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女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妈妈)

如题所述

1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母爱的羁绊》,这本书不到240页,但我看的很慢,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个严重自恋型人格,从小我就像一个奴隶一样被妈妈控制,一直活在抱怨、指责和批评中,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低能无能儿,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一点自信没有。

好吧,不得不说,我的前半生真是个悲剧,如果早一点遇到这本书,也许我就可以早一点意识到我的问题,但是这本书是2017年才出版的,所以,作者可能跟我是一个同时代 的人,这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受这种痛苦的人不是少数。也只有读了一定的书,才能真正悟到问题所在。

最近几年 ,我接触了很多够颠覆我人生观的好书,也让自己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但是还不够,因为我一直没有能够输出。尽管我的生活发生了一些改变,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遭糕,但还没有发生质变。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检索一下这几年的学习情况,把一些好的书籍和观念拿出来分享给大家。感谢大家的关注。

今天就从好书推荐开始吧,希望能够影响到跟我一样曾经生活在痛苦中的人,哪怕对一个人有帮助也好,我也知足了。

2 经典好句

好母亲的标志: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有能力提供真诚的爱和同情,提供身体和情感上的照料。

原谅不是容忍原来的冒犯行为,而是只原谅那些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人。如果她承认错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真心感到抱歉就原凉。能做到这一点的自恋妈妈不多,所以不可以原谅她。

学会内在的淡然,能释放悲伤和愤怒,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你是一个拥有稳定的自我意识的成年人,你认真的看待自己,不再妄自菲薄,从充满焦虑的童年阴影中走了出来,来到了自信自强的阳光下。

内在母亲:学会体验内在母亲给的自尊感 ,重新抚育心中那个受伤的孩子,而不是从他人身上获得。当你清除了内心创伤,树立新的积极的看法,调整择偶机制,就会被其他既不是依赖性也不是被依赖性,真正适合的异性吸引。

择偶标准:不是他帅,有钱等外在标准,而是心地善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会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会同情别人,能真诚受自己,心灵与之共舞。

友情和爱情都是一种平等的互惠互换,付出和回报可以不在同一时刻完成,如果有事就让对方知道。如果一方总是付出,另一方没有回报,就是一种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

当别人的话伤害到了你,建立底线也很重要。和自己在乎的人相处建立清晰的底线是真诚相待的一种方式。

真诚的友谊必须让对方知道哪些话会侵犯你,对不当的言辞和行动做出反应,可以说:“你说这话很伤人”。

自恋母亲的女儿最终会因为同一种原因,有两种不同的类型:高成就动机型和自我破坏型。

高成就动机型多数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角色:奶奶,姨妈,爸爸或其他亲戚帮她树立积极观念,抵消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消极观念。这个特别的人往往慈爱,富有同情心,很会照顾人。

自我破坏型 的人生活中常常缺少这样一个人,即便有,相处的时间也还不足以改变状况。

自恋者家中,成员间没有情感联系,外表看来很稳定,但真正的交流团 和沟通很少发生,因为父母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对自己的需要做出反应,而不是像健康的家庭那样,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做出反应。在这一功能失调的系统中,成年人并不处理情感问题,因而也无法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父母间存在情感上的联系,乐于和对方相处,共同掌控家庭事务,且处在家中等级的最顶端。他们的任务就是照顾孩子,孩子则向他们录地支持和保护。父母尽力满足孩子的身体,情感,智力和精神需求。

不健康的家庭中,这一等级被扭曲,最终是孩子来照顾父母。有自恋母亲的家庭中,每个人都要照顾母亲,其他成员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妈妈处于系统中心,其他成员围着她转,像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一样。

当孩子不能指望父母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就无法培养出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如果早年无法学会自信,会在亲密关系中难以信任自己,无法获得安全感。这种家长大的女儿,做决定时缺乏信心,对恋爱关系也没把握。

3 正文精华内容

《母爱的羁绊》揭示的矛盾主要是妈妈和女儿之间的,要知道妈妈是女儿的榜样,对女儿影响最大的人是妈妈,而妈妈身上的一些特质会传给女儿,有些则会让她一生都会面临很多困难,比如:为什么总是不自信?为什么干了很多出色的工作,还是对自己评价不高?为什么总是特别容易内疚?为什么希望自己美了还要再美,瘦了还要再瘦?……原因在哪儿呢,很可能来自于妈妈身上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叫自恋!自恋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一、自恋的妈妈有着两个最大的特征:

