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果想要孩子以后有出息,就一定要让孩子吃哪三种苦?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8

第2个回答  2021-01-06

随着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对孩子的溺爱也在无限程度的扩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似乎已成了家庭教育的常态,甚至有些父母把孩子教育得越来越不像话。

最近有位粉丝私信跟我说他家孩子就是这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先来看看!

其实生儿育女,不在于生,关键在于育。多数娇生惯养的家庭,必然有“懒惰”的家长,“懒惰”并不是指行动上,是表现在思维上,有很多家庭生活条件好,所以家长在思维上不舍得让孩子吃过多的吃苦。

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又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把孩子教育好,但又没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以教育问题越来越矛盾。

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这里科尼建议家长,尤其让孩子从小吃这3种苦,孩子长大后才能有出息。

一、尝试失败的苦

一个未尝试过失败的人,是不懂得生活的辛酸,如果让孩子从小懂得失败,才能磨炼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科尼在小学六年级放暑假的时候,被父母逼着去批发一些玩具去街上售卖,结果一整天下来,一件都没卖出去,心情很沮丧。

回家后听了父母的教导和讲解,第二天终于卖出去了一件,虽然是5块钱的玩具,但卖出去的那种心情那种成就感,比父母直接给你100块还要兴奋,也让我懂得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所以,我觉得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要让孩子知道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愿,给孩子设定一些失败的情节,让孩子去经历,只有让孩子勇敢的面对人生路上的一些挫折和失败,长大后总有一天会走上成功的道路。

二、让孩子知道吃亏的苦

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孩子懂得吃亏。吃亏是福啊,一说到让自己吃亏,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愿意。但吃亏不是一味的懦弱和退让,它是一种宽容大度,与人为善的表现。

你知道孩子自私、爱贪小便宜是怎么来的吗?就是父母一味教育孩子要赢、不让孩子吃亏、分享等。只要父母们留心一下历史和身边的人,就不难发现,凡那些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心胸宽广又能亏已的人。

反之,再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一生平平庸庸、毫无作为的人,哪个不是心胸狭窄、爱计较、不肯亏已之辈呢?由此可见,亏已也是福也。

三、阅读的苦

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书籍是最好的营养品,一个爱阅读的孩子,长大后是很有人格魅力的。比如品德、修养、行为举止、待人接物、说话的艺术等等。

并非只限于教科书上的阅读,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了,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对孩子很有帮助。

可是阅读是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很多孩子可能承受不了这精神上的苦,多半都半途而废了。但是家长要明白,阅读的苦都是累积在孩子心中的知识和力量,可以让他们在社会上走的更好。

育儿先育己,父母从小给孩子做好阅读的榜样,带着孩子去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身教胜于言传,要想孩子养成怎样的行为习惯,父母先要具备怎样的习惯。上行为善,下效自然也会为善了。父母自己做好表率了,对孩子的教育便也会水到渠成,自然不会有娇生惯养的孩子。

第3个回答  2021-01-14
失败的苦,物质的苦,读书的苦。只有在经历过这三种苦之后,才能够意识到生活是不容易的,才会更加的珍惜生活
第4个回答  2021-01-13
我觉得就是生活的苦,然后还有就是尝试失败的苦,并且还有就是吃亏的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