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有什么特色

想知道这个学校的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座落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的西黄城根北街上.过去这里属于紫禁城的外围,是守卫古皇城的卫士往来巡视的墙根,如今是一条有着众多国家机关和文化教育单位的著名街道.走进黄小映入人眼帘的首先是它那寓意深刻富有想象力的校门,那底部表面粗糙的坚硬的毛石既象征着黄小有着百年的坚实基础,又与上部平整的石材形成强烈的对比,喻意着经过在黄小的培育,学生终将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那时针指着八点钟的钟面则喻意着学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活泼而又充满着朝气。进入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就会发现文化墙中心前面的太湖石上镌刻着十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为人生奠基 让生命辉煌”。他无声地道出了黄小的使命。一棵被汉白玉栏杆围着的枝繁叶茂的老槐树,静静地矗立在翠竹林立的楼门前,见证着已年逾百年的黄小历史。
1904年黄城根小学的前身,内务府三旗第六初等小学堂诞生了,校址就在西四北黄城根大街。此地原是清朝二品京官白俊的府第,被称为白马王府。后白俊因罪被斩,白马王府被查封。几经转卖才成了小学校。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1906年和1909年又分别改称为北洋官立第二小学堂,(这是北京最早的两所小学之一)和直隶官立第二小学堂。当时的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还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封建的清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1912年起直到1923年学校又先后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三十四初高等小学校、京师公立第二十二两等小学校,京师公立第二十二高等国民小学校和京师公立第二十二小学校。1928年因中华民国的国都南迁,学校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公立第二十二小学校。1931年又改称北平市市立第二十二小学校。这一年日军侵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军的滔天罪行激起了在校师生的极大义愤,师生在校内高唱抗日救亡歌曲,参加游行抗议活动。1932年在听到日军轰炸上海闸北区的消息后,学校师生在校内张贴了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宣传画,。掀起了爱国主义的热潮,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决不会甘受欺辱的民族气节。到1938年学校又改为北京市市立皇城根小学。此时学校的规模和师生的人数较之过去均有了较大的发展。1945年,日军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反动派窃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继而发动了内战。此时学校又先后更名为北平市立西皇城根小学和北平市第四区中心国民学校。(1946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北平的黑暗日子里,学校里有两名党的地下工作者孟昭江和田在仁,他们组织教职工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打内战反人民的反动本质。1948年冬,田在仁老师不幸被捕入狱,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刑拷打,但田老师坚贞不屈,在牢房里继续与敌人斗争,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他们是我们黄小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刻在黄小的丰碑上。
春雷一声震天响,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了,学校也从此获得了新生。3月学校被人民政府第一批接管,刚出狱的田在仁同志被任命为我校解放后的第一任校长。这年的8月原第四区第六保国民学校并扩大了学校的规模,这时学校一共有18个班,各项工作开始近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学校贯彻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向工农开门,开始了对教育的全面改造。1952年根据北京市新的区域规划,学校改名为北京市西四区中心小学,政府投资改建校舍,一座新的两层教学楼在学校南侧落成,同时添置了一些教学设备,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在这一时期,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苏联的新教育理论,普遍贯彻五项教学原则、五个教学环节,实行五级分制,一些老师做观摩课,介绍教学经验,对推动全区的教改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教育活动中也做到了形式多样,注重思想教育和兴趣的培养,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1950年学校被定为北京市八个一线校之一。1958年因市政府规定小学以街道为名,于是学校改成了现名,即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正遭遇国家连续 三年的困难时期,但政府依然重视教育投资,为黄小建设起了整体结构的四层教学楼和五层办公楼,(这在当时决非易事)为黄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后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终于在1963年首次被确定为全区重点学校,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好评。
1966年6月到1976年10月的文革时期,学校曾一度改名为北京市西城区立新路小学。当时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泛滥,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度陷于瘫痪状态。这一时期学校完全是以政治运动为中心。令人欣慰又感到钦佩的是学校里面仍有一大批有着强烈责任感的领导和教师克服重重困难,顶着种种压力,努力克服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阴谋集团对教育系统所造成的种种破坏和干扰,依然战斗在教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履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他们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的彻底覆灭,十年浩劫终告结束。党中央开始拨乱反正的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开始步入了正轨。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黄小也迎来了百年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就在这一年黄小再次被确定为西城区的重点小学,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开始了它新的征程。二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工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黄小这所百年名校焕发出了它的青春,造就了新的辉煌。
从硬件设施来看,这所占地面积6764平方米的学校已焕然一新,优美的校园环境,精巧的布局,雅致的装饰,告诉人们这时以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老校。而相继落成的计算机房、闭路电视、网络中心和电子备课室又告诉人们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已开始在这里初现风采。
从教师队伍来看,学校有一支忠诚教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在这支队伍中既有两鬓斑白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风华正茂日趋成熟的中青年教师,还有众多朝气蓬勃积极上进的青年教师,形成了合理的教师梯队结构。二十多年来在这支队伍中获得过全国、市、区级以上荣誉称号的黄小教师不计其数,这里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市模范教育工作者,市特级教师,市紫金杯班主任奖获得者,还有传统的区级教师节和“五四”评先中众多的获奖者。目前黄小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在大专以上的以达9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也达到了70%左右;市级骨干教师和区级学科带头人更是14人之多。他们在努力继承着黄小多年来形成的文化精神和优良传统。这就是事业上奉献为先的精神境界,敬业爱业乐观向上的工作情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治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互助和谐共达的人际关系;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工作标准。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常盛不衰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使黄小成了一片育人的沃土,保证了黄小教育教学的高水平,也保持了黄小这所名校的品牌效应。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尽管学校的领导班子经历过多次变化,但无论是那一届的领导都坚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他们深知,支撑名校的关键在名师,没有名师也就没有名校。这就必须培养和塑造一批又一批的名师,而这项工作必须从青年教师进校时就抓起。于是校领导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入轨、二年提高、三年出骨干的要求。让他们和有经验的老师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制定帮教计划,还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富有挑战性的机遇,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教科研专题研讨会,以及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研讨会等多种途径的培养方式。2002年4月更是在全校启动了旨在推动青年成长的名师塑造工程,它深受青年教师的欢迎。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一批新的青年教师已在我校迅速成长起来,开始成为我校新一代名师的预备军。广大教师思想上中的“团队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也在工作中实践,不断提高。
从课堂教学来看,二十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在我校已不复存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已从当年的启发式直观教学,演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参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体现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校明确提出了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的要求。向课堂要质量就是要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就是指学校要有畅通的教学指挥系统和教学管理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是这一要求在学校得到了较好贯彻和落实,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始终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社会上对黄小学生的普遍反映是:学习成绩好,知识面宽,实际能力强。由于黄小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名声在外,每学期都会吸引一批又一批来自各地的领导和教师来校学习听课。学校还多次承担了培训外地校长和教师的任务。
从教科研工作情况来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校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的要求,走出了一条以科研为先导勇于创新为特色的教改之路。首先是设置了网络状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使教科研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同时还聘请了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以及科研人员来进行具体指导。在课题选择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做到了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学校的实际,因而每一个课题的确定都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并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其中。从七五开始,学校已先后完成了“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自主学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研究”、“小学生自护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教科研专题的研究,获得了不扉的成绩。多篇论文在室、区获奖。可以看到通过多年的教科研研究,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与此同时,多年来在市区电化教育方面一直有着传统和优势的我校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开始进入课堂,老师们开始研制开发与教材内容配套的各种教学课件,从而有里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目前学校十五期间的科研课题借鉴建构筑主义理论,开展问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已经确定,并已经进入大规模的实施阶段。
在育人方面,学校始终站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把握素质教育大方向,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探索学生最优的发展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制定了《德育纲要》,学雷锋活动也已在学校形成传统,学校还建有少先队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各种兴趣小组、德育基地、环保小队等。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学校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已成为学校年年必有的活动,这使得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在市区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人数多不胜数,一些学生的科技论文还在报纸上刊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校的女子排球队从1997年起更是年年获得市区的冠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历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矛,毕业生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进入重点中学。正是学校有着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才使得学校的生源源源不断,想把孩子送进黄小学习的家长大有人在。
学校自1974年起,开始成为外事接待单位。迄今为止,已接待过来自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韩国、丹麦、泰国、新加坡等诸多国家的教育代表团和各界的友好上万次。1995年我校还与香港国际小学结成友好学校,红红火火的外事接待成为了我国教育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黄小的发展和获得的成绩受到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肯定,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刘华清、国防部长张爱萍、总参谋长杨成武、国务委员陈幕华均为学校题词勉励学校要办得更好。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部级活动课程实验基地、全国育人办有特色学校、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少先队工作试验基地和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
百年黄小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也铸就了世人难以忘怀的辉煌,在庆祝黄小百年华诞之际,我们斗志昂扬,意气风发,让我们以百倍的努力,为落实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以人为本、追求发展、开拓创新、崇尚一流”的办学理念,齐心协力,与时俱进,为把黄小办成市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学校而共同努力吧!
黄小的未来必将更为灿烂和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14
  http://bjhchgxx.xchedu.cn/homepage/index.jsp

