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春节期间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如题所述

春节慰问贫困户是个政治任务,乡镇级在春节前期将通知所有的低保户,特困户及扶贫家庭,在乡镇集中发放慰问品米面油和最低三佰元的慰问金(当然这些全由乡镇所有企业捐献,也包括爱心个休户)乡镇不会出钱的,也没有钱[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再者就是县级政府领导在全县慰问一些特别贫困户,慰问金最多一千元,跟随的都是主管农业的领导,送温暖下乡,表示爱民之心[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尽管我现在还等着西北风填肚皮,有骨气的人养活着没有骨气的乞丐。

贫困户特困户春节发的福利是由爱心企业和慈善机构捐助的,街道乡镇部门不会另外出资的。有的地方给困难户发米面油等物资,如果没有单位捐赠,就没有东西可发。

因在民政部门工作,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 贫困户 这个概念。 所谓的 贫困户 ,政策上的正式称呼为 建档立卡贫困户 ,有的人称为 精准扶贫户 或者 扶贫户 ,是按照国家的扶贫政策确定的、由政府给予各种政策扶持,让其尽快脱离贫困状态的困难家庭。我国扶贫政策的核心是围绕“ 两不愁、三保障 ”来展开,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 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 。其中的两不愁,其实主要就是指基本生活条件,解决的主要手段是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低保对象之中,通过发放 社会 救助资金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条件。因此,按扶贫政策确定的建档立卡扶贫户,与按 社会 救助政策确定的特困户、低保户、孤儿,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国家也有明确的两项制度互相衔接的政策规定。也就是说: 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中,包含了很多的特困户、低保户;所有的特困户、低保户,大多数人也包含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内 。去年底,现行标准下的扶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大多数人实现了真正的脱贫,其中有一部分人,因自身原因(主要是因年龄大、重度残疾、身患重大疾病等)不具备脱贫条件的贫困户,统一给予 兜底保障 待遇, 也就是继续留在 社会 救助对象之内,继续享受特困供养金、低保金,以实现 政策性脱贫 。这就是脱贫五大方式中的 社会 保障兜底一批 政策 。

说到底,就是把因自身原因根本无法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转为 社会 救助对象,给予兜底保障待遇,其实是由国家财政掏钱养起来而已。一般情况下的 兜底保障对象 是: 所有的特困人员,完全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很低的低保户 。显然, 兜底保障对象是国家扶贫攻坚战中难啃的硬骨头, 社会 救助对象中的重点关注对象

其次,谈一下贫困户的后续扶持问题 。在去年底国家扶贫攻坚战胜利收官之后,大多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顺利地脱贫,开始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同时,国家还推出了 脱贫不脱政策 的扶持措施,也就是将现行的扶贫政策继续执行一段时间,这其实就是 扶上马再送一程 ,以实现稳定脱贫。另外,国家早已推出了 乡村振兴战略 ,明确必须对原来的贫困户,统一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持续地予以政策扶持。

这是国家层次的宏观战略,提到就行了,不展开说。

总而言之: 在现行政策框架之下,特困人员、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是国家的心肝宝贝 ,只要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可以享受的 社会 救助政策 (包括: 特困供养金、低保金、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残疾人两项补贴 )、 社会 保险政策 (包括: 代缴养老保险金、代缴医保的参保金、医疗救助的优惠报销待遇 )、 社会 福利政策 (包括: 高龄津贴、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补贴 都已经全部享受了,肯定是我国全体居民中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最大、受益也最多的特殊人群 。这是毫无疑问的客观事情。本人做为从事 社会 救助的工作人员,对此也是一清二楚的。

最后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贫困户春节期间能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说实话,在春节前后,全国各地确实有不同形式和力度的慰问和走访弱势群体的传统做法,目的是让广大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真诚的帮助,让大家过个幸福、祥和、暖心的春节。

总的来说:这种形式的慰问品,还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完全没有固定的模式。按资金来源的不同渠道,大概有以下几种:

