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研究报告

是关于中国成语古典的研究报告,急!

关于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很多名人的名字。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成语故事书。上次我们刚写完了自己姓氏名人的研究报告。这次我们就要继续探索“"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多些了解我我们身边“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吧!

二、调查方法。
1、网上浏览。
2、查阅有关报刊。
3、阅读有关书籍
三、资料整理。
调查方法 涉及资料 获得信息
1、(上网) (成语名人)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项羽 刮目相看——吕蒙
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诸葛亮 一鼓作气——曹刿
投笔从戎—— 班超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凿壁借光—— 匡衡
指鹿为马—— 赵高 纸上谈兵——赵括
精忠报国—— 岳飞 闻鸡起舞——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 卧薪尝胆——勾践
乐不思蜀——刘禅 图穷匕见——荆轲
胯下之辱——韩信 煮豆燃萁——曹植
一字千金——吕不韦
2、(上网) (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一饭千金》
《凿壁偷光》
《望梅止渴》
3、(上网)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一饭千金》
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四、结论。
1、《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2、《望梅止渴》此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曹操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引诱自己或他人
给我多加一些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8
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 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

(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6)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7)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当”或“当做”。)《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9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实际上当然还有许多成语没有收进去,成语实有的数目,一定比这本小词典中所收的多得多。这些成语是怎样产生的呢?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这里先举几个由历史事实而来的成语:

(A)完璧归赵《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候,赵国的国君惠文王得到一块璧玉,秦国的国君昭王写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给赵王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玉,赵国比秦国弱,它明明知道秦王的话靠不住,可是又不敢公然戳穿秦王的谎言。在这种情况下,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到秦国去处理这件事。他临走的时候说“如果秦国把十五座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玉给秦国,如果拿不到城,就要使璧玉丝毫无缺地归回赵国《(史记》的原文是 完璧归赵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玉献给秦王,可是他看到秦王并没有真给赵国十五座城的意思,于是很机智地编造理由,从秦王手中把璧玉要回来,偷偷地让随从人员送回赵国。后来人们用“完璧归赵”这四个字,表示把原物完好地、原封不动地归还物主。这四个字也就成了成语。

(B)擢发难数《史记.范睢列传》记载:战国时候,秦国的宰相范睢(魏人)责问他的仇人魏国的中大夫须贾说:“你知道你的罪过有多少吗?”须贾说:“拔我一根头发记载我一件罪过,头发还不够用的。”(《史记》的原文是“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后来就用“擢发难数”比喻罪恶之多,数不胜数。“擢发难数”也就成为成语了。

以上这两个来自历史事实的成语“完璧归赵”、“擢发难数”都是截用或改易史书中文句而成的。这种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数量不很多。成语中的“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鼓作气”、“门庭若市”等等,都是出自历史事实的。

(2)前人故事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这类故事也是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其人其事在历史上不是很重要的。这类成语有的比较有风趣,有的有比较好的修辞效果,所以也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现在举几个例子,并说明它们的来源。

(A)胸有成竹宋朝有一位画家叫文同,字与可,擅长画竹。当时有位文学家晁补之作诗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后来“胸有成竹”就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成语,用它来称赞处理事情很有定见有把握的人。

(B)满城风雨宋朝谢无逸尝问潘大临近来有没有作诗。潘大临写给他一封回信说:秋天以来的景物,样样都是好诗句。昨天清闲地躺着,听到树林子里响起风雨声,我高兴地起来,在墙上写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然催我缴纳租赋的人来了,于是大为败兴,只有这一句寄给你。后来“满城风雨”这四个字就成了广泛使用的成语,比喻对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故事而来的成语。

(3)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议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现在举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A)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B)邯郸学步《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个青年,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去学走路(赵国人善于走路)。他没有把本领学到手,反而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丢掉了,只好用两只手爬着回家。”后来把“邯郸学步”用为成语,比喻摹仿别人不到家,反而连自己原有的本领也丢掉了。

(C)掩耳盗铃《吕氏春秋.自知》有一个故事说: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淮南子·说山训》也有这个故事。成语“掩耳盗铃”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钟”改为“铃”了。这个成语比喻骗人的人所用的办法非常笨拙,他自己却以为能骗得了人。成语里边还有一个“掩目捕雀”,出于《三国志·陈琳传》,跟“掩耳盗铃”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群众基础较差,使用的人比较少。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A)“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意思是:醉翁的心思并不在饮酒上,而在于赏玩这里的山水。后代把“醉翁之意不在酒”用为成语,表示“别有用心”、“另有目的”等意思。

(B)水落石出见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本来是纯粹写景的文句,后代用为成语,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

