来,禀生以后又要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

二,中气。 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它推动着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

三,卫气。 是由水谷之气化生,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故又称“卫阳”卫气有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保卫肌表的功能。

四,营气。 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精粹又富有营养的部分,它能营养全身,并能化生血液。

“经络” 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就像一张结构联络网,它是由连缀交错,网络全身的经脉和络脉所组成。在这个庞大的网中有主干和支干,在经络中经脉纵贯上下,就是主干;而络脉便是分支,既支流。 在人体中它们是各组织器官之间的气血运行通道,只有气血循环不休,周流不息,才能营养全身的合组织器官。由于经络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从而保证了全身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所以说,经络系统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是保持人体 健康 和长寿的关键! 人体的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均须通过经络系统的运输传导,联络调节的功能得以实现,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贯穿于脏腑与人的身体之中,脏腑所化生的精气,通过经络而流布全身滋养形体!

人活一口气,说明气的重要性。气和血是互相依赖的,如果一方虚了,另一方也会跟着虚。所以很多时候血虚了,这个人必然也会气虚。在补气的同时一样要兼顾补血才行。同时这里说的气包括:心气、脾气、肝气、肺气、肾气。那么如何判断这个人气是否充足呢?首先从中医的望闻问切开始。

1.望

看这个人整体情况,精神面貌。脸色是否红润有光泽,头发是否乌黑,头发是血之余,充足的气血才能乌黑,否则气血不足会早白。不过那些熬夜引起气血不足,头发早白的人也不少。眼睛是否有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最能反应肝血是否充足,同时也可知道肺气是否充足,每个脏腑是相互相系。唇是否红润,如果干燥没血色,那说明脾气虚了,不能运化造血功能差,血少了,气也会变少的。

2.闻

闻可以判断这个人的听力,听力往往反应肾功能状况。听力好,肾气充足才能上升滋润心脏,心脏好这脸色才会好。

3.问

通过问可以看出说话是否有气无力、懒言少语等。肺气充足往往声音洪亮,说话快速,苍劲有力。肺气不足说话有气无力,懒得想多说,动作缓慢,反应不灵敏。

4.切

通过关切问候,可知小便是否夜尿多、漏尿;大便是否便秘;睡眠是否失眠等。如大便干燥便秘,即可判断气不足,肺和大肠是相表里的,肺气不足造成便秘。如果夜尿多漏尿,说明肾气虚了,要补肾止尿遗。如果长期失眠,说明心气虚,心肾不能相交造成失眠。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可以准确地知道气血的虚与弱,同时也可准确地作出判断。气足身体好,气不足百病生。平常也可通过锻炼来炼气,如一边快走,一边唱歌或一边数数。如:一个枣、二个枣、三个枣一直数下去,看一口气能数多少个枣,从而也可炼气,何乐而不为呢?

没错:元是根本、是初始、是本源!气是速度、是领头、是先锋!“气为血之帅”,新鲜血液是否及时、迅速、充足,全靠血液带领。

元气分:先天与后天。

先天的元气,是母亲给的,是在母亲体内形成的。

后天的元气,是由身体每天所产生的能量,除了维持身体每天必须的能量之外,如果还有多余的,就会转化成元气存储到肾里,请注意:并非有多少能量就能转化成多少元气!转化后生成的元气是极少的。

判断元气是否很充足的最重要表现为:“精满不思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精气充足(也就是元气足),人的尿窍就开,而精窍不开,就不会有欲念,不会梦一些男欢女爱等乱七八糟之事,睡得很沉,早上六、七点左右会醒来,而且是很清醒、很精神的,既使再使劲的睡,也睡不着。

这些就是元气特别充足的一部分表现,你如果有这样的表现,就一定会永久的 健康 、一定会长寿(肯定能活到百岁以上)!

元气就是胚胎指齐下的温度和气息,如果说话没有底气就是下线不足,气息无力,如果气息郁逐也是衰弱的气滞的补偿的病

生活道公益 健康 认为,常说的元气就是人体的气的根本,要靠后天之气,就说脾胃的产生的水谷精微物质去充盈,还要靠肺吸入的清气去充养的。元气有先天的禀赋的关系,有的人天生就元气充足,有的人可能天生元气就不充足。先后天结合起来才能元气充足的。

这样说来元气充足与否,就要看先后天了,如出现了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等都说明气虚了,后天气虚了,无法充养先天之气,这样也是元气不充足的表现。如果出现了呼吸微弱、汗出不止、二便失禁、昏迷等症时候,说明元气大脱了。

很简单,真的很简单。一个器官,眼!无论道教佛教修行的智者无一不是精神饱满。从新生婴儿的黑白分明,到人到中年的微微发黄,步入老年的发白,都能表达人的 健康 和寿命。一个人元气充足,双眼囧囧有神,仔细观察会有光泽和亮度,那么必定是心智坚定,身体 健康 ,头脑清醒!做事也会事半功倍,学习也会记忆深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