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5图文攻略:疯狂吞噬一切的病毒原型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8
Albert Wesker,威斯克,这个反派对于每个生化危机玩家来说都很熟悉。作为老牌反派,威斯克的人物形象经过多年的塑造已经变得相当成熟。所以本作威克斯的设计沿用了过去黑色的基调,并在造型上添加时尚、苗条的元素,突显威斯克的知性。
相比发挥稳定的威斯克,首次露面的斯宾塞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在《生化4》早期构思里,斯宾塞本该是一个因为病毒影响变成不老不死的超人类,当然这个概念最后因为一系列复杂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变成了《鬼泣》。
“生化3.5”中的斯宾塞模型
总之,这个从不露面的幕后黑手本来应该会有无限的前景,但如今5代的他最终成了一个坐轮椅的糟老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设定差异,让设计者一时半会想不出该给他绘制个什么造型。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凡是有斯宾塞出现的概念图都刻意避开斯宾塞的正脸。
《生化5》中的斯宾塞的设计稿(左为初期设定,右为终稿)
“那时候斯宾塞造型还没定稿,所以如大家所见的是一名“容貌若隐若现的大叔”了”
咱们继续说回威斯克,当我们把设定集翻到164页介绍威斯克二阶段部分时,会发现5代决战本来是安排为威斯克与克里斯两位爷们的激情肉搏,就和《维罗妮卡》结尾的那场战斗一样。《维罗妮卡》里两人的决战拉开了克里斯与威斯克两人恩怨的新序幕,而5代的原设决战则是以相同的方式结束这场数十年的恩怨,这显然是开发组有意呼应《维罗妮卡》的结尾。
而且这个概念保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生化5》事件印象概念中可以看到,在克里斯驾驶战机击杀威斯克的概念图的部分里,威斯克是以常人造型而非变异造型出现,所以可以确定这两个概念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很可惜,这么安排会让谢娃很尴尬,所以威斯克的对决注定要变成二对一的局面,于是威斯克与衔尾蛇病毒相融合的想法应运而生。
早期威斯克与衔尾蛇病毒的融合程度比正式版要高,通过侵蚀示意图可以发现,衔尾蛇病毒先是尝试吞噬威斯克,在吞噬威斯克无果后反被威斯克吸收进体内。
变异后的威斯克外表看似与常人无异,但是当威斯克发起攻击,体内的衔尾蛇病毒就会被威斯克释放出来。不过就这样的造型来说总感觉像是威斯克放水了,为了让威斯克死得不让人留有念想,于是炸酱面外露的威斯克·乌洛波洛斯就此诞生。如果5代的决战用的是最初的肉搏设定收尾,可能威斯克的退场不会沦落到今天这样一提起就满是槽点的局面。
初期设定中的威斯克·乌洛波洛斯
决定稿
Ultimate-8,U-8是一种普拉卡寄生体通过遗传学改造后制成的甲壳类B.O.W.。前作BOSS U-3在设计上的成功,使Ultimate系列的B.O.W.产品得以加入新作。因为一开始就确定了U-8战是在圆筒空间内展开,所以造型构思一开始就盯上了蜘蛛、螃蟹这样同时具有广阔攻击范围和手脚很长两个特征的生物。顺着这样思路,首批设计稿都是以螃蟹为原型,或者说,这压根就是一只大号螃蟹。
取材螃蟹让团队内的“保蛛派”相当不满,因此在“保蟹派”和“保蛛派”间无休止的争执下,U-8的造型干脆改成了螃蟹身,蜘蛛爪,而肢体动作取材于蜘蛛的方案,最终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U-8。
Ultimate系其实不止U-3和U-8,Ultimate系真正的大哥都在废案里,当我们将公式设定集翻到200页时,可以看到这两只未启用的Ultimate系大哥:U-9、U-11。
这两个废案都属于早期乌洛波洛斯系BOSS,在乌洛波洛斯的概念没有形成的那时, U-9、U-11这样的敌人被称为Wriggles,即蠕虫。在这里补充一下,正式版中,我们所见到的乌洛波洛斯,或者说炸酱面,实际是人类在衔尾蛇病毒的作用下的产物,而U-9和U-11则是和U-8一样的独立怪物。
U-9是一种直立行走的超巨型BOSS,它全身的肌肉与骨头会随走动从身体脱落。如果身体的局部受到重创时,受伤的部分会从身上脱落并露出作为弱点的核心,例如,当U-9的肩膀受重创后,肩膀连同手臂会一起从U-9的身上掉落,以上不稳定特性都注定了U-9的存活时间很短。