一是情感的匮乏,她整天关注的都是自己的感受。比如当你跟你的男朋友分手后,你的妈妈会说:“你真是让我太丢脸了!”她考虑的并不是你该不该跟这个男孩子结婚,而是她的脸面问题。

二是强烈的自我关注,她做任何事的考虑角度都是从自己出发,很少关心别人,她会控制女儿按照她的方式去生活。但值得注意的是,自恋的妈妈对儿子的影响并不大,她把女儿视为自我的反映和延伸,而不是儿子。而且儿子们会观察到事情不妙(比如母亲的忧郁、焦虑)的时候,他会切断与母亲的关联,但女儿们则如同飞蛾扑火一样,她要跟她妈妈在一起!于是妈妈会对女儿过分的严苛,会对女儿过度的关注,她会要求女儿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她没有把女儿当作一个独立的外在的人,而当成了自己的延伸,好像是年轻时候的自己。

自恋的妈妈有如下九个特质:

第一,她对自身的重要性有着不切实际的理解。就是她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最好的,夸大自己的成就、才能和专长,使自己显得高人一等,总希望别人都按照她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第二,她专注于无止境的成功、权利、才华、美貌、爱情等的幻想。就是《水晶鞋》这样的故事读多了,她总希望孩子能够成功、再成功。我们能观察到很多小孩家里边最疯狂的是骑着电单车的妈妈,报各种学习班,一天能带着孩子五六个班的跑下来。就是这个妈妈觉得不能失败,必须要成功,要出人头地。

第三,就是她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别的人、地位高的人或社会名流所理解,也只应和他们这样的人在一起。她总是孤芳自赏,比如自恋的妈妈在外出吃饭,对待服务生就像国王、王后的派头。

第四,她需要过度的崇拜。她对你做的每件事都要得到你的赞美、感激和恭维,你要说她做的饭非常美味,她挑选的衣服非常有品位,只有这样她才能得到满足。

第五,她觉得自己享有特权。她会不理性地期望自己受到特别优厚的对待,希望别人自动遵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些美容院就会遇到许多这样的客户,她们到店里的感觉就像女王一样,约定时间可以随便改,改了后如果到店里需要等候的话就会发飙,而无视其实是自己改了时间。

第六,习惯人际关系的剥削。喜欢利用别人来帮自己实现目标,她觉得这很正常,如果这个人没用了,她会把她排除在外。比如有位妈妈在谈论她的朋友时说的都是他们能为她做什么,而不是什么友谊、品格,她有一个多年的好友因为得了红斑狼疮而被这位自恋的妈妈终结了友谊,因为她怕那位朋友有求于她。

第七,缺少同情心,不愿了解或认同他人的感觉和需要。当女儿难过或哭的时候,妈妈会说你应该坚强点,而不会安慰她、理解她。《山楂树之恋》中的妈妈知道了静秋的事情后,她首先担心的不是女儿痛苦不痛苦,难过不难过,有没有受伤,而是担心如果别人知道了该怎么办。

第八,嫉妒成性,常常嫉妒别人,或者觉得别人在嫉妒她。她觉得自己很迷人,对其他女人来说是个威胁,甚至有很多妈妈会嫉妒自己的女儿。嫉妒成性在中国大环境下比较少,但在西方较多。

第九,傲慢,目中无人。这样的母亲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比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优秀得多,不应该和他们一起玩。

这九个特征是自恋的妈妈通常拥有的特征,母亲给女儿施加了压力,她们希望女儿按照她的想法,成为她的延伸。女儿就会不停地去取悦妈妈,但即使你做得更好,你都不会得到这个自恋妈妈的欣赏。因为她一定会告诉你说,你还做得不够好!要知道挑毛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

二、自恋妈妈羁绊下的女儿会有许多人格障碍,主要有如下四类特征:

第一,为什么我总觉得没人爱我。当一个女孩总觉得周围没人爱她,总觉得自己很孤独,总觉得他们对我都不够好,这时候你就要反思,是不是因为你接受爱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你被这个自恋的妈妈控制的时间太长了。

第二,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我们社会戏言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她们虽然工作非常拼,业绩也很不错,但有些人却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她总觉得自己没干好,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假装做什么人一样。

第三,为什么我经常觉得空虚。如果一个女孩子经常觉得空虚,经常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干什么,这是因为你从来就没有找到做事情的意义,老是为一些虚假的、为了给别人证明看的理由在做事。

第四,为什么我总是不自信。不自信是因为很少真正证明过自己,要么是你选择的事情从来不是你自己喜欢的;要么是你在做事的过程中缺乏自主。

如果你在这四个方面有特别强烈的感受的话,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你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出了一些问题。

三、自恋母女间存在着致命的十根毒刺

第一根毒刺: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你会在很多电视剧看到过女儿在生气抓狂哭的时候讲:“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是不满意!这就是女儿总想取悦母亲,但她永远无法令母亲满意!

