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报国无路,请缨无门

屈原是如何报国无路,请缨无门的。他的原因是什么
谢谢大哥大姐们,给小弟解答一下
希望能快点帮小弟解答出来

  从《离骚》看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前353?——前283?)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他出生于贵族,年轻时辅助楚怀王,曾任左徒、三间大夫,主张连其抗秦。于怀王、顷襄王时两遭佞臣进谗,而被放逐汉北、江南。后因国事不堪,相传于公元前278年旧历五月初五抱石自沉于汨罗江。

  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二十五篇;王逸作的《楚辞章句》内共有二十五篇,与《艺文志》说的相符;而据郭沫若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不管后人对屈原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有一点却是得到一致认同的,那就是《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并且给予其以很高的评价,称之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最宏伟,最壮丽的政治抒情诗。

  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公害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①虽然《离骚》在表现上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禽鸟寄托情意。但我们可以从这些浪漫的文字里看到屈原的爱国热情,看到他的政治抱负,看到他如何不屑与贵族集团同流合污,看到他对楚王的忠心和“愤怒”,看到他怎样地孤独困顿,无人了解……这一切都与他后来选择以死报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年轻的屈原,踌躇满志,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番事业。在古代,凡有政治抱负伟大理想的人,他们的抱负、理想都必然要寄托在最高统治者身上,因而争取楚怀王的信任,是屈原必须要做的事情。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有一度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②的确是很受到楚怀王的重用。他任左徒期间,主张实施改革,第一段中的“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应趁着美好年华来荡污去垢啊,为什么还不改革政令?乘骏马扬四蹄快驰骋阿,我甘愿做开路的先锋。)就道出了屈原改革政令的主张与对待改革的热情。一开始他的主张是受到了怀王的支持的,但是这种改革却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于是谗言开始了,怀王动摇了,他疏远了屈原,整个转变让屈原好似一下子从高高的云端跌入深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③屈原对怀王的轻信谗言有了怨言。“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我不停的奔忙在你的身旁,希望你把先王的事业继承发扬。君王您不体察我的丹心衷肠,却信谗言对我发怒冷若冰霜。我本来知道忠直会招来祸端,我宁愿受祸也绝不停止直谏。我发誓阿,对着高高的苍天,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我受过无言。当初你和我约定在先阿,可后来又反悔另做打算。我不是害怕离你远去啊,伤心的是你无定见,态度屡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的失望。而怀王耳软信谗,从一个侧面上决定了屈原政治生涯的坎坷不平,从而也间接的影响着屈原最后的决定。

  然而怀王的疏远以及贵族大臣的迫害并不能让屈原屈服于他们,他始终不愿与贵族集团同流合污,甚至鄙视那些人。“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小人们到处奔走钻营夺利争权啊,这是我嗤之以鼻的卑劣手段。)这两句话道出了他的不屑与厌恶。“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凶猛的老鹰不与燕雀同群啊,自古以来有例可寻。方和圆怎么能互相配合呢,不同道的人怎么能相安合作?)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就是这样“拒绝”与那些“党人”合作,而这无疑又给他以后的政治生活留下了隐患。报国无门,宏愿落空,偏偏他又是 “鸷鸟不群”,注定他不容于当时之世,他的理想又不为人所理解,这就决定了他必定是孤独困顿的。对于这些,屈原用文字表达他的无奈和悲愤。“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这样的情绪,与他用自杀的形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其实应该说屈原是想过要离开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欲远集而无所适兮,聊浮游以逍遥”,“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然而他又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依依不舍,以致最后国家灭亡他毅然以死相殉。

  在《离骚》中,屈原曾多次提到了“死”。第一次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第二次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第三次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四次是“虽体解(一种死刑)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第五次是““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第六次是“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另外,他还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彭咸。第一次是“虽不周于今人兮,原依彭咸之遗则!”,第二次是尾声处“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彭咸谓何人?“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死。”④《离骚》全诗373句,仅与“死”相关的就占了六句,此外他还两次提到要以彭咸为榜样,而最后他也的确是选择了和彭咸一样的自杀方式,可以说在屈原写作《离骚》时,他已预见了自己最后的结局,或者说他已决定要给自己一个怎样的结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楚国的灭亡才是屈原自杀的“导火线”。

