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身上共有几根排骨

如题所述

猪的肋骨是14对

猪排骨划分

方法/步骤:

1.肋排:软排是排骨去除了脊骨,肉层比较薄,肉质比较瘦,口感比较嫩,但是因为有一侧连接背脊,所以骨头比较粗。

2.脊骨:在南方是指猪颈到排骨的这一段脊梁骨,猪尾到排骨这一段叫龙骨,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时柔软多脂的骨髓就会释出。用于肾虚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烦热、贫血等。

3.大排:是带里脊肉的脊梁骨,猪大排的营养价值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4.前排:是排骨(最前边)靠猪前腿这边的四根排骨。 

5.硬排:是带脊梁骨的排骨。

扩展资料:

猪肉各部分的名称及适宜烹饪的方法

猪肉的不同部位肉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级。特级:里脊肉;一级:通脊肉,后腿肉;二级:前腿肉,五花肉;三级: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后肘。不同肉质,烹调时有不同吃法。

1.里脊肉 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丝、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 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3.坐臀肉 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向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4.五花肉 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用。

5.夹心肉 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制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汤。

6.前排肉 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内夹肥,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

7.奶脯肉 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多熬油用。

8.弹子肉 位于后腿腿上,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

9.蹄膀 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

10.脖子肉 又称血脖,这块肉肥瘦不分,肉者质差,一般多用来作馅。

11.猪头 宜于酱、烧、煮、腌,多用来制作冷盘,其中猪耳、猪舌是下酒的好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09
兰德瑞斯猪,以体长较长而称著于世,肋骨多
猪体长的变异主要由于脊椎数量上的变异,有的品种,胸椎(14-17)和腰椎较多,其肋骨也较多,
一般猪的肋骨是14对,而兰德瑞斯猪的肋骨有16-17对.
通过对后备猪肋骨数的选择(用X光照相技术),可使猪的肋骨数逐年增加,
S.Berge(1948),经过8年选择,使猪群的脊椎骨数从1933年平均28.04节,增加到1941年的平均28.92节.
猪体长的遗传力约0.6左右,脊椎数的遗传力为0.7.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10
你好
猪身上
大大小小一共有
24

肋条骨
也就是俗称的
排骨条
第3个回答  2019-10-11
16个
第4个回答  2020-01-02
24

肋条骨
也就是俗称的
排骨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