第二根毒刺: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母亲在孩子出门之前会给你收拾得漂漂亮亮,她是为了好看,但至于你穿这身衣服跑步舒服不舒服,她压根不管。甚至在你找男朋友时,她会要求说,你得找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咱们才有面子、门当户对,而根本不管女儿是否是真爱、开心不开心。甚至有的妈妈会以死威胁女儿,你要敢跟谁结婚,我就死给你看。实际上就是妈妈在替女儿做自己的人生决策。=

第三根毒刺:母亲会嫉妒女儿。自恋母亲会把女儿当做一种威胁,一旦你把大家的注意力从母亲身上引开,就会遭到报复、压制和惩罚。自恋母亲嫉妒女儿的原因很多:女儿的相貌、财富、成就、教育水平,甚至是女儿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这种嫉妒对女儿来说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你要是做不好就让妈妈丢脸,你要做得太好又会把她比下去。做自恋妈妈的女儿,真难啊!

第四根毒刺: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述。特别是当这些表达和她的需要冲突或者威胁到她时。一般来说,孩子成长过程中,要不断体验新事物,学会判断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部分。但自恋母亲会控制孩子的兴趣和活动,使孩子围着母亲认为有趣、方便、安全的事情转。她们并不鼓励女儿真实的需要和欲求。假如你想跟妈妈谈一谈,但妈妈找个借口就走了或者大哭,拒绝和你谈,因为她压根就不想了解你。

第五根毒刺:家里所有的事都得围着母亲转。母亲家里的中心,她是全家的女王,所有的事都必须以她的事为中心,所有人都要等她的节奏,配合她的计划。你想要改变计划,她就觉得怎么能这样,而她要改变计划,就觉得理所当然。

第六根毒刺:母亲没有同情心。缺乏同情心是自恋母亲的标志性特色。当女儿在幼时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她的感受无足轻重。她只会对你提要求,只会对你说,怎样做更好。

第七根毒刺:母亲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恋的人不喜欢面对情绪,许多女儿在成长过程中都否认或者压制自己的真实情感,以表现出妈妈喜欢看到的样子。谈到情感问题时,她们会说自己的妈妈“像石头一样冰冷”,一些人说妈妈只会表达愤怒,而且经常表达。当母亲的情绪只局限在冷酷、中性或愤怒中,而她又不许自己或女儿表达真实情感时,两人的关系将会流于表面,极少有情感纽带。

第八根毒刺: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由于自恋母亲对自我的知觉很脆弱,她们往往喜欢挑剔、指责别人。她们总是把女儿当做自己不良情绪的替罪羊,会因自己的不快和不安全感责怪女儿,孩子有时会照单全收。

第九根毒刺:自恋的母亲会把女儿当朋友,而不是女儿。有自恋特质的母亲自己没有得到过恰当的照料,所以她们内心深处都是些饥渴的孩子,女儿是她们的俘虏观众,天生就是她们所渴望的注意力、情感和爱的来源。所以,她们往往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朋友,借女儿来支持自己,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她们会向女儿吐露自己的夫妻关系问题,会给女儿造成很大的伤害,她批评父亲,其实也是在批评女儿,要知道对孩子来说父母都是可以信赖的人。当妈妈老是和女儿分享成人的烦恼,健康的关系就难以建立。更可怕的是很多妈妈会把女儿当妈妈,就是当妈妈更老了一点以后,妈妈会把自己的女儿当妈妈,妈妈会在家里边撒泼、不讲理、撒娇,妈妈会要求女儿过来照顾她,她甚至会经常得病,她就希望你多来照顾她。