1、财政资金方式 。其中,又分两种方式。 第一种,由政府的财政部门专门拨出专款,对弱势群体进行专门的慰问、走访 。这种方式仅适用于经济发达、财政收入很好的地区,绝大多数地区肯定做不到。也就是说:实际上覆盖面是比较小的。具体的慰问品,有发资金的,也有发一些米、面、油甚至衣服、被褥的,由政府工作人员专程送到家中。说到底:花完政府拨出的专款,工作任务也就完成了。 第二种,从 社会 救助资金中划出专款,进行走访慰问 。这种方式以 社会 救助资金中的结余为资金来源,规模可大可小,涉及到的人数有多有少,只能看钱打卦,综合考虑。如果结余很少的话,自然只能慰表心意,点到为止。实际上,在很多地区,这才是春节前后慰问走访资金的主渠道。至于慰问品,有发钱的,有发食品的,没有固定模式。

2、各级领导的慰问走访方式 。哪一级领导慰问走访,就由哪一级领导机关筹措慰问经费。实事求是地说,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传递了一种政治姿态,涉及到的慰问对象自然就非常少了。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

3、各种类型的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爱心捐赠方式 。其实只是由接受捐赠的机构按照捐赠人的捐赠意愿,负责分发下去而已。一般情况下,多以实物为主,数量有限,发完为止。

以上就是我知道春节期间对弱势群体进行慰问走访的基本情况。

总之: 一方面 ,现代 社会 干什么都要钱,做什么活动都需要钱。钱的来源渠道和具体数额,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至于发放发物,那确实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可惜的是:很多、很多的地方政府恰恰就是缺钱,经常是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如果你不幸生身在困难地区,还是以不要有奢望为妥

另一方面 ,各种类型的弱势群体,正常情况下的各种政策待遇,肯定能够正常地落实下去,一切待遇都不受任何影响。就因为过个春节,有个传统的习惯,就又惦记起春节期间还有什么另外的优惠可以享受 ,还能得到什么额外的收获。

坦率地说: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社会 各界的关心、关爱,把个别不知自重的人惯坏了 。说真心话:我看到这个问题时,心里非常地不舒服。

答:我们这里困难户指的是,因天灾人祸,没有达到低保户标准的人群,才称之为困难户,也叫做被扶贫户。

这些弱势群体,有各级政府的机关干部私人负责,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根据我在村委干民政主任的了解,每逢大节日,这些机关干部,就像走亲访友一样,带上大米或者是鱼,肉,禽蛋,奶等礼品,到他家中看望,这些困难户,有时领导没有时间,就把礼品送到村委会,让我转交给这些困难户。

一般来说,就是驻村帮扶单位给每个贫困户发红包200元,(一级农村)低保户卫健委发300元钱红包。其他的慰问金(慰问品)比较少见。

党的政策好,关心关爱贫困户的生活问题,送温暖走村入户,让贫困户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让贫困户感受到党的温暖!

首先你要明白一点。现在是市场经济 社会 !也就是说你想要的一切都需要你自己通过劳动获得!

靠政府的救助。你只能在维持在温饱线上!

如果你是残疾人或者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每个县都有相关的项目你可以去干。不能说大富大贵。一个月三千多还是可以的。再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只要你肯学。能下功夫。从网上挣一些零花钱不难。

如果是身体 健康 ,家里暂时也不需要你照顾。就是怕吃苦不想出去干活。每天做白日梦。想着政府可以给你惊喜!那你就继续睡觉吧!梦里什么都有!

看到这个问题,我挺气愤的。

对贫困户的政策都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等, 不会说逢年过节有什么针对贫困户的政策

最多帮扶责任人或者地方领导,个人慰问一些脱贫致富的先进户、家庭困难户。 年底慰问属于临时帮扶,不属于政策。

但是要懂得:好心人过年慰问是善心,不慰问也没什么 。我去年接触过一家人,孩子是大学生,因为帮扶责任人过年没去她家,就给市长邮箱发信息,说别的帮扶责任人都入户慰问送东西,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而且控诉这些年没有享受扶贫政策。

所以成立了专项调查组,把这家这几年享受的政策全部调出来,入户和她家里人算账,最后这家人没话说了。

可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心凉透透的了。

政策这么好了,逢年过节还要政策,贪得无厌到什么时候?有手有腿,为什么不自己努力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