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形成的地理原因

如题所述

有关溶洞形成的地理原因如下: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溶洞定义:

溶洞,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碳酸氢钙。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地貌特征:

洞里宽的地方像广场,窄的地方像长廊,高的地方有30m高,整个洞平面上迂回曲折,垂向上可分出三层。雨季,整个洞内都有流水,成为地下河流在坡折处河水跌落,形成瀑布;旱季,局部地区有水,成地下湖泊,可能还有积水很深的潭,不妨称之为无底潭。

主要分类: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