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以”解释为“因为”时如何判别其词性是介词还是连词

如题所述

首先,我们要明确现代汉语的“介词”和“连词”的意义,介词跟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放在动词前面),而连词则起连接作用。我们看下面的例句: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因为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信陵君窃符救赵》)
你看看这两个例句就可以看出哪个是介词哪个是连词了。

例1的中心动词时“欺”,句子的翻译是:赵王哪里能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呢?这个句子的整体意义是强调“不敢欺骗秦国”,中心动词是“欺骗”,“以”与“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状语,这个“以”译成“因为”,是介词。
例2是两个句子,,一是公子贤,多客,一是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全句的翻译是:诸侯因为公子贤能,有很多门客,(所以)对魏国不敢动用武力发动战争。这里的“以”(因为)是连接两个句子的,表达的是说明诸侯不敢动用武力的原因,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我们再看两个句子:
3.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的“以”翻译成“因为”,但它是中心动词“死者”前面的修饰成分(原因),不起“连接”作用,是介词。
例4的“以”翻译成“因为”,它不是与“两人”一起组成介宾短语作“在”的修饰成分,而是“连接”“不敢加兵于赵”和“两人在”这两个句子,表明因果关系的,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其实,文言虚词理解的关键是语言环境,句子的上下文。
上述说明不知道能否让你理解。这个可能要当面讲解才能更好。最好问问你的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9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介词、副词、连词、叹词、助词、拟声词。
先判断“以”是不是实词,是实词另当别论,是虚词,再判断它后面跟的是不是名词性的词(语),是的,这个“以”就是介词。
第2个回答  2009-05-27
翻译为因为好像都为介词
第3个回答  2009-05-28
“以 ” 译为“因为 ”当介词时, 在句中是介宾短语作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的)

例句:
“不以千里称也 ”中的“以”译为“因为” 与“千里”一起作为介宾短语修饰动词“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中的“以”译为“因为” 与“己”一起作为介宾短语修饰形容词“悲”

译为“因为”是介词时,往往还可译为“凭借”或者“因”。

在文言文中,“以”译为“因为”当连词的情况很少,倒是现代文较常见。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连接表原因的分句。

例如:

因为他上课迟到了,所以受到老师批评。

我想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作介词时连接短语;作连词时连接句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点帮助,祝你学习愉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