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应该自己带还是给老人带?

孩子快三岁了准备上学,可老人想把他带回老家去上。说在这儿上我们上班都忙没有时间管孩子,我现在心里很矛盾?
我们现在北京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孩子如果上太贵的学校,我们也供不起。真为难!

文|张女子育儿:当好妈,带好娃,娃娃爱妈妈。(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

老人带娃天经地义?不给带娃,子女拒绝养老,孝心都哪去了

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在带娃和养老上,就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的带娃的职责,很多时候,都丢给了老人。而在国外,几乎老人都不会过问关于带娃的事情,都是父母自己带。即使是自己的孩子,父母也会在孩子成年后,就让他们自己独立。而在养老上,中国都是子女给父母养老的,而在外国,养老一般也没子女什么事情。这在双方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如今,更有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那就是,现在一些子女,居然会将养老和带娃这件事扯上关系,甚至扬言,父母不给带娃,将来就不给父母养老。这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简直就是不孝。

要知道,在我国,历来都是,“我养你长大,你给我养老”。为什么如今会出现这样的新型不孝呢?

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仅仅是父母压力大,子女的压力同样很大。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养大,不仅要供孩子读书上学,还要考虑孩子成家立业,给孩子买房等问题。可以说,要一个孩子,几乎要掏空父母的全部。而如今孩子却还要求父母带孩子,不然就不给养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年轻人,毕业后,很多就开始成家立业,父母也急着抱孙子。这就促成了,年轻人,不劳而获得到了房子与家庭。但是年轻人却没有能力供养房子和家人。

由于生活所迫,孩子结婚生娃后,需要工作,基本上也没时间来照顾孩子,因此,理所当然地,就将孩子,交给了催生的父母。

其实,如今老人带娃,也是比较常见的,这也没什么,但是有些年轻人不孝,是因为自己将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后,生活压力减轻了,但是年轻人依旧不知足,继续啃老。

年轻人将孩子交给老人,就完全不管了,既不给生活费,也不给抚养费,孩子的一些用度开支,都是老人承担,这样就成了老人不仅养了娃,还要带着孙,本来就被子女掏空的老人,如今身体也不好了,却依旧要养娃。这分明就是在压榨老人的最后一点心力。

当老人无法承受,拒绝带娃,或者所要薪资或者补助,子女这个时候,还会认为是父母自私,与之争吵,甚至以不给带娃,就不给养老来威胁老人。

老人这样的遭遇,是非常可怜的,让人心疼。而在国外,却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国外老人,老年时间,几乎都是自己的,晒晒太阳,旅旅游等,享受自己的晚年时光。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更应该羡慕西方文化一些。

在养老与带娃这件事上,我始终认为,老人是没有责任与义务给子女带娃的,更不能将养老这事儿,与之联系。老人将子女养大,子女就要给老人养老的义务。

虽然老人没有给子女带娃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在子女压力过大的时候,替子分担一些还是可以的,这也是老人对子女的爱与隔代之情。而子女对于老人带娃,应该抱有感激之情,尽可能不给父母太多压力与分担。这样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样的养老与带娃,才更具有中国味道,你说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06

现在有很多家长,父母两人因为都各自有各自的工作,虽然家里有了孩子,家长们会选择继续上班,而孩子往往就会托付给他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这种状态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我们本身就是父母的人来说是非常正常的。

但,如果最后老人的职责比孩子父母的职责分量还重的话,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了。

家长因为很少带孩子,所以关于孩子的各种问题都要找家里长辈,总是这样那样的理由,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往外推,可是,你知不知道你推掉的这些麻烦事正是你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

如果不及时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错过关键期的发展,想以后找个时间再去弥补是不可能的了。


以下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下面柠檬就来分享一下孩子成长的一些关键期,各位宝妈宝爸们可以来学习一下:

第一阶段是口唇期,年龄阶段为0-1岁,吃奶和吸吮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满足。简单来说,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安全感来自于周围人谁能她带来食物,带来抚摸安抚等亲密动作。如果这个时期母亲不愿意和孩子一起睡觉,不经常去抚摸拥抱孩子,那么孩子是能感受的到的,在后期,你想去接触孩子,孩子的第一需求人也不会是你。

第二阶段是肛门期,年龄阶段为2-3岁,排泄能给儿童带来最大的快乐。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两三岁的孩子在拉完臭臭后竟然会去玩弄它,也有很多家长为此感到生气和无奈,事实上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不是你家孩子独有的,父母需要做的是不断的告诉孩子这是什东西,需要怎么处置才好。

第三阶段是性器期,年龄阶段为3-6岁,这时候男孩子会出现恋母情节,所以他会极力模仿父亲,潜意识里既崇拜父亲又想替代父亲,女孩也是类似的有恋父情节,经常能看到爸爸和他的小情人黏糊的厉害,而小情人又不愿意让妈妈参与到其中来。也是在这个阶段,儿童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亲身体验他们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一种目标方向感和自主性、创造性。

第四阶段是潜伏期,年龄阶段为7-11岁,也正是孩子开始小学生涯的阶段,所以孩子大部分的精力会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量的游戏中,这时候父母最需要的也是尽量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游戏中,才会在孩子青春期叛逆前后能有所察觉和指导。

第五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生殖期, 年龄阶段为12岁以后, 孩子的主要活动是建立友谊,谋求职业,求爱和结婚。从这时候开始,孩子的视野就开始要拓展了,开始有自主的思维,我想要干什么,我不想要干什么会非常明显,叛逆期也慢慢形成。

其实教育孩子最基础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希望家长能抓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时期,我们作为孩子的引导人,就算不能每时每刻都陪伴在孩子身边,也不能就这样把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一些责任交给家中长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父母的引导也会更有自信,相信你也能看到不一样的效果。

第2个回答  2009-04-29
如果你觉得老人可以带好,工作又忙,可以让老人带,
但是如果你觉得孩子回老家对他的教育没有你那里好,那宁愿自己累点,为了孩子还是自己带吧,或者让老人和你们住一起帮你们带孩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4-29
楼主你好
我觉得孩子自己带比较好
不要把孩子推给父母。
如果姥姥,姥爷带 孩子就会缺少父爱母爱。对孩子不好。
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姥姥姥爷那,省的大家都想念。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 。教育抚养是父母的义务。
忙不是理由。
第4个回答  2009-04-29
其实,我觉得如果可以,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
工作忙,没错,但是,我们总有休息的时候,那样可以多陪陪孩子,毕竟我们才是孩子的亲生父母。而老人,对孩子再好,都是无法取代父母的。
我们上班,可以把孩子放在幼儿园或者托儿所,下班了再把孩子接回来,而晚上或者放假的时候就可以共享天伦。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学习的辅导,我想,我们就是再差也要比老人稍微好一点吧?
孩子被老人带回老家去,就成了留守儿童,现在留守儿童问题多多,你敢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