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如何领命去西天取经的?

如题所述

隋朝末年,政治虽然没落,可佛教的发展却很兴盛。玄奘因为他们全家都信仰佛教,所以他从小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他后来出家当和尚,还有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

据说玄奘这个人从小就有"慧根",别人都好热闹,他却喜欢清静,是性格非常内向的一个人,一点儿不受外界的声色惑利的引诱。他很小的时候,当时因为剃度国家要发给"执照",就是一次剃度多少个,这个人是要批准的。一开始他没有得到批准,但是后来主持看他虽然小,可是用佛教的话来说,他有"慧根"或有佛性,断定他日后必成为"佛门伟器",所以破例给他剃度。

玄奘出家的时候,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了,天下大乱。所以他哥哥不久就带他从洛阳去了长安,又从长安到了四川成都,在那里玄奘读了许多佛教重要的经典,他很聪明又很刻苦,所以进步很快。

过了几年,由于玄奘善于融汇各个名家的佛教理论,又常常能提出自己的创见,所以当时长安的人都说,玄奘是一个佛门的"千里驹"。

在成绩面前,玄奘并没有满足,他的学问越是广博,他的疑问就越多。他在国内到处求教,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答案。

于是,他就想到了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这在当时的说法叫到印度去求法,或者说是去取经。

佛教传入中国,当时都是通过各地佛教徒主动地往中国来传,中国那时候整个心态是欢迎佛法东传的,所以远来的和尚络绎不绝地到中国来传佛法。

这样就造成两个问题:

一是佛教在流传过程中间,连带各种派别也一块传到中国来了,这就使中国的信众感到很惶惑:怎么都是远来的和尚,可传的经却不一样,而且是互相打架。

二是传来的经,它要经过翻译,译成中文,但是那些远来的和尚外文很好,中文不好,所以翻译出来的那个经很多读不顺也读不懂。

这就促使中国的这些僧人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和冲动:我们要到佛的诞生地实地看看,真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真正的佛学佛法到底是什么。

公元627年,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元年,长安一带粮食欠收,官府同意老百姓离开长安城去寻找食物。玄奘利用这个机会混入饥民队伍离开了长安,开始了他的万里之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8
从小说的情节描写中,我们都会以为玄奘是作为唐朝的取经大使而前往西天的,事实上玄奘根本没有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待遇。玄奘二十多岁时曾经上旨,请求去天竺求法,但是被严词拒绝。因为唐初西域各国连年混战,边境不宁,从国家安全考虑,朝廷暂时禁止私人出入西域各国。玄奘只好留在京城,到天竺人居住的地方熟悉梵文梵语,为日后取经暗暗做着准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玄奘决定违禁出国。他晓行夜宿,到达了金城(今兰州市)。在这里设坛讲经,顺便筹集一些路费。当时的玄奘已经很有名气,许多西域商人都来聆听,当得知玄奘有去天竺取经的意图后,纷纷慷慨解囊,还有的帮忙讲明路线,介绍注意事项和联络方法等。不久,玄奘就来到了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他在寺院里看到了朝廷要捉拿他的公文,因此不敢白天上路,只好星夜兼程。过了玉门关,玄奘被戍边兵士发现,差点被士兵用箭射死。校尉王祥命人拦住玄奘,劝告他西天路途实在太遥远了,孤身行走十分危险,能够抵达天竺国的希望几乎没有,希望他回心转意立即东返。玄奘谢绝了王祥的好意,认为一个佛家弟子不能面对困难就畏惧退缩,表示性命不要,也要发誓前往西方。王祥见说不动玄奘,只好以逮捕治罪相威胁。谁知玄奘毫不畏惧,坚定地表明自己的决心。王祥见他连死也不害怕,不忍心再为难这位法师,便为他置备了路上用品,又派了几个心腹,向西送了一程。
烂陀寺历经千辛万苦
玄奘来到敦煌,稍事停留,便大胆闯进一望无际的沙漠地带。一次他失手打翻了水袋,将水全洒在地上。没有了水,在沙漠上是无法继续前进的。玄奘坚持前进,发誓不取回真经不罢休。终于在第五天夜里找到了水源,方才死里逃生。经过天山要塞,由于路险难行,耽误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来到高昌国。在这里,玄奘为国王讲经说法,使之深深服膺,二人还结拜为兄弟。高昌国王本来想要留玄奘住在本国,并答应让全国百姓都做其弟子,被玄奘婉言谢绝。国王看不可强留,于是敕令殿中郎携带绫帛500匹,书信24封,给随骑60,将玄奘安全护送到突厥叶护的牙所。当时大雪山以北六十多个国家都是突厥叶护的部属,高昌国王以玄奘兄长的身份,为玄奘西行打开了通路。
《西游记》作者正是把高昌国王盛待玄奘的事情嫁接到唐太宗身上,其实大唐的皇帝并不支持玄奘西行取经。
后世永远的称颂
后来,玄奘克服重重困难,历经138个国家,终于来到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天竺最有名的那烂陀寺。在这里,玄奘经过17年的艰辛学习,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回到了长安,受到数十万人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当时在东都洛阳行宫,在官员的安排下,玄奘转赴洛阳,受到太宗的接见,随即安排在长安弘福寺里翻译带回的佛经。玄奘除去翻译了大量佛经外,还口述成了十二卷史地著作——《大唐西域记》,详细记录了玄奘法师在西行期间所经过的山川、城邑、特产、习俗等见闻趣事,不仅为以前所有著作所未载,也为朝野人士所未闻。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正月,玄奘大师感到心力不足,不得不停下手中的译笔,一个月后在玉华寺圆寂,终年63岁。他对于佛学的贡献,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第2个回答  2021-12-14
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学术界就开始了“一阐提众生有无佛性”的论争。到玄奘时代,北方流行已久的《涅槃经》、《成实经》、《毗昙》学与真谛在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构成当时南北佛学的主流。但玄奘师通过学习,深感真谛等古德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弥勒论师之意。

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融合二者,成为玄奖思考解决的问题。武德九年(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这才有了唐僧取经这个千古流传的壮举。
第3个回答  2022-06-24
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110个国家。《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玄奘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而《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先后经历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天竺国等叫出名字的十个国家 。生平事迹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
第4个回答  2022-06-23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解答内容:
玄奘去西天取经经过了110个国家。《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玄奘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而《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先后经历了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天竺国等叫出名字的十个国家 。生平事迹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