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粒肿,就这样被治好了!

如题所述

01

女儿的左上眼睑里面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绿豆大小的肿块,肿块没有压痛感,只是触摸时感觉到有点硬度。我知道不是麦粒肿,麦粒肿像长在外面的疱,而这个是长在皮下的。网上查了资料,心中也还是没谱。

国庆的一天,我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医生看了看女儿的眼睛,摸了摸眼皮,不到一分钟,给出了结论:霰粒肿,需要手术去除。

“小手术,很简单,休息一天就可以了“,医生说得轻描淡写。看来对他而言,这是司空见惯的病症,而治疗的方法也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切除。

可对于我这个当妈的而言,就不能如此轻松了。好歹也是个手术啊,还是眼部范围的手术啊!麻醉会不会伤眼?术后会不会留下疤痕?以后会不会复发?这些问题瞬间就从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毕竟,刚刚才认识“霰”这个字,才第一次听说“霰粒肿”这个医学名词。一个人对于未知,难免会感到紧张。

幸好多年来对于整体自然疗法和中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让我对西医“动不动就切”的简单粗暴治疗方法产生了免疫。我决定暂缓手术,先多做些了解。知道了病名,就好办了。

02

上网查到了关于霰粒肿的一些资料:

霰粒肿形成病因,是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最终导致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

治疗的方法: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通过热敷或者理疗按摩疗法,促进消散吸收。大的霰粒肿可手术摘除,术中一定要将囊壁摘净,以防复发。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坦然了。既然霰粒肿是由于管道不通引起的,那想办法疏通就好啦。于是我开始了女儿的调理计划:

1、监督提醒女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少看手机,多转动眼睛,学会放松眼部;

2、我学会了一套眼睛保健按摩手法,有空的时候就给女儿做一遍;

3、“肝开窍于目”,养肝护肝,饮食上少吃油炸,尽量清淡,补充维C。晚上尽量早睡。

11月中旬的一天,霰粒肿变大了一点,变软了一些,周围眼皮有点红肿。我知道,症状看似变得严重,其实是调理的方法起作用引起的好转反应。果不其然,两天后眼皮红肿消退,里面的肿粒变小了。

12月初,尝试用了一种百草药膏,晚上睡前涂抹一点在肿粒处。第四天,霰粒肿周围眼皮开始微微红肿,第五天一早,红肿范围扩大,分析应该是里面的肿粒增大引起。女儿感觉眼睛不舒服,然后睡了一个上午,起来后,眼皮红肿消失,里面的小肿粒感觉不到了。霰粒肿破了,散了,就这样被治好了!

总结起来,不管内服还是外调,关键是“通”,而这个“通”的过程,需要方法,需要耐心,但这才是去病的根本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