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辑公子扶苏,虽去世2231年,却依然是最催泪的古言男主!

如题所述

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曾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他像纸墨诗词中的妙公子。念他的名,一股香气萦心间,仙得令人心头攒动;望他的颜,皎如玉树临风前,轻轻一瞥便挪不开眼,又像古言小说里的男主角。身上流淌着尊贵的王族血脉,举手投足间尽显君临天下的傲气,一颦一笑里又有谦和仁爱的温润。他,就是大秦第一爱豆——扶苏。

虽然,他的人生很简短,故事也很简单,却足以在历史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带给后人数不尽的惊喜和遗憾。

1、从一开始,扶苏就是嬴政的“心头至宝”

据记载,当年秦始皇与妃嫔们共孕育了33个孩子,其中儿子23人,而扶苏正是嬴政的第一个公子。至于他的生母,相传是一位来自郑国的夫人,容颜姣好,还常常喜欢哼当地的民歌《山有扶苏》。于是,在她怀胎十月生下麟儿后,嬴政便为他们的孩子取名为扶苏。

听起来,这是一段浪漫缱绻的“虐狗”桥段。然而,这个名字并不只是为了“撒狗粮”,更寄予了嬴政对儿子深深的喜爱和期待。因为“扶苏”二字,源于《诗经》中的一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乃香草佳木之意,是对树木枝叶繁茂的形容。

反观胡亥的取名,就敷衍得有点过分!因为胡亥的母亲是胡人,他又生于亥时,拼在一起就是胡亥,嬴政这份偏爱,简直太明显!不过扶苏也用事实证明了:他值得这份荣宠!

尽管他有嬴政的宠爱,又出身高贵,可他却从未耽于玩乐,恃强凌弱。相反,他十几年都在读书明理,刻苦练功,成了一个极其仁厚出色的少年。连司马迁都在《史记》中夸他:“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看到这,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感到欣慰,却又忍不住担忧:嬴政素来以严苛心狠治天下,他的心慈善良说不定会招来祸患。

果不其然,这对父子常常在政见上产生摩擦,闹得最凶的一次就是为了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当时,秦始皇被术士侯生、卢生讥讽欺骗,一气之下,下令坑杀460多名术士,满朝官员没有一人敢求情。

只有扶苏站了出来,劝谏嬴政说:“天下刚刚平定,现在大家都崇尚孔子的言行,如果父亲您现在用残酷的刑罚处置他们,恐怕会不得民心啊。”面对长子的“忤逆之言”,嬴政“怒”了,一纸诏书将扶苏发配边疆,监督蒙恬修长城。

经此一事,很多人以为这对爷儿俩的关系彻底破裂,曾经的父子深情化为泡影。殊不知,其实这俩人心里都在为彼此考虑。

一方面,扶苏从未因嬴政的残酷,而舍弃对他的敬重。扶苏是打心眼里崇拜父亲的雄才大略,只是身为长子和人臣,直言进谏是本职。即使可能会失去父亲的宠爱,因此与帝位失之交臂,他也要迎难而上,帮父亲谋得一个更好的天下。

另一方面,嬴政从未因扶苏的“反叛”,而放弃对他的栽培。嬴政深知早年的杀戮早已让百姓深恶痛绝,如今天下归一,是时候需要一个温和的君主统领朝纲。

只是担心儿子的善良无法抵御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所以才将扶苏安排到最信任的大将蒙恬身边,希望经锤炼之后,他能真正成为一只翱翔九空的雄鹰。因此,这次看似疏远的“流放”,实际暗藏着这对父子互相保护的真心,和一代帝王对继承人的厚望。

所幸,扶苏从未辜负过父皇的信任与期待。

2、天生扶苏为帝才,奈何命运弄人,阴差阳错葬英魂

扶苏被外放到偏远的北疆之后,他的“帝王之才”开始大放异彩。不出嬴政所料,扶苏就是一个天命所归的君主。

在驻守上郡期间,他收服了蒙恬的忠心,得到了秦朝最强军事力量的支持。与此同时,他还和蒙恬一起,对外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立下赫赫战功;对内轻徭薄赋,劝课农桑,让上郡变成“理想国”,气象焕然一新。

不难想象,当地的百姓对扶苏的支持声有多么热烈。嬴政看着这一切,也终于放下悬心,决定将大任托付给他。

结果扶苏还没等来“调回京师”的消息,就被奸臣算计,阴差阳错丢了性命。

那是公元前210年,也就是扶苏被外放的第二年,秦始皇再次巡游天下。

这是一场极为隆重的活动,举国瞩目,百官随行,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听说胡亥还陪在嬴政身边,这让远在异地的扶苏感到无限落寞。国内一片热闹欢乐,他却独守孤城,吹着凛冽的寒风,心中不免失意猜想:难道父皇真的舍弃我了吗?这时扶苏还不知道嬴政的安排,而嬴政也再没有机会向他解释了。

就在当年七月,车驾行至沙丘,嬴政却突然病重。危急之际,嬴政命令当时的中车府令赵高写下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只可惜,遗诏被封好后,还没来得及送给扶苏,嬴政便不幸去世了。

唉,就差那么一点点,事情便偏离了正轨。一场阴谋即将上演,还由此强行改写了扶苏和秦朝的命运。

嬴政死后,奸臣赵高害怕扶苏上位会断送自己的前途,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他竟伙同丞相李斯一起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太子,继承帝位。

这还不够,他还隐瞒了嬴政驾崩的消息,伪造一道“赐死”圣旨给扶苏,上面罗列了扶苏与蒙恬的罪过,言辞凿凿,令人听而生畏。扶苏看完假圣旨后泪流满面,没人知道他心里有多绝望,只见他一边落泪,一边走进内宅,准备遵从旨意——自杀。

蒙恬见状,赶紧阻止扶苏,说:“陛下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又让公子你来监督我,定是日后想委以重任。你怎能听信一个使臣的话就自杀?这很可能是奸诈诡计,不如回到咸阳重新请示,再死不迟。”

可该死的使者在旁边一再逼迫催促,扶苏也心如死灰,留下一句“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便执剑自刎,血洒大地。

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3、千年过去,他依然是世人心中无可取代的少年

后来,秦朝的结局大家都有所耳闻。

胡亥成了赵高的傀儡,一番残暴统治下,秦朝民不聊生,逼得陈胜、吴广起义反抗。不过三年,胡亥被赵高手下逼迫自尽。公元前207年,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走向末路,彻底化为一缕青烟,退出时代的舞台。

犹记得,陈胜吴广起义时的肺腑之言:“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你看,若公子还在,秦国大概率就不会有这场暴乱,反而会开创一个与民休息,百姓安乐的太平盛世。

帝国的辉煌岁月也不会那么短暂,说不定真会“传至万世而为君”。可惜,这一切随着扶苏的离去,只能成为世人幻想的一场梦。

有人说:“正是扶苏这种风光霁月、正直可信的品格,才导致他和秦国的悲剧。”

可纸条君却觉得,“错”的不是他,而是那个时代。他的英年早逝,虽给历史留下太多遗憾,但他的温厚纯良,仁义无双却如亘古不灭的月光,随着时间流转,柔柔地照进每个后人心里。

大家永远会记得,千年前,有个名为扶苏的如玉少年。也许这样,才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