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费缴纳基数怎么算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党费缴纳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1元。学生党员、下岗失业的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党费收缴的计算基数根据人员的工作性质不同,需缴纳的党费基数的认定也不同。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 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第二条: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5
一、按照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有关规定,按月领取工资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党员交纳党费基数的计算公式为:党费交纳基数=∑列入的收入-∑不列入的项目
(一)∑列入的收入的计算公式
1. 机关党员(不含工人)∑列入的收入=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
2. 事业单位党员∑列入的收入=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指基础性绩效工资,不包括奖励性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3. 机关工人党员∑列入的收入=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
4. 离退休党员∑列入的收入=基本养老金(离退休费)
【津贴补贴特别说明】津贴补贴是指普遍发放的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不包括特殊津贴和补贴。特殊津贴补贴是指对于只有少数地区、部分单位或特殊岗位享用的津贴补贴,例如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和补贴(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办案津贴,审计补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公安执勤岗位津贴,密码人员岗位津贴,信访岗位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的政府特殊津贴等)、改革性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公务用车补贴、通讯补贴、加班补贴、误餐补贴、取暖费、防暑降温费、物业费等)。
(二)∑不列入的项目的计算公式
1. 在职党员∑不列入的项目=个人所得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含个人和单位缴纳部分)+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社会保险类补贴+伤残人员抚恤金等
2. 离退休党员∑不列入的项目=津补贴
二、工资构成与党费交纳基数的数学逻辑关系分析
1. 在职党员
实发工资=∑列入的收入+(特殊津贴补贴+奖励性绩效工资+补发工资等)-∑不列入的项目
=党费交纳基数+(特殊津贴补贴+奖励性绩效工资+补发工资等)
党费交纳基数=实发工资-(特殊津贴补贴+奖励性绩效工资+补发工资等)=实发工资-扣除项
2.离退休党员
党费交纳基数=基本养老金(离退休费)-津补贴=基本养老金(离退休费)-扣除项
三、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统一的党费交纳基数计算公式为:党费交纳基数=实发工资(基本养老金)-扣除项(在职党员为特殊津贴、补贴、奖励性绩效工资和补发工资等,退休党员为津补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