  是楚国特定的历史造就了屈原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而这个诗人也随着楚国的灭亡而陨落了。对屈原最后的选择是否正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曾经跟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当我告诉他屈原在国家灭亡之后自杀了时,他大笑着说:“他有神经病!”姑且就当是孩子无法了解屈原的感情与做法。那么我们呢?如今有端午节是专门为纪念屈原所定的节日,很多人只是遵循了这样一个传统,注重的只是一个形式问题,究竟为何纪念屈原?这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01
原本楚怀王在时,虽然昏庸,但还是听从屈原。后来怀王被秦王软禁,秦王又派人收买了楚国的皇后。这时楚国的政治集团实际上被秦王控制,自然,屈原这种爱楚国的人士就遭到放逐,因此不的志。
第2个回答  2009-05-01
屈原(公元前——前278)战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是楚国的贵族。他受过良好教育,在二十儿岁时,便当了楚怀王的左徒职务。当时战国七雄中,以秦国力量最大,屈原主张任用贤能,革新政治,联合齐国,对抗秦国。上官大夫、于兰等人因妒忌屈原的才能,向楚怀王搬弄是非。怀王于是逐渐疏远屈原,,给他一个不重要的三闾大夫官职。不入,秦国骗楚怀王入秦和谈;软禁了一年而死。不久,予顷襄王继位,再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更远的地方。公元前278年,投汩罗江以身自杀殉国。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顷襄王即位之后,由于不满顷襄王使楚国蒙受的耻辱,致使顷襄王大怒,又一次被放逐了。有一天,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且行且歌。山于忧国忧民,痛苦与愤折磨得屈原脸色燃悴,和往日之判若两人。有一位打渔的老翁看见了他,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来到此地呢?”屈原回答说:“整个天下一片浑浊,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不被浊世所容,就被逐到这里了。”渔翁听罢就劝他说;“有高度修养的圣人,对于事物的看法、态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改变。整个天下都污浊不净,你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为什么还怀抱着美好的品德守身如玉,与世俗相背,而招致被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刚洗过头的人,必定把帽子上的灰尘掸掉才戴;刚刚洗过澡的人,必定把衣服上的尘土清除掉才穿。一人人,怎能以自己洁净的身体去蒙受外界的污垢呢,我宁愿跳进滚滚不息的江河中葬身鱼腹,也决不让自己纯洁高尚的品格受这浑浊的世界污染!”不久秦国的军队打进了楚国的都城。屈原听到这个消息,既悲伤国家的危亡,也心痛人民的苦难,怀着悲愤的心情,跳入汩罗江自杀殉殉国。
第3个回答  2009-05-02
屈原(前353?——前283?)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他出生于贵族,年轻时辅助楚怀王,曾任左徒、三间大夫,主张连其抗秦。于怀王、顷襄王时两遭佞臣进谗,而被放逐汉北、江南。后因国事不堪,相传于公元前278年旧历五月初五抱石自沉于汨罗江。

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二十五篇;王逸作的《楚辞章句》内共有二十五篇,与《艺文志》说的相符;而据郭沫若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不管后人对屈原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有一点却是得到一致认同的,那就是《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并且给予其以很高的评价,称之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最宏伟,最壮丽的政治抒情诗。

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公害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①虽然《离骚》在表现上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禽鸟寄托情意。但我们可以从这些浪漫的文字里看到屈原的爱国热情,看到他的政治抱负,看到他如何不屑与贵族集团同流合污,看到他对楚王的忠心和“愤怒”,看到他怎样地孤独困顿,无人了解……这一切都与他后来选择以死报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年轻的屈原,踌躇满志,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番事业。在古代,凡有政治抱负伟大理想的人,他们的抱负、理想都必然要寄托在最高统治者身上,因而争取楚怀王的信任,是屈原必须要做的事情。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有一度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②的确是很受到楚怀王的重用。他任左徒期间,主张实施改革,第一段中的“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应趁着美好年华来荡污去垢啊,为什么还不改革政令?乘骏马扬四蹄快驰骋阿,我甘愿做开路的先锋。)就道出了屈原改革政令的主张与对待改革的热情。一开始他的主张是受到了怀王的支持的,但是这种改革却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于是谗言开始了,怀王动摇了,他疏远了屈原,整个转变让屈原好似一下子从高高的云端跌入深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③屈原对怀王的轻信谗言有了怨言。“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我不停的奔忙在你的身旁,希望你把先王的事业继承发扬。君王您不体察我的丹心衷肠,却信谗言对我发怒冷若冰霜。我本来知道忠直会招来祸端,我宁愿受祸也绝不停止直谏。我发誓阿,对着高高的苍天,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我受过无言。当初你和我约定在先阿,可后来又反悔另做打算。我不是害怕离你远去啊,伤心的是你无定见,态度屡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的失望。而怀王耳软信谗,从一个侧面上决定了屈原政治生涯的坎坷不平,从而也间接的影响着屈原最后的决定。

然而怀王的疏远以及贵族大臣的迫害并不能让屈原屈服于他们,他始终不愿与贵族集团同流合污,甚至鄙视那些人。“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小人们到处奔走钻营夺利争权啊,这是我嗤之以鼻的卑劣手段。)这两句话道出了他的不屑与厌恶。“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凶猛的老鹰不与燕雀同群啊,自古以来有例可寻。方和圆怎么能互相配合呢,不同道的人怎么能相安合作?)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就是这样“拒绝”与那些“党人”合作,而这无疑又给他以后的政治生活留下了隐患。报国无门,宏愿落空,偏偏他又是 “鸷鸟不群”,注定他不容于当时之世,他的理想又不为人所理解,这就决定了他必定是孤独困顿的。对于这些,屈原用文字表达他的无奈和悲愤。“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这样的情绪,与他用自杀的形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又有着一定的联系。

其实应该说屈原是想过要离开的,“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欲远集而无所适兮,聊浮游以逍遥”,“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然而他又对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依依不舍,以致最后国家灭亡他毅然以死相殉。

在《离骚》中,屈原曾多次提到了“死”。第一次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第二次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第三次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四次是“虽体解(一种死刑)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第五次是““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第六次是“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另外,他还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彭咸。第一次是“虽不周于今人兮,原依彭咸之遗则!”,第二次是尾声处“已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彭咸谓何人?“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死。”④《离骚》全诗373句,仅与“死”相关的就占了六句,此外他还两次提到要以彭咸为榜样,而最后他也的确是选择了和彭咸一样的自杀方式,可以说在屈原写作《离骚》时,他已预见了自己最后的结局,或者说他已决定要给自己一个怎样的结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楚国的灭亡才是屈原自杀的“导火线”。

是楚国特定的历史造就了屈原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而这个诗人也随着楚国的灭亡而陨落了。对屈原最后的选择是否正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