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陆游诗为“诗史”的出处?

在课本上看到这种说法,应该是古人已有这样称的,但是谁这样称的呢?最好给出出处、原文。谢谢!
我要的不是今人的观点,是要古代称陆游之诗为“诗史”的文献。已查到林景熙《书陆放翁卷后》诗有“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天宝诗人”当指杜甫,末句说陆游诗“劲气往往摩其垒”,是说陆游的诗不少也接近杜甫的了,言下之意可以理解为陆游的诗也可称诗史。还有没有谁更直接地称陆游的诗为“诗史”呢?

  “诗史”之说,最早见于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杜(甫)逢(安)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被称之为“诗史”。如著名的叙事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以饱蘸着深切同情的笔调,揭示了这一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
  除了杜甫,还有一些诗人所写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借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汉末曹操善于向民歌学习,第一个借乐府旧题来写时事。如《蒿里行》和《薤露行》本来是一种杂言体的挽歌,他改为五言体,用来“伤时悯乱”,表现了当时军阀混战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蒿里行》中所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完全是实有其事。明人评这些诗:“汉末实录,直诗史也。”(明钟惺《古诗归》)
  宋代大诗人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他从事创作时间长,诗歌数量多,内容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反映时代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全部诗歌之中。同时,陆诗的风格也接近杜甫,因而也获得一代“诗史”的美称。名篇有《关山月》、《书愤》、《示儿》等。
  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又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后期学习杜甫,多记述民族的苦难和自己战斗的历程,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如《正气歌》、《过零丁洋》、《金陵驿》等,历来有“诗史”之誉。
  与文天祥同时的汪元量,原是宫廷乐师,他以亲身体验,写下很多纪实的诗篇。如《醉歌》十首,记录南宋朝廷投降元军的经过及降后情况;《湖州歌》九十八首,则颇为具体地叙述他随南宋六宫被押北上去燕京的种种经历;《越州歌》二十首,则记述元兵南下蹂躏南宋半壁河山的惨状。当时诗人刘辰翁就称汪元量的诗是宋亡的“诗史”。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不少作品写明清易代之际的时事,其中寄寓着身世兴亡之感,也被称为“诗史”。如《圆圆曲》通过陈圆圆的有关事迹来反映明朝灭亡的部分史实,《芦洲行》等六首诗是仿杜甫的“三吏”、“三别”的,较为真实地表现了人民的苦难。
  清朝末年的黄遵宪,字公度,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多记时事”(陈衍《石遗室诗话》),反映了当时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史实,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如《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度辽将军歌》等诗,及时而全面地反映地了甲午战争的过程,鞭挞了清王朝腐败无能、不战而败的可耻行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目,表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梁启超曾对黄遵宪的诗作了高度评价,说:“公度之诗,诗史也。”(《饮冰室诗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9
“诗史”之说,最早见于唐代孟棨的《本事诗》:“杜(甫)逢(安)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被称之为“诗史”。如著名的叙事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以饱蘸着深切同情的笔调,揭示了这一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

除了杜甫,还有一些诗人所写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宋代大诗人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他从事创作时间长,诗歌数量多,内容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反映时代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全部诗歌之中。同时,陆诗的风格也接近杜甫,因而也获得一代“诗史”的美称。名篇有《关山月》、《书愤》、《示儿》等。
第2个回答  2015-08-01
宋代大诗人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他从事创作时间长,诗歌数量多,内容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反映时代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全部诗歌之中。同时,陆诗的风格也接近杜甫,因而也获得一代“诗史”的美称。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第3个回答  2009-05-19
是称陆游的作品为诗史,因为陆游的作品多是描写当时的真实事实,所以被后人称作诗史
第4个回答  2009-05-19
杜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