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如题所述

聊城市的文物古迹有:1、光岳楼;2、傅家茔;3、山陕会馆;4、隆兴寺铁塔等等。

聊城市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 光岳楼

在聊城市旧城中心。明洪武七年 (1374年),为“远眺料敌与严更漏”,以修城余料建,名余木楼或鼓楼。弘治九年(1496年),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遂易今名。楼台基为砖石结构,高9米,占地1238平方米。上部为木构,楼四层五间。通高33米,高楼崔巍,冲汉凌霄,为聊城的象征。楼存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瑛”碑、乾隆帝诗刻、历次重修碑记和嵌壁石刻20块。

2、 傅家茔

在聊城市旧城城南1.5公里。茔地360米,宽120米。茔门有二,西门镌石额“傅氏先茔”,东门镌“傅状元茔”。傅以渐(1609-1665),清顺治三年(1646年)状元,十二年加太子太保,后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继以渐之后,傅氏一门200年中又出4位进士,5位举人,监生、拔贡生、岁贡生代不乏人。先茔门内有甬道,中立重楼三洞式石坊,正中檐下横额镌“皇恩崇锡”、“一世三品”。甬道两旁对置墓表等石仪。神道尽头为祖茔。状元茔门内亦有甬道、墓表及龟趺螭首封诰碑。

3、 山陕会馆

在聊城市东关古运河西岸。明清时代聊城地处南北要冲,商贾云集。清乾隆八年(1743年)山陕商人集资兴建会馆,总建筑面积3311平方米,殿阁堂楼160余间,画栋雕梁,飞檐挑角,金碧辉煌。系神庙、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山门3间,牌坊式门楼,绿琉璃瓦覆顶。门内前部为戏楼,两层飞檐,前后左右各出歇山,上层飞檐共10个翼角,正面石刻匾额题“岑楼凝霞”四字。两旁有钟鼓楼。后部主殿3座并列。殿后建春秋阁和左右两配房,阁旁夹筑望楼。

4、 隆兴寺铁塔

在聊城市东关原隆兴寺内。据塔座石雕风格推断,建筑年代约在宋金之际。建国前年久失修,大部倾圮,仅存底部5层。1973年从地下挖掘出历年坠毁的塔身及塔顶,整修复原。共13层,高15.8米。塔基为莲花形石座,平面面积10.16平方米。塔身为生铁铸造,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每层八面飞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