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不善良吗?

如题所述

在流氓和无赖面前,善良是没有用的,善良并不是美德,只能让你变成农夫和东郭先生。而在这样的规则面前,以德报怨更是一种笑话:我们很多企业多次以德报怨,给外国捐赠大量的抗役物资,结果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都被坑得很惨。

一提到“流氓”,我们很容易产生厌恶、反感的心理。按现代汉语的解释,“流氓”从广义上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然而,从词源上来看,“流氓”最初并不是指坏人。

流氓的本义是指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在古代并不含贬义。流,是像水一样流动,无立足之处之意。氓,古代指的是“民”;民,按郭沫若解释:甲骨文中是一只锥子刺瞎一只眼的形状。上古时期互相征战,抓的战俘都是奴隶,为了不让他们跑掉,不但要带上木枷,还刺瞎一只眼睛。“民”就指那些失去自由的劳动者,所谓“以锥刺目者为民”。后来,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农民和小生产者也可以称为“民”,这是因为他们与过去的奴隶一样从事劳动的缘故。这一来,“民”可指固定的耕作者,它所指逃亡农奴的本义则用“氓”来表示,在“民”字形加个“亡”,是因为这些人流亡在外。“亡”不是死,而是“逃走”的意思。

既然“氓”是抛家离国、四处迁徙的人,那么“流氓”也是四处漂流、无家可归的人。在统治者眼里,这种贱民没有职业,没有家庭拖累,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们没有妻子,因而容易下流地侮辱妇女。

就这样词义发生了变化,“流氓”便成了对坏人的鄙称,产生了贬义,含有“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意思了。不但有这种行为的人被骂为“流氓”,这些行为本身也可称“流氓”,比如放刁耍赖、侮辱妇女等行为都被称为“耍流氓”。

总体说来,“氓”和“流氓”本来在古语中并无贬义,指“无业游民”,是个中性词,《诗经》就常把普通人称为“氓”。“氓”的中性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见到迹象,像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内地人流浪到新疆去做苦工,没有户口,没有妻儿,社会上称他们为“盲流”,即盲目流动的人,这本身没有什么贬义,正好是古代“氓”的意思。由此可见,“流氓”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是人的主观认识起了推动作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1

耍流氓是外在表现,善良是精神实质

知人知面不知心,而且善良定义很宽泛,耍流氓这种行为与善良并不冲突,

但是行为或多或少都是源自内心,耍流氓本身是不符合人们对善良的界定的吧

我们不能觉得耍流氓的人就不善良,但是遇到耍流氓的人先假设ta不善良也基本没妨碍

就怕流氓有文化前一句是流氓不可怕,这是一句具有经典幽默哲理的语句,意思就是有些人虽然是坏人,但是他们只祸害身边的一些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打着伪善的旗帜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祸害的是天下最善良的广大人民群众。


有文化的流氓,就等于是披着羊皮的狼一样,他道貌岸然,他有一些背景,有一些因素,或一些可以遮挡他丑恶行径的,正当的职位。他的无赖,他的流氓,让人只怒不敢言,他可以找正当的借口来找你事,以达到他自己的目的。而你却拿他没办法一样。

第2个回答  2022-12-24
在流氓和无赖面前,善良是没有用的,善良并不是美德,只能让你变成农夫和东郭先生。而在这样的规则面前,以德报怨更是一种笑话:我们很多企业多次以德报怨,给外国捐赠大量的抗役物资,结果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都被坑得很惨。
一提到“流氓”,我们很容易产生厌恶、反感的心理。按现代汉语的解释,“流氓”从广义上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然而,从词源上来看,“流氓”最初并不是指坏人。
流氓的本义是指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在古代并不含贬义。流,是像水一样流动,无立足之处之意。氓,古代指的是“民”;民,按郭沫若解释:甲骨文中是一只锥子刺瞎一只眼的形状。上古时期互相征战,抓的战俘都是奴隶,为了不让他们跑掉,不但要带上木枷,还刺瞎一只眼睛。“民”就指那些失去自由的劳动者,所谓“以锥刺目者为民”。后来,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农民和小生产者也可以称为“民”,这是因为他们与过去的奴隶一样从事劳动的缘故。这一来,“民”可指固定的耕作者,它所指逃亡农奴的本义则用“氓”来表示,在“民”字形加个“亡”,是因为这些人流亡在外。“亡”不是死,而是“逃走”的意思。
既然“氓”是抛家离国、四处迁徙的人,那么“流氓”也是四处漂流、无家可归的人。在统治者眼里,这种贱民没有职业,没有家庭拖累,为了活命,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他们没有妻子,因而容易下流地侮辱妇女。
就这样词义发生了变化,“流氓”便成了对坏人的鄙称,产生了贬义,含有“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意思了。不但有这种行为的人被骂为“流氓”,这些行为本身也可称“流氓”,比如放刁耍赖、侮辱妇女等行为都被称为“耍流氓”。
总体说来,“氓”和“流氓”本来在古语中并无贬义,指“无业游民”,是个中性词,《诗经》就常把普通人称为“氓”。“氓”的中性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见到迹象,像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内地人流浪到新疆去做苦工,没有户口,没有妻儿,社会上称他们为“盲流”,即盲目流动的人,这本身没有什么贬义,正好是古代“氓”的意思。由此可见,“流氓”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是人的主观认识起了推动作用的。
第3个回答  2023-03-14
流氓这个词一般会被用来形容行为不够文明、尊重他人情感的人。但不可以一概而论地认为这些人就一定不善良。事实上,流氓也可能有善良的一面,比如在拥有一帮“兄弟”时,对他们表露出一种温馨的关怀;或者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表现出仁慈和善意。不过,一般来说,行为不良的人会倾向于过于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少有为其他人着想和行善的行为。因此,虽然流氓也可能有好的地方,但是良好的行为和价值观还是需要通过文明和道德的教育来培养和塑造。
第4个回答  2023-03-09
流氓未必不善良,流氓只是说明一个人的习气下流,尤其是对女性想入非非,但并不是说他没有善良的内心,也有这样的人虽然流里流气,但还是同情弱小,内心善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