反观U-11则是一种凶猛残暴的BOSS,它的残暴之处在于它会疯狂吞噬各种物体促进自己的进化,起初的U-11和U-9非常相似,但当吞下大量东西后,U-11会变成另一种残暴的模样。构想中,玩家将会在火车上遭遇U-11,在不断的吞噬下,U-11又发生新一轮的变异,待主角二人逃入车厢后,贪婪的U-11掀开车顶钻入车厢,企图将主角也一同吞下。
描述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U-11战在诸多方面都和2代结尾中的G5战十分相似,因此不排除U-11是致敬G5的可能。如果你看过往期那么应该还记得,之前我们曾介绍过一幕火车脱轨导致丧尸横行的事件概念,从刚刚描述的U-11战来看,这有可能就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
《生化危机2 重制版》中G5战
火车脱轨事件概念
Uroboros,乌洛波洛斯,可能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叫炸酱面,这是一种人类在感染衔尾蛇病毒后,因病毒吞噬后的变异产物,是游戏中团灭BSAA小队的元凶。早期的构想中,游戏一开始玩家就会遭遇刚团灭完BSAA小队的乌洛波洛斯并与它发生激战。
乌洛波洛斯初期设计就有人型和非人型两种方向,非人型方向的乌洛波洛斯只是非常勉强地维持住了人类姿态,看起来只是在部分地方有人类的影子,这类方案都会露出一些人类头骨以及其他骨头,例如可以在这两张图中看到乌洛波洛斯层层触手下会暴露出非常有限的人骨以及肌肉。
而在非人型方案中,衔尾蛇病毒则彻底吞噬感染者,此时的乌洛波洛斯看不到一点人类的特征,大量的小触手聚合成了扭曲诡异的怪物,当乌洛波洛斯遭重创后不仅会丢失大量触手并露出弱点,还可以看到周边会掉落各种人骨,以及被触手吞噬殆尽的肌肉,非常猎奇。
1 / 2
虽然炸酱面在游戏里表现很普通,但开发人员在设计它的时候死了不少脑细胞,可能你不觉得这有什么难设计,但实际上乌洛波洛斯在设计时用的到创意非常多,甚至卡普空还专门为乌洛波洛斯的移动方式注册了一个专利。
Uroboros Mkono,乌洛波洛斯 马柯诺,或者称做炸酱面二阶段,这是一种在游戏中后期登场,拥有极强再生能力的BOSS,它同样是人类在衔尾蛇病毒作用下的变异产物。作为乌洛波洛斯的强化型产品,早期的马柯诺非常像乌洛波洛斯,仅是在人型乌洛波洛斯方案上增加一些新弱点和失控的左手等元素。
因为和乌洛波洛斯长得太像了,所以设计者不得不重新绘制马柯诺,决定稿中的马柯诺更具人性,而为突出左手失控的特征,左手处长出的触手不论从数量、规模和还是状态上都相当惊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正式版中,马柯诺的肢体在受到重创后会脱离身体,这样的设定与U-9相似,很可能是U-9取消后,部分特性继承到马柯诺上的结果。
Uroboros Aheri,乌洛波洛斯 阿骇利,人送外号巨型炸酱面、艾克塞拉,它是由感染病毒后吃下一座尸山的艾克塞拉变异成的高达50米的巨物。既然是艾克塞拉体现最后价值的产品,那么我们先谈谈艾克塞拉本身。
往期我们说过,艾克塞拉原本只是三联公司社长手下的秘书,身着粉色商务装配合符合亚洲审美的脸蛋使艾克塞拉显得性感动人。
如此美丽动人的秘书背后却是一个阴狠毒辣的角色,艾克塞拉频繁出现在各种事件印象概念中,她的每次出现都会令主角团队陷入新的危险中,而故事的末尾她甚至还伙同威斯克出卖社长。不过这样阴险的她最终也逃不过死亡的命运,原著中艾克塞拉成了测试暴君威力的首个牺牲品,而正式版中,艾克塞拉则变成了乌洛波洛斯 阿骇利。
出卖社长
遭暴君杀死
作为本作最巨大的BOSS,阿骇利如果继续采用前两阶段的炸酱面那样的人型方案,会给人十分强烈的违和感,所以就形象的设计而言,开发者果断选择以原始植物作为阿骇利的原型。因此初期和决定造型相差不大,虽然游戏中因为黑夜原因看不清阿骇利的造型,但在设计稿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阿骇利犹如一颗蚯蚓组成的大树,扎根于轮船上,异常震撼。
初期设定
决定稿
好了,《生化危机5》废案科普全系列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未来我们将重新开始B.O.W.设定的介绍,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期待我更多的转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