  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位于古老的皇城脚下西黄城根北街,前身为创建于1904年的内务府三旗初等第六小学堂。1906年改为北洋官立第二小学堂,是最早的公立小学之一。曾经过十几次的校名更迭,1958年改为黄城根小学。解放后,黄城根小学进行了改建、扩建,扩大了办学规模,并被确定为西城区重点小学。

  黄城根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百年风雨磨砺的优良传统。从解放后第一任校长田在仁,到现任校长麦峰,黄城根小学的发展与成就倾注了12位校长的心血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奉献。“为人生奠基,让生命辉煌。”镌刻在校园文化石上的这十个大字,正体现着学校“崇尚自然、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办学理念。

  黄城根小学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拥有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职员工队伍。先后涌现出4位特级教师,22位中学高级教师和近20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30余人获得过市级乃至全国先进教师称号,形成了黄城根小学质朴、务实的教学风格,并取得了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全国部级活动课程实验基地、西城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先进学校、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实验基地、北京市少先队工作试验基地和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

  长期以来,黄城根小学坚持举科研以兴校,以创新求发展,全面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市级研究课题。教育科研有效地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的学习氛围。

  黄城根小学现有教职员工70人,在校学生1162人。校园占地6740平方米,建筑面积7876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除27个普通教室外,还设有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等多种学科专用教室。设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图书馆藏书48600余册,实现了图书管理的电脑化和资料查询的网络化。学校有自己独立的网站、电视台、演播室,各教室配有闭路电视,实现了资源共享。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学校曾接待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教育代表团、专家、学者和友好人士上万人次。学校部分师生先后参与了赴美国、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的学习与交流活动。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的世纪里,黄城根小学将以昂扬的斗志、不懈的追求,催开黄城根小学满园桃李,奏响教育改革的新乐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