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如题所述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概念源自日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现在市面上的绘本图书以低幼儿童阅读为主,内容涉及文学、教育、科普等。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
二、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颜晓燕认为早期阅读是一种集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活动的综合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接触书面语言的行为活动,它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语言和其它领域的知识,并将教育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活动。在本文中将“早期阅读”界定为3-7岁的儿童在成人帮助下或是独自理解读物中的图画、色彩以及少量文字所传递的信息的过程。早期阅读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基本阅读能力,为上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3-7 岁这一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也叫做幼儿期。这一时期,幼儿心理是在前一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幼儿心理发展主要包括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在幼儿期读过的书,不易忘记,它影响着幼儿的心身发展,并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善于理解幼儿阅读心理, 使每一位不同年龄的儿童能够充分享受读书的欢乐,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热爱读书。对儿童而言,读绘本就是轻松愉悦的文学生活的开始;是对艺术的感知启蒙;是对世界与生活的认识与体会。因此,在欧美、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及地区,绘本阅读早已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主要手段。我国相比其他国家,绘本阅读推广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绘本才正式进入中国。公共图书馆作为培养少儿阅读兴趣、提升综合素养的教育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开展、探索绘本阅读推广,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情感。在阅读推广的实践中,本人认为绘本阅读有助于激发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三、绘本阅读有助于幼儿智力发展
1.绘本阅读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
在幼儿阶段,孩子的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直观思维,而绘本以图画为主,文字少而精炼,画面色彩丰富,以画表达故事情节,绘本阅读可以借助丰富的图画,“读”出其中的意思,使阅读变得更为简单,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心理特点。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寓意,通过直观化的绘本阅读,孩子吸收、激荡、转化着各种观点,无形中便培养出精湛的阅读能力,促使孩子积极地从图画阅读向纯文字阅读过渡。如《鸭子骑车记》是一本在艺术、思想、认知上都具有独特价值的绘本,构图饱满、色彩丰富、描写生动、视角多变,可以引导孩子贯彻它们的表情、神态、动作,结合背景和文字揣摩它们的心里,图中出现有趣的小动物,如小鸟、蝴蝶、蜜蜂等等,对孩子来说发现这些动物也是阅读中重要乐趣之一。故事讲完后,可以组织孩子进行绘本续写和编绘等。
2.绘本阅读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对其一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绘本阅读幼儿通过图画进入了故事和知识的世界,幽默风趣的画面满足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将幼儿轻松带入阅读的快乐之旅。如《我喜欢书》一只猩猩表情憨厚,体型圆胖,穿着背带裤,就像可爱的孩子,画里它坐在恐龙身上,小朋友马上就理解它在看恐龙书,图画诙谐有趣的画面,更让小朋友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小丑如果踩到香蕉皮,就会跌倒,看恐怖书时,连影子都觉得是鬼,恐龙背上的骨质板也是书,画面到处显示书所带来的种种乐趣,让读书变得有趣极了。
3.绘本阅读能激活幼儿的想象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想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节下,人的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幼儿天生就是幻想家,喜欢想象。幻想和创造是儿童思维认识过程的必然手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在其设定的虚幻世界里寻求快乐。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认为:“……对于读图画书而言,读书就是读故事,通过图画读懂故事。那么对孩子来说,就是把故事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变成在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形象)的能力,也就是一般被称为想象力的能力。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图画书与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如《小猪变形记》,孩子的想象不仅可以基于绘本原有的画面内容,更可以向外延伸小猪遇到了谁他怎样让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子,结果会如何。所以在绘本教学中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让孩子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5
1.对提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阅读本身就在儿童阅读能力提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绘本阅读对儿童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着促进的作用。儿童在语言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对于那些抽象词语理解有些难度,如说“爱”、“痛苦”“无私”,但是通过绘本阅读,能让儿童清楚这些词语想要表达的意思,绘本使用图片形式将这些词语的概念表达出来,使得儿童在图片和文字共存中,建立了准确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图示。

2.对促进儿童健康品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那种表达优秀品德的绘本,儿童通过对其的阅读,因为自身较高的模仿能力,就会促使儿童照着书中优秀人物的行为,在生活中实施自己的行为,不知不觉学习了优秀的品德。就像《阳光宝贝-宝宝品德培养绘本》系列书中,有着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劳动等等良好品德内容的描绘,对这样内容的阅读,加之正确的引导,儿童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3.对儿童的图像思维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使得儿童想象力丰富

儿童的想象力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二是通过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间接或者直接体验活动得到的,这种体验愈加丰富,想象力就愈加丰富。一般传统的教育就是文字教育,图像的教育很少。绘本的出现就给儿童丰富想象力获得开辟了新的途径,因为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连贯的图片形成一个故事,图片为主,文字为辅,所以对儿童图像概念形成是有积极作用的,提升儿童思考的连贯性,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

4.对于培养儿童探索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的好奇心比较重,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一般都想在画面上得到故事发展过程以及结果,所以,绘本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及解答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探索的古城。就像《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绘本,使用“嗯嗯”代替“便便”,故事的主人公小鼹鼠到处寻找是谁“嗯嗯”掉在了它的头上,用幽默风趣思维带着儿童认识不同动物的便便,提升了儿童探索能力。

5.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阅读采用的方式一般都为亲子阅读,这就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互动,让亲子之间的交流更多,孩子也就对父母有了更多的感情,还有就是,绘本的内容一般也都带有亲情,就让儿童深刻体会到亲情的含义。就像《我爱妈妈》《爸爸的吻》《爱是什么》都表现了家庭亲情的重要性,让儿童们在读故事时对亲情的理解更加深刻。

6.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儿童阶段是培养一个人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关键阶段,阅读的内容应该以亲子为主,这是对儿童情感要求的满足,也是帮助儿童消化知识的途径。

绘本阅读可以让儿童更加理解亲情的含义,如《我爸爸》通过儿童自豪、天真的讲述,描述了儿童心中慈爱、风趣、幽默的爸爸形象,绘制了和睦快乐、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庭形象,使儿童通过绘本阅读感受到温馨、暖意的亲情。

因此,绘本阅读可以增进儿童和父母的感情,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7.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绘本创作者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合理地使用绘画技能,通 过生动的画面讲述完整的故事,绘本具有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 故事美、韵律美与语言美。如,《彩虹鱼》就是通过讲述一条美丽彩 虹鱼的经历,向儿童传递生活的真谛,通过水墨画技术的运用,画 面既富有现代感,又具备传统元素,给儿童带来美的享受。一些绘 本还运用了油画、水彩与剪纸的形式,成为艺术的综合品,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儿童通过对绘本的阅读,不仅提高了审美水平,树立了审美观,还激发了对美的追求,培养了对艺术的兴趣,儿童的未来因此充满各种可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