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朱元璋明孝陵三跪九叩,为什么还写下一“治隆唐宋”赞碑?

如题所述

到过明孝陵的盆友都是会发觉,在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碑石高3.85米,宽1.42米,薄厚0.38米,碑石上刻着“治隆唐宋”四个镏金粗字。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赞颂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治国方略超出了李世民唐太宗和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

朱元璋开创明代之后,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当然遭受后代的夸赞。那麼朱元璋墓前的碑石“治隆唐宋”,究竟是谁给提写的?提写四个字,除开赞扬朱元璋,也有别的的作用吗?

乾隆皇帝亲自扫墓明太祖朱元璋陵墓

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在古代中国的这9个大一统王朝中,后代赞许数最多的便是汉、唐、宋三朝,并有强汉、大唐盛世、富宋之说。可是,有一个人却赞誉明代为:治隆唐宋,远迈大唐盛世。并且,这一大明王朝的“忠实粉丝”并不是他人,恰好是赫赫有名的清圣祖康熙帝。

作为康雍乾的享国之君,康熙帝和乾隆都曾六下江南,期内,康熙帝六次遣官祭拜朱元璋的明孝陵,五次亲往谒陵,乾隆也是六次均绕路南京市,亲自扫墓明太祖朱元璋陵墓。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康乾两帝每一次拜祭明孝陵,都对朱元璋行三跪九叩之朝臣豪礼。在其中,康熙皇帝三十八年(公年1699年),康熙帝仍在谒陵时亲笔写书写下了“治隆唐宋”碑,它是对朱元璋的点评,也是对明代的赞誉。

朱元璋和康熙皇帝,一个是前朝开国之君,一个是后朝鼎盛之主,这依次两朝还曾争霸很多年,是当之无愧的世仇,那麼,康熙帝为何这般奉承朱元璋及其明代呢?到底是真心实意钦佩?是虚伪?或是另有一定的图?

康熙帝为何这般奉承朱元璋及其明代呢?

最先,康熙帝对朱元璋真的是较为重视并尊崇的,特别是在他亲眼看到了北京城的热闹后,的确衷心地觉得朱元璋把明代整治得非常好。可是,这并非关键缘故,康熙帝和乾隆对朱元璋明孝陵的三跪九叩,及其那句“治隆唐宋”的溢美之言,更多方面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作秀。

回忆当初,清军入关时打的那但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的幌子。它是明代降将洪承畴给清廷献的策略,如此一来,清朝入主中原就并不是异族侵入,只是顺理成章。

明末清初的大教育家王夫之有一个知名基础理论,即皇朝更替“可禅,可继,可革,而不能使夷类间之”。换句话说,要想朝代更替,能够传位,能够承继,还可以改革夺得政党,但前提条件就是你的是汉族人,外族入主中原,那叫入侵,叫乱华,是没有合理合法的。

大家都知道,清代便是典型性的异族入主中原,因此 不论是康熙皇帝或是乾隆皇帝,她们倾其一生勤奋,便是要注重正统,而方式之一便是亲密接触大明朝,收买人心。大明朝是最终的汉族人执政皇朝,中华老百姓对明代拥有十分浓厚的情感,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民俗反清复明心态很严重,这一直是清廷的一块烦扰之处。

为了更好地牢固执政,清廷的作法从强势渐渐地向怀柔变化,清代前期的“扬州市十日”和“嘉定三屠”怨恨过深,因此 到康雍乾三朝务必勤奋挽留人的内心。英雄所见略同,康熙和乾隆也的确全是较为厚道的皇上,她们喜爱汉学,器重汉族人,传扬“满汉一家亲”的核心理念,而且成效很好。

清代和明代的关系

就拿康乾二帝谒拜明孝陵而言,史籍记述,那时候南京市老百姓的反映是:“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谒拜明孝陵而言,史籍记述,那时候南京市老百姓的反映是:“父老从者数万人,皆感泣”。

清代建立之初就整套生搬硬套了明代的政治体系,与明代基本上选用同一套规章制度。因此 ,康熙皇帝赞誉朱元璋开辟的明代“治隆唐宋”,在献给前朝的另外,也是在变向夸大其词清朝,是对自身执政的肯定自信心。

综上所述,康熙帝在朱元璋的明孝陵三跪九叩,还留有“治隆唐宋”的赞语,既是发自肺腑的赞颂,也是居心叵测的谋略。

最终,务必注重的是,说白了的“华夷之防”和“正统之说”只适用特殊的历史时期,而如今的社会注重的是民族大团结、和谐共处。大家在学历史时间的情况下有理有据就行,切不可夹杂中华民族成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6
康熙时期,很多汉人从心里仍旧不愿意服从清朝的管理,各地反清复明的动乱很多,康熙为了安抚汉人的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才这么做的。
第2个回答  2021-05-26
因为康熙帝非常尊重朱元璋,所以写下这个赞碑,是对朱元璋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第3个回答  2021-05-26
因为康熙皇帝看到了明朝的皇帝的手段,非常佩服汉文化,和他们治理国家的手段,康熙皇帝心胸比较宽广,可以比较理智的评价对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