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屠城的什么,有哪三种特殊作用的人不会被成吉思汗杀死?

如题所述

成吉思汗征战一生,他的铁骑踏平了中亚和东南亚,他征服的地域西至中亚,东至黑海海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无情的政治家,所到之地寸草不生。他的蒙古大军虽然骁勇善战,但人数不多,因此无法管理增多的后方百姓。所以为了消除叛乱的隐患,只得屠城。根据历史学家的不完全统计,成吉思汗屠戮了3000万人,相当于现今南美总人口数,而元朝总共也只有9000万人。这么比较,这个数字是相当恐怖的。



然而屠戮了这么多人的成吉思汗,也会选择性地赦免一些人,他也告诉自己的部下,坚决不能杀的有三类人。作为一个富有谋略的军事家,成吉思汗的考虑是既自私又残暴,我们来看看怎么回事?



一、第一类人,取长补短之人。

取长补短之人是工匠。成吉思汗生活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因此手工业很薄弱,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征战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成吉思汗的军队可以利用铁骑冲破一切障碍,但却无法冲破高高的城墙。同时,军队的铁甲和武器并不精良,大大削减了军队的战斗力。



公元1212年,成吉思汗攻打金国。远远望着对方高高的城墙,只能发出深深叹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成吉思汗只好下令让蒙古兵顶着滚石箭雨,运土到城墙角下,直到堆至城墙高度,蒙古大军才能越过城墙,一举攻破城池。这次的战争让成吉思汗损失了大量的士兵,惨痛的教训也使成吉思汗痛定思痛,在所侵略的城池中寻找大量工艺精湛的工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后来强大的投石器和火弩的加入使得自己的军队如虎添翼,从此以后,再高大的城墙对成吉思汗来说也如同薄纸一般。



二、第二类人,用以攻心之人。

攻心之人是逃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攻城先攻心,成吉思汗在攻下一座城池后,并不会对逃跑的士兵和难民赶尽杀绝。这并不是放虎归山,因为逃跑的人已经深深畏惧着成吉思汗的神武,他们是"恐怖"的传播者,将害怕带入下一个城池。



内心的动摇使得各大城池的防御力大大下降,即使占尽地理和军力优势,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在和“神”打仗,实力苍白地如同纸一般,一捅就破。还有很多城池不战而降,不过即使这样也免不了被屠城的命运。破釜沉舟与不战而降,处境一样但内心不一样,所展现的力量也是天壤之别。成吉思汗先把敌人内心打败,这样即使把人逼入绝境,他们也蹦跶不了几下。



三、第三类人,为我所用之人。

为我所用之人是炮灰。成吉思汗知道自己的最大劣势就是兵力的薄弱,每一场战争都是对军队的一场削弱,那么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军队的损失是十分重要的。成吉思汗在攻下一座城池后,会赦免部分投降的平民,并编排他们为“签军”。

之后,成吉思汗攻下一座城池时会让“签军”打头阵,实际上就是给蒙古军当炮灰了。这些“签军”不仅需要运送物资,挖建防御工事,最后还得在前面当“肉盾”。一旦受伤过的“签军”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蒙古人会任期自生自灭或直接杀死。这些人给成吉思汗的帮助很大,增强的成吉思汗的实力,减少了军队的损失,为其能大杀四方提供的基础,但却也是残暴之极,为世人所不齿。



就这样,成吉思汗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地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使得他闻名于世。而他带来的伤痛,也遍布东亚和中亚。直到现在,有些被征服的地方也是一片荒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7
第一种人是毫无杀伤力且身高低于车轮的小孩。因为,在蒙古族,孩子是非常被看重的,因为孩子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梦想的延续。 第二种人是当挡箭牌的人,这类人蒙古人将其称为“前军”。战争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然而,元朝军队在征服亚欧大陆的过程中,不战是少有的,而战是经常发生的。 第三种不会杀的就是工匠,蒙古骑兵虽然强大,但是也只能在平原上奔驰,若是攻打城池要塞,那么马匹就派不上用途了,需要的就是攻城车和云梯这种工具,但是蒙古属于游牧民族,手工业极其不发达,尤其是会造这种大型器械的工匠,更是稀缺。
第2个回答  2021-02-27
一、第一类人,取长补短之人。取长补短之人是工匠。
二、第二类人,用以攻心之人。攻心之人是逃兵。
三、第三类人,为我所用之人。为我所用之人是炮灰。
第3个回答  2021-02-25
有三种人不会被杀:第一种是比较小的孩子,需要培养成蒙古战士;第二种是女人,女人没有战斗力,不会存在威胁;第三种是工匠,需要利用他们的手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