(C)更上一层楼成语不仅有完全用前人文章里的语句的,也有完全用前人诗句的“更上一层楼”就是处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原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这个成语,比喻在某一已有的基础上更加提高,更为扩大之类的意思。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都是全用前人的语句。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偶然被人们引用的前人名言警句,即使它明显地具有成语的特点,也不能把它看做成语,而只能认为那是引语。可是如果后来时常有人使用它,群众逐渐对它熟悉,那就要把它看做成语了。

(5)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者把古人的语句略加改变,然后使用的。截用或改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其符合成语的结构形式。(参阅前文《成语的四字性》)例如:

(A)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篇里有两句话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后人从这两句话里,取出“舍生取义”这四个字作为成语,表示为了维护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品质。

(B)一曝(pù)十寒《孟子·告子》上篇里有几句话是“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虽然有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但是晒它一天,冷它十天,也没有能生长成的。)后人从这几句话里摘出“一曝十寒”四个字用为成语,比喻一个人没有恒心,努力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

(C)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极端自私,即使从他身上取下一根细微的毛发就能够有利于天下,那他也是不肯干的。)后人把这句话里的“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四个字,作为成语,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吝啬的人。

(D)近水楼台宋朝苏麟有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后来截用“近水楼台”四个字为成语,比喻在条件便利的情况下就能比一般人先得到好处。

成语里面的“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

(6)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谈到成语的来源,人们总会先想到上边所说的那些所谓有出处的成语。其实在成语里边占比重较大的,还是那些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原始出处的成语,这类成语,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其中有一些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生活气息。例如:“大海捞针”、“指桑骂槐”、“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斧”、“囫囵吞枣”等等。这类成语,因为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都比较好,所以历来就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而且不仅使用于书面上,也使用于口语中,甚至很早就使用于口语中。如果有人在古书中看到了这类成语,认为某书的作者就是这个成语的创作者,这恐怕未必可靠,譬如见于宋人语录里边的一些成语,见于元人杂剧里边的一些成语,未必就是产生于宋朝或元朝,可能都还早。

(7)谚语俗语

有些成语,在两三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们写在书里。虽然用的是文言,看起来很典雅,其实本来是群众口头中使用的谚语或俗语。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为什么知道这些成语本来是谚语或俗语呢?因为使用这些成语的古人,在古书里边已经说了。如:《战国策·楚策》说:“臣闻鄙语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养在羊圈里的羊跑掉了,赶快把圈修补起来,免得别的羊再跑掉,也还不算晚。)曹丕《典论·论文》说:“里语曰,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意思是:俗语说,家里有一把破扫帚,自己以为宝贵得可以同千金相比。享就是“当”或“当做”。)《史记·白起王剪传》说:“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谓鄙语、里语或谚语、俗谚,就是民间的谚语或俗语的意思。实则有些来自谚语或俗语的成语,在古书上,也还有并不一定标明是“里语”、“鄙语”的。

另外还有些谚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8)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魏、晋、六朝、隋、唐时候,我国翻译了不少流行于西域和印度的佛经。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不少从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时者金也”、“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改造的成语

前边说过,成语是固定词组或固定的句子,一般不能随便改变。但是有时候为了表达上或行文上的需要,也可以更换一两个字,巧妙地把它加以改造使用。这种改造的成语,表达的效果往往比较强,因为把成语改了一两个字,特别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办法,古代就有的。例如“物极则反”这个成语出于《鹖冠子·环流篇》。意思是事物发展到极点,一定要转到它的反面。后代有人把它改为“物极必反”,就觉得更为肯定有力。南北朝时,北周有名的文学家瘐信作《哀江南赋》就把这的成语改为“物极不反”,表达他那无可奈何的愤慨情绪。又如“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倍功半”,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前人某些思想意识的错误性和局限性,显露得很清楚。因此把成语加以改造而表达新思想的,用得也就比较多了。例如把“欲速则不达”改为“欲速必达”;把“一举两得”改为“一举三得”、“一举多得”;把“一箭双雕”改为“一箭三雕”、“一箭多雕”;把“知难而退”改为“知难而进”等等。

时代已经改变了。生活在新社会不同于生活在旧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起了很大的变化。旧的清规戒律,已经不能拘束我们了,有一部分旧成语的内容,显然不适合于今天的社会。譬如具有共产主义风格,敢于蔑视困难,敢于胜利的人们,绝不会“知难而退”。新成语“知难而进”的产生,是很自然的。这也可以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同时也收到了“古为今用”的效果。

(10)新生成语

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全国解放以来,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积极意义的新成语,例如:

厚今薄古 推陈出新 多快好省

分秒必争 力争上游 百花齐放

勤俭持家 修旧利废 上山下乡

勤学苦练 只争朝夕 化废为宝

比学赶帮超 全国一盘棋

等等。同时,也产生了少量具有批评性的新成语,例如:“缩手缩脚”、“少慢差费”。这类新成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含有积极意义。所以产生以后,立刻就不胫而走,为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用。

以上列举的十项,是成语的主要来源,也是成语较大的类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