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原理——综合竞争力取决于薄弱环节的短板

如题所述

1. 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或木桶短板管理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最高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
2.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推论:一是只有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二是如果木桶中有一块木板不够高,那么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3. 这个理论初听时可能会让人感到疑惑,但进一步思考后就会理解并赞同:木桶的容量确实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因为在水平状态下,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4. “木桶理论”可以启发我们思考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决定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的人,而是那个能力最弱的人。
5. 木桶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它说明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6. “木桶定律”不仅仅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已基本由一个单纯的比喻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它不仅可以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班组,也可以象征一个员工。
7. 当然,还有一个“反木桶原理”: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
8. 对一个企业来说,最短的那块“板”其实也就是漏洞的同义词,必须立即想办法补上。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及时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9. 木桶原理也有整体和局部之分,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桶的最短的那块板,加高它!
10. 要想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环节是不可能的,一根链条总有最弱的环节,强弱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问题在于你能承担这个弱点到什么程度,一旦它已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必须下手了。
11. 除了用人,木桶效应在企业的销售能力、市场开发能力、服务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等方面同样有效。每个企业都有它的薄弱环节,正是这些环节使企业许多资源闲置甚至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12. 因此,企业要想做好、做强,必须从产品设计、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控、队伍培育、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一一做到位才行。
13. 找出薄弱环节(短板),改进该环节。再找出改进后的薄弱环节(新的短板),再改进。只要坚持做下去,企业会成长。
14. “长”,“短”板不一定指人,可以是一个职能部门,或是一个产品。要放开思维,注意取长补短,效率较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