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养娃,新生儿护理要点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婴儿一旦出现湿疹,应及时送往医院。此外,母亲应注意在孩子的日常护理中避免所有刺激受影响区域的物品,保持受影响区域干燥,并为孩子履行清洁和宽松的义务,这有利于孩子的康复。新生儿惊厥的护理及及时送院。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及时送医院治疗。

新生儿肺炎护理时,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烦躁不安、精神不适、吸奶、鼻涕、口吐泡沫现象,如果出现,记得及时送医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护理,送医院治疗,并配合医生做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产前检查及尽可能的预防。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方法:立即送医院。预防新生儿结膜炎妊娠的护理方法。如果母亲的白带异常增多,父亲患有淋病,应及时治疗。

我们应该用正确的姿势照顾新生儿,尽量不要让别人随意抱起他们。不正确的姿势会对儿童的骨骼发育产生不利影响。新生儿应在通风、无噪音的房间内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无噪音,让新生儿可以安心休息,感觉平静。

如果你的宝宝还不到半岁,你最好让他和你睡在同一个房间,但你不能睡在同一张床上。因为如果成年人睡得太快,压着婴儿,或者成人被子不小心挡住了婴儿的嘴和鼻子,会导致窒息。大一点的婴儿在呼吸困难时会下意识地抵抗,但一两个月大的婴儿就没有这种能力。最好用棉毯和棉被。不要用太软太大的羽绒被或枕头。不要在床上堆放衣服和玩具,尤其是在婴儿头部周围,以免堵塞婴儿的嘴和鼻子,造成窒息。这不仅可以保护宝宝的头部,还可以挡风。小心不要用枕头、毯子等来代替专用床。如果这些东西不稳定,它们会掉下来压住婴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4
1、保证舒适的温度,避免包裹太多新生儿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善及皮肤汗腺发育不全,调节体温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处于一个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里面,但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2、减少有害刺激,保护宝宝的肌肤新生儿皮肤比较幼嫩,轻微的擦碰就有可能引起皮肤发红、肿胀悦宝荟认为尤其要关注宝宝皮肤褶皱部位,比如腋下、脖子、大腿根部还有尿布包裹的区域,这些区域摩擦较多,容易出现皮肤问题,需特别注意查看。3、尿布要勤换,不要红屁股,宝宝的大小便在头一个月往往没有规律,会十分频繁,需要勤换尿布,不要让宝宝的小屁股长时间接触到自己大便、小便。不然就会容易出现「红屁股」。4、看懂宝宝的大便,出现问题不惊慌新生儿的大便是墨绿色至黑色的胎粪,一般在 3~4 天后逐渐转换为草绿色的大便,然后很快转换为黄色大便。如果宝宝生下来 24 小时还没有排大便就需要求助医生。宝宝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松软的淡黄至金黄色,每天可以有 1~5 次。母乳喂养的宝宝粪便会更软,次数会更多。5、喂奶要及时,拍背少呕吐,宝宝一降生就要开始母乳喂养。如果妈妈母乳不足或是不能哺育,需要及时给予配方奶替代喂养。因为新生儿胃容量很小,尽量是先喂奶,不喂水。不然宝宝喝了水之后没法再喝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及能量不足等问题。要做到及时、足量、规律喂养。每2~3小时需要哺育 1 次。(喂母乳最长3小时,喂奶粉最长4小时候)。6、观察肚脐情况,保持干爽少疾病宝宝的脐带生下来会由医生接扎。一般在 7~14 天左右脱落。住院期间会有医护人员帮助护理,出院后需要家长注意查看肚脐。如果肚脐湿湿的,有分泌物,需要用棉签护理肚脐,清除脏的东西,保持干燥。
第2个回答  2021-08-15
动作一定要轻柔,新生儿发育还没完全,如果动作大容易对新生儿造成伤害。给新生儿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水温,新生儿皮肤较薄,成年人感觉不烫的温度,新生儿可能会觉得烫。建议买一根温度计测量洗澡水的温度
第3个回答  2021-08-16
婴儿在子宫内和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即使用毯子裹住婴儿,以及最好是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婴儿的抵抗力,还要注意新生儿皮肤很娇嫩,最好选择纯棉的衣物制品。
第4个回答  2021-12-31
新生儿护理应该注意加强新生儿的日常观察包括宝宝的哭声、吃奶量、二便以及精神状况等;其次,新生儿哺乳过程控制分泌乳汁速度以避免呛奶,喂奶后进行拍嗝予以右侧卧位;第三,加强新生儿保暖,居室适宜的温湿度;最后,做好皮肤粘膜、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和口腔粘膜清洁与湿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