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富春山居图》发生了哪些故事?这幅画是如何一分为二的?

如题所述

围绕《富春山居图》发生了哪些故事?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在1350完成的,这幅画完成不久,他就去世了,享年86岁,葬在虞山西麓。《富春山居图》从此开始了它600多年的坎坷旅程。这幅画的首藏者是无用禅师。明朝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转手到了沈周手里。沈周让朋友帮忙题词,但没想到朋友的儿子心怀不轨偷偷把画卖了,沈周捶胸大哭,但悔之晚矣。

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趣事。有人为了利益,去掉了原作者的题词,伪造了黄公望的题词,欺骗了乾隆皇帝。毕竟,乾隆是个喜欢收藏。他虽然怀疑《富春山居图》是假的,但仍心存疑虑,因为这部作品“古香古韵”“已非近日俗工所能及”。尽管有清廷大臣知道是赝品,却不敢去告知乾隆皇帝。后来他们把真迹编成了石渠宝藏。

这幅画是如何一分为二的?

清朝顺治年间,《富春山居图》被宜兴人吴洪裕收藏,他视如珍宝,几近疯狂。临终前,吴洪裕让家人烧了《富春山居图》来给自己陪葬,多亏他的侄子把画从火中救了出来,但画已经被烧了成了两段,断成了一大一小。从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后两段分别被不同的人收藏,其中后半段被乾隆收入宫中,而前半段则流传到了浙江一位名叫沙孟海的收藏家的手中。

现在,《富春山居图》有两部巻,前一卷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博物院,后一卷为《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时隔361年,《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合璧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一些书画爱好者非常高兴,纷纷前去观看。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富春山居图》不仅画技绝妙,它身上的故事也非常波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29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表现了富春山居的景象。该画作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
关于《富春山居图》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焚画殉葬”的传说。据传,在黄公望创作完这幅画不久后,就病逝了。而在他去世后,这幅画作被他的好友收藏家吴洪裕所得。吴洪裕对这幅画作极为珍爱,他在临终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这个故事在后来被广泛传播,也成为了一段文化佳话。
然而,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富春山居图》虽然被焚烧,但幸运的是,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在火中抢出了这幅画作的卷轴。然而,画作被焚烧后变得支离破碎,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此画并重新拼接,画作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然而,这幅画作从此也被分割成了两段,一段被称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另一段被称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这段历史使得《富春山居图》成为了一幅“身首异处”的国宝。后来,《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被清朝宫廷收藏,而《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则流落到了浙江省博物馆,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
直到2011年,海峡两岸的文物专家和政府机构才开始尝试将这两段画作进行修复和展出。这个过程被称为“山水合璧”,成为了当时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两段画作的拼接修复,使得《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分离数百年后重新合二为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6-15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画虽然被救下来了,中间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从此,稀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1652年,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此画并重新拼接,画作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后,《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身首各异。
第3个回答  2022-06-17
是因为这幅画被吴洪裕扔到火中,大家觉得这幅画烧了实在太可惜,于是又将画从火中拿出,中间正好烧出几个洞,吴家人发现,这幅画正好一边是山,一边是水,可以将画分成两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