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企业营销竞争力贯穿资源、组织、传播、形象、环境和创新各个方面。在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它是一种更注重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运用、强化以及解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的能力,来源于竞争主体之间的差距,在竞争中得以实现。
根据资源依赖学派代表杰伊·B·巴尼对核心资源的几个判别标准,核心营销能力应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1)有价值。营销竞争力必须能通过开发和利用营销机会,抵御营销威胁,增加企业价值。
(2)稀缺性。营销竞争力必须是全部或绝对多数竞争企业不具备的营销资源或技能。
(3)不可模仿性。企业的核心营销竞争力必须是竞争企业难以模仿的。否则,其稀缺性自然也就不具备了,竞争优势也相应丧失。
(4)不可替代性。作为核心能力必须没有战略上的等同物,核心营销能力上的等同物会被竞争对手利用,以抵消本企业由某一核心营销能力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
1、营销资源力——物质基础
营销资源对营销竞争力的产生尤为重要。营销资源力是指企业营销活动在资源层次上的比较优势,资源的丰裕程度决定了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强弱。营销资源主要包括资源的投入量、资源存量以及企业财务方面的能力,如人均占有营销资源数量、销售额、用户保有率、营销预算及其增长率等。
2、营销组织力——重要保障
营销组织力是指企业组织对营销活动的领导能力以及相应的制度完善程度,主要包括组织人员构成及领导水平、组织制度建设等,直接影响到营销竞争力的发挥状况。相应的要素有:企业家才能、高学历营销人员比例、营销人员流动率;组织体系的认证、奖励制度的有效性、监督机制、组织信息化程度等。如范徵对不同所有制经营者评价影响竞争力及关键因素的研究表明,在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客户资本和社会资本中,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力资本具有重要影响。
3、营销传播力——实现途径
营销传播力,即企业内在的营销资源、组织向外传播过程中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的优势。由于营销理念上的差别,营销传播的模式会有所区别。营销也侧重于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我们可以由信息传播的模式归纳出营销传播4P模式。
4Ps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杰姆·麦卡锡(J·Mc-Carthy)提出。采用营销力传播的4P模式,是企业以自身为导向,将营销的相关信息通过4P的传播渠道,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层层推向顾客,并通过顾客的自主能力加以理解和接受。
采用此种传播模式的企业导入CI(Corporate Identity)理念,统一企业形象识别,便于顾客接收企业的理念和营销信息。4P营销力传播模式要考察的要素有,产品竞争力:产品饱和度(产品线长度 ×宽度×深度)、产品销售率、产品技术水平;价格竞争力:性价比、价格相对于竞争对手水平、成本下降幅度;渠道竞争力:分销机构及网点数量、分销机构密度、物流效率;促销竞争力:促销总预算、促销预算增长率、单位促销成本。
4、营销形象力——终极诉求
营销形象力是指企业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提高服务的满意水平,增强自己的诚信水平,进而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形象优势,促进营销传播效果,并获取利润,实现企业目标。营销形象力包括品牌竞争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品牌价值)、服务竞争力(服务满意度、投诉率及索赔率、服务网点密度)、资信竞争力(企业信用等级、合同履约率、贷款逾期率、回款率)、知识产权竞争力(企业专利数、年专利申请数、专利平均有效期、专有技术数)等。
5、营销环境力——外部约束
品牌环境力是指营销传播活动受外界经济环境(由于政治、法律、文化等环境因素可由经济因素体现)影响,从而造成的企业营销活动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比竞争对手具有的优势。外部约束环境主要有企业采购能力(供货商数量、平均采购成本)、行业竞争力(行业竞争者数目、产业集中度)、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等。
6、营销创新力—-持续动力
营销创新力是指企业适应市场,在营销理念、策略、战略等方面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相对与对手的比较优势、为企业的长期营销活动提供持续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动力的能力。包括创新突破力(市场占有率、市场利润率)、研发投入水平(R&D总经费、R&D经费增长率、新产品开发速度)、营销理念创新水平(营销培训水平)、社会支撑力(社会贡献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