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社”就是土地神,“稷”乃是谷神,古代文化中,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类似这样的代称如:桑梓(家乡),庙堂(朝廷),汗青(史册)。

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社稷坛,是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形坛,上层台上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五个方位用五种颜色的土铺成,也称“五色土”,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座社稷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这里曾是明清两代帝王,二月、八月祭祀社稷之坛。那么,古代帝王为什么要祭祀社稷,社稷究竟是什么神呢?

据《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相传,水神共工的脾气十分暴烈,有一天他和天神打仗,一怒之下竟把撑天的柱子给碰折了,结果造成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九州大地满目疮痍。为拯救人类,远古之神女娲炼就了五色的大石头补好了被撞塌的天。共工的儿子勾(句)龙,为补偿父亲的罪过,在女娲将天补好之后,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填平了九州的大裂缝,因此被人们奉为社神来祭祀。

《汉书•郊祀志》载:“有烈山氏王天下,其子曰柱,能殖百谷,死为稷祠。”烈山氏是我国炎帝时代的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的儿子柱能够种植百谷。在此之前,我国农业还很不发达,人们主要以捕猎采摘为生,因柱教民如何种植百谷,为当时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死后被奉为稷神。《汉书•郊祀志》又载:到了帝尧之时,尧的元妃姜娠外出于野,见地上有巨人的足迹,兴奋之际踩在足迹之上,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子。姜螈以为不详,将其抛弃在狭隘的小巷之内,马牛路过皆避开不踩。她又将其放置于林中,因山林中人多,于是又将其抛弃于渠中的冰上,飞鸟便过来用翼将其覆盖。见此情形,姜螈以为他是神童,遂即将其抚养至大,因而得名为弃。

弃小时候在做游戏时就喜欢种植,种的麻和菽长得很好。到了成年就更喜欢耕种,他根据年内的气候及各地的土质等情况播种,均获得了好的收成,于是周围的人都纷纷效仿他的方法。帝尧听说之后,便任命弃为农师,天下百姓无不因此受益。

因弃兴农有功,后被帝尧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别号为后稷,别姓姬氏。《汉书•郊祀志》中称他为周弃,是因为他是后来周王朝的先祖。稷,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即我国北方的谷子,脱壳后为小米,呈黄色。古人常把稷当做最主要的粮食,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所以,炎帝时代尊奉能种植百谷的柱为稷神。而尧舜时代的弃,能够根据年内的气候及各地的土质种植,使种植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因而取代了柱被奉为稷神。

《白虎通义》中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现北京中山公园内社稷坛之所以为方形,是因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上层台上分布的五色土,源于我国的五行学说。古代帝王在二月和八月祭祀社稷神,是因谷子一般在二月开始播种,到了八月才能够成熟。另外,我国古代地貌学把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厚湿五种,称之为五土,而社则是五土的总神。所以,人们说社时就可以代表稷,社稷也可以简称为社,祭社也就是对社稷的祭祀。

土地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粮食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祭祀社稷源于我国的宗教活动,是对养育自己的乡土的感恩之情,并以此欲求年内五谷丰登,过上年年有余的富足生活。又因土地和粮食是立国之本,历代帝王都有祭祀社稷神的惯例,所以社稷由一个国家政权的标志变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是呀,江山社稷不就是历代君王打下的大大的疆土,而百姓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社稷江山稳固,即为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今国泰民安,国运盛强,我们是不是也该认真耕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7
代表的是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第2个回答  2021-07-07
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土地之神,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让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
第3个回答  2021-07-07
社稷常用来指代国家,其中社代表的意思是土地,稷的意思是祭祀。
第4个回答  2022-05-15
1262位粉丝
“社”就是土地神,“稷”乃是谷神,古代文化中,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类似这样的代称如:桑梓(家乡),庙堂(朝廷),汗青(史册)。
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社稷坛,是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形坛,上层台上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五个方位用五种颜色的土铺成,也称“五色土”,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座社稷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这里曾是明清两代帝王,二月、八月祭祀社稷之坛。那么,古代帝王为什么要祭祀社稷,社稷究竟是什么神呢?
据《礼记•祭法》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日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相传,水神共工的脾气十分暴烈,有一天他和天神打仗,一怒之下竟把撑天的柱子给碰折了,结果造成天塌西北,地陷东南,九州大地满目疮痍。为拯救人类,远古之神女娲炼就了五色的大石头补好了被撞塌的天。共工的儿子勾(句)龙,为补偿父亲的罪过,在女娲将天补好之后,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填平了九州的大裂缝,因此被人们奉为社神来祭祀。
《汉书•郊祀志》载:“有烈山氏王天下,其子曰柱,能殖百谷,死为稷祠。”烈山氏是我国炎帝时代的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的儿子柱能够种植百谷。在此之前,我国农业还很不发达,人们主要以捕猎采摘为生,因柱教民如何种植百谷,为当时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死后被奉为稷神。《汉书•郊祀志》又载:到了帝尧之时,尧的元妃姜娠外出于野,见地上有巨人的足迹,兴奋之际踩在足迹之上,便有了身孕,后生下一子。姜螈以为不详,将其抛弃在狭隘的小巷之内,马牛路过皆避开不踩。她又将其放置于林中,因山林中人多,于是又将其抛弃于渠中的冰上,飞鸟便过来用翼将其覆盖。见此情形,姜螈以为他是神童,遂即将其抚养至大,因而得名为弃。
弃小时候在做游戏时就喜欢种植,种的麻和菽长得很好。到了成年就更喜欢耕种,他根据年内的气候及各地的土质等情况播种,均获得了好的收成,于是周围的人都纷纷效仿他的方法。帝尧听说之后,便任命弃为农师,天下百姓无不因此受益。
因弃兴农有功,后被帝尧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南),别号为后稷,别姓姬氏。《汉书•郊祀志》中称他为周弃,是因为他是后来周王朝的先祖。稷,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粮食作物,即我国北方的谷子,脱壳后为小米,呈黄色。古人常把稷当做最主要的粮食,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所以,炎帝时代尊奉能种植百谷的柱为稷神。而尧舜时代的弃,能够根据年内的气候及各地的土质种植,使种植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因而取代了柱被奉为稷神。
《白虎通义》中说:“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现北京中山公园内社稷坛之所以为方形,是因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上层台上分布的五色土,源于我国的五行学说。古代帝王在二月和八月祭祀社稷神,是因谷子一般在二月开始播种,到了八月才能够成熟。另外,我国古代地貌学把土地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厚湿五种,称之为五土,而社则是五土的总神。所以,人们说社时就可以代表稷,社稷也可以简称为社,祭社也就是对社稷的祭祀。
土地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粮食是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祭祀社稷源于我国的宗教活动,是对养育自己的乡土的感恩之情,并以此欲求年内五谷丰登,过上年年有余的富足生活。又因土地和粮食是立国之本,历代帝王都有祭祀社稷神的惯例,所以社稷由一个国家政权的标志变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是呀,江山社稷不就是历代君王打下的大大的疆土,而百姓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社稷江山稳固,即为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今国泰民安,国运盛强,我们是不是也该认真耕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