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大学的发展历程。

如题所述

下面将会介绍一下我国大学的发展历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确实很快。 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规定对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和科研人员经过严格考核,分别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专门人才的成长,促进各门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
1985年5月, 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如此明确地把高等教育的任务归结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这次会议的另一项与高等教育理念有关的重大决定是,明确提出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的过多的管理体制”,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尽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高等学校所获得的自主权远未达到文件中所给予的自由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决定》给予了中国高等学校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自主权。此外,《决定》还强调高等学校是教学、科研中心,而不是像苏联模式那样,要么负责教学,要么负责专业培训;强调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制度,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学改革试验,改变专业过窄的状况,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等,努力借鉴和移植先进国家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4年7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8年8月,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突出强调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办学自主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制定颁布的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全面肯定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共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高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正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传统正在成为历史。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曲折之后,终于有了明确的、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同步的理念、目标与方向。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全国成人高校共计348所,其中民办成人高校1所。此外,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大学不是从来就有的,学界认为,现代大学应当从欧洲中世纪开始。那时候的大学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主要用于培养牧师和僧侣,称之为修道院大学。在修道院大学的基础上逐渐的发展,形成了现代较为正规教育机构的雏形。
12世纪后半叶,最早的大学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他们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又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之后各大学的建立模式都深受其影响。提到现代大学,就绕不开以下两所学校。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学。它始创于1167年。亨利二世召回在巴黎留学的所有英国学生而创立的,所以牛津大学的创立是英国亨利二世为笼络人才而做出的决定。人们普遍认为,还没有哪个学府完整记录的历史能超过牛津大学,牛津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标志。从文艺复兴开始,牛津大学成为欧洲人文主义运动的一个中心,它尤以古典文化和哲学研究见长。牛津大学先后培养了二十多位首相,三十多位诺贝尔获奖者,还有很多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执牛耳的人才,它对英国和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是享誉世界的大学,创建于1636年,大家都知道关于哈佛大学有这么一句话:“先有哈佛,而后有美利坚”。哈佛大学的诞生源于17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为了能够在美洲大陆长久统治下去,他们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哈佛大学先后培养了6为总统,三十多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哈佛大学的培养理念中,最希望为国家和世界培养的是有教养的人、有思想的人、有知识的人和有信念的人。
二、西方现在大学的精神内核
大学是什么?它的责任是什么?这是大学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答也是一代代教育者不断探索的过程。

亚历山大·冯·洪堡
德国人洪堡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人”。所谓“完人”,就是“有教养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是体现了完美无缺的人性的人,即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坚决为国家利益服务的人。
约翰·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第一次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进行阐述。他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养绅士的地方,大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而这种“绅士”身上体现的是智力发达、情趣高雅、直率、公正、客观、举止高贵、注重礼节。他的教育思想对西方大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英国教育史学家哈罗德·珀金则认为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德国教育家施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个及发展的养护、文化的传递、心灵的唤醒,人格心灵的“唤醒”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厄尔斯特·博耶

约翰·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念》中,第一次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进行阐述。他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培养绅士的地方,大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有智慧、有哲理、有修养的绅士。而这种“绅士”身上体现的是智力发达、情趣高雅、直率、公正、客观、举止高贵、注重礼节。他的教育思想对西方大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英国教育史学家哈罗德·珀金则认为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德国教育家施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本质有三个及发展的养护、文化的传递、心灵的唤醒,人格心灵的“唤醒”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厄尔斯特·博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过一种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并将知识用来为人类服务;爱因斯坦说只教给人专门知识和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和谐的人格。
随着西方现代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使命越来越清晰,就是培养非常合格的毕业生和能满足人类各方面活动需要的负责人的公民。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大学的功能充分体现为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
三、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
四书五经中有一本重要的书为《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可见中国对于大学精神的认同早已出现。
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发端。
在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史上出现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家,他们推动着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在这里我摘取两位教育家为大家介绍他们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大学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1915年他担任北大的校长,还是中国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身为当时教育和研究机构的领导者,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深受洪堡的影响。他指出,大学要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帮助被教育者发展能力,完成人格。“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梅贻琦。我国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指出:“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方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而言,中国教育在中国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而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他的那句名言至今振聋发聩,“大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四、大学是什么
纵观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分析历代教育家对于大学教育的思想,一所大学教育的永恒追求首先是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培养有理想信念的人;然后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即他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有和谐的人格,也是我们常说的要有道德,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另外大学要以促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追求真理,孜孜不倦,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