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才补贴怎么领

如题所述

1、现场办理申领。
尚未实现线上申领的地区,通知明确要加快进度,抓紧建立完善经办信息系统,力争今年6月底前实现线上办理。对仍需现场办理的,要及时公布受理机构、联系方式和地址,大力推广电话申请、邮寄办理、代办服务等方式,尽可能实行各类补贴政策不见面申领、一次性办理。
2、线上申领平台。
已实现就业补贴类政策线上申领的地方,要切实保障线上申领渠道畅通,逐步推动所有补贴事项实现线上办理。

法律依据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第六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就业补助和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合并为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且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可给予就业补贴,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给予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以上两项补贴期限均不超过3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1

1、大学生就业补助领取方法

(1)高校毕业生应持身份证等有效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

(2)劳动保障部门设立的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受理高校毕业生领取失业补助金的申请,审核确认领取资格,核定失业补助金,负责发放失业补助金和调查统计、咨询服务等工作。

2、就业补助资金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财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促进就业创业的专项资金。

3、就业补助金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可以领取,各地就业补助政策可能不完全相同,一般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机构的应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

(2)属于困难家庭;

(3)是毕业当年年底仍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

第2个回答  2022-04-01

先将自己的档案拿到户口所在地的人才市场,进行托管并开档案存档证明。准备毕业证、身份证、就业劳动合同、户口本以上证件原件及2张复印件到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就业失业证。然后到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失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困难家庭调查认定表》也可在其官网下载。在次年的1月份的1号-10号到户口所在地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失业补助金登记审核,填写《失业补助金申领登记表》办理时带齐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就业失业证、困难证明、档案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在指定银行卡开户办理银行卡,将银行卡复印件提供给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切审核通过后可以按月领取失业补助金了,最长可以领取6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二条 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第十三条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第3个回答  2022-03-31

您好,以下是大学生人才补贴怎么领的回答,感谢您的观看,若您能采纳,十分高兴。大学生人才补贴需满足以下三点内容:1.刚毕业不超两年,2.缴纳社保满六个月,3,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时间,若您满足以下条件,即可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明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交申请即可。以上是线下领取的方法,若要线上领取,可登录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或者携带相关申请材料到创业组织登记注册地的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提出申请即可。

第4个回答  2022-03-31
法律分析:大学生补贴是针对于家庭困难,和毕业当年未就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一种补贴形式。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可只有身份证的一些有效证明,前往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先做好事业登记,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明。而劳动保障部门所开设的失业保障机构,会受理毕业生所提交的申请,在审核确认领取资格之后,核定失业的补助金,就可以实施发放失业补助金,也要做好调查统计和咨询服务的这些工作。也就是说大学生补贴,需要前往劳动保障部门领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十条 享受就业见习补贴的人员范围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老工业基地、国家级贫困县可扩大至离校2年内未就业中职毕业生。对吸纳上述人员参加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对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可适当提高见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