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父母沟通这么难呢?

如题所述

徐沐弘老师曾经说过:父母与孩子的矛盾都是因为不会沟通导致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与父母沟通中遇见得到一些情况,让你可以和谐地和父母交流。

1.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不知道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有没有过这样的场景?
当我们想要某件东西,可能是一顿好吃的,可能是一身新衣服,可能是一个新手机。当父母拒绝为这些东西买单的时候,心里会想,甚至说出——妈,你真的好烦啊,这么点小要求都不行。当我们把自己的父母定义成烦,无聊,什么都不懂之类的字眼。后续如何沟通呢?
2.进行比较
在比较时,我们开始觉得自己活得很惨。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在我们总更加容易看到邻居的优点,可能这就是距离产生美。我们总能看到小明的爸爸总是可以下班陪小明写作业,周末带小明去游乐园,就觉得特别的羡慕,进而对自己父母产生抱怨,会说“小明的爸爸可以陪他写作业,去游乐园,你们从来没有。你们不爱我。”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爸爸努力工作也是为了给家庭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何况爸爸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给我们带一些礼物,有时候是一把糖果,有时候是当地的特产不是吗?
3.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显然,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
我们回想我们为什么打扫房间的时候,会不会想到是我妈让我去打扫房间或者我不得不打扫房间。但是这个家只是妈妈一个人的家吗?打扫房间是不是每位家庭成员的责任?如果我们可以说“我打扫房间是为了有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我们就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如果自己必须做的时候,还产生不小的怨气!
4.强人所难
我们想让父母为自己的某些需要买单的时候,总是以为父母是万能的。我有一个朋友,前几天想要买台电脑。于是自己用爸爸的钱买了。但是爸爸给他打电话问他能不能不买电脑,先用他姑姑的旧电脑。我的朋友当时其实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凭什么给他个旧的,他只想要一台新电脑而已。但后来他的爸爸说最近疫情,也不能出去挣钱。家里最近确实紧张,再加上一旦开学家里三个孩子上学都要拿钱。希望他可以理解。他也就欣然地把梦想中的新电脑换成了旧的。也没有觉得爸爸不爱他。其实我们心中抱有某种期待和要求,如果父母拒绝了,我们真的可以问一下是为什么?他们是不是真的做得到?
只要你能体谅父母的处境,换位思考,我相信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