第十根毒刺:女儿和妈妈之间没有隐私,她不尊重你。自恋母亲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女儿得满足母亲的需要和愿望。妈妈对她无话不谈,完全不考虑合不合适—同时也把女儿的事情都告诉别人,不管有多尴尬。自恋母亲通常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对这些母亲而言,孩子只是自身的附属部分。她认为你的日记我当然可以看,你的化妆箱我随便可以打开,你藏了什么东西我都能知道,你的朋友电话我能够偷听,你的手机我可以翻。她完全侵入到你的生活当中的时候,你就很难获得独立人格的发展机会。

四、自恋妈妈的六张面孔

那么怎么识别一个妈妈是不是自恋呢,自恋妈妈一般有如下六张面孔:

第一种面孔:浮夸外向型的妈妈。《六人行》里面钱德勒·宾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位色情文学作家,她每次出场,就会跟乔伊这些小伙子们调情,参与他们的游戏,非常张扬,觉得她在在任何一个地儿都是中心。这种妈妈往往引人注目、光芒耀眼、风趣幽默,而且“惊世骇俗”,她给了别人(朋友、同事、亲戚,甚至是陌生人)她的热情和魅力,而你,她的孩子,根本都没有份。

第二种面孔:成就导向型的妈妈。你脑子里边想一下那个周末骑着一个电动车带着儿子或女儿玩命地参加各种培训班的那种人,她要求女儿一定要事事都要比别人强,一定要做到最好。她也喜欢向人炫耀这些事。但如果你达不到成就导向型母亲的期许,做不到她认为重要的事,她就会感到很难堪,甚至暴跳如雷。她评价女儿不是通过女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通过女儿能够做什么来评价。

第三种面孔:心身疾病型妈妈。这类母亲用疾病和痛苦来操纵别人,为自己扫除障碍,获取注意力。她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包括她的女儿以及别人的需要。她总是需要人照顾,这是因为她小时候缺少关爱,所以她在长大了以后,等孩子长大了,她会在孩子面前去寻找补偿,让孩子来照顾她,去寻找那个被人照顾的那个感受。

第四种面孔:成瘾型妈妈。成瘾型的母亲,包括酒精、毒品、游戏、家庭暴力等上瘾的妈妈。这些人因为成瘾比什么都重要,而当他们沉溺其中时,关注的中心就是自己和自己的上帝—成瘾物。酒鬼或其他物质滥用者的孩子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上等的酒精或毒品比任何事情、任何人都重要。

第五种面孔:不怀好意型的妈妈。这种母亲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虐待孩子,在公众场合慈爱可亲,殷勤体贴,在家里却心地残忍,肆意凌虐。这类母亲可以在公共场合宣称:“我为女儿感到非常自豪。她不漂亮吗?”在家里则说:“你真应该减减肥了,头发乱得一团糟,穿得像个荡妇。”这种完全无法预料的矛盾信息会让人疯狂。

第六种面孔:情感饥渴型妈妈。所有自恋母亲都有某种程度的情感饥渴,但这种特质在其中一些人身上会特别突出。这类母亲会把她们的情感表露无遗,希望女儿来照顾她们,安慰她们。这种妈妈甚至会跟女儿抢男朋友。

自恋的妈妈会让女儿过度的在意形象,永远在自我加压,感受不到幸福,她会向外寻找补偿,因为这个女儿没有得到母爱,所以她会找一个宠着她的人,她可能并不爱这个人,但这个人对她足够好,逆来顺受,所以她的婚姻也可能会并不幸福。

五、告别母爱羁绊的四个步骤

自恋的妈妈无疑会伤害女儿,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四个步骤来应对自恋妈妈对女儿的伤害问题,这对我们应对这类问题意义显著。即使是你的妈妈已经过世了,这四个步骤一样有效:

第一步:你要告诉自己感受比外表更重要。你要摆脱你妈妈对你的做法,你一定要知道,要去关注人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看上去怎么样。我们看看中国的老子在《道德经》里怎么说,叫“圣人为腹不为目”,就吃东西好吃吃饱就行了,好看又有什么用。所以,你首先要学会知道外在东西虽然很重要,但对不起,它没有内在的感受重要。这会帮助你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来。

第二步:你要逐步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你可以尝试着搬家,住得离妈妈稍微远一点,有一些小事不按照妈妈的想法去做。你可以不先去挑战她的底线,但你要慢慢地让妈妈知道,我是有底线的。这是我的原则,因为我已经在长大,我已经成年,让妈妈感受到你的力量、思想,逐步摆脱她对你的控制

第三步:在觉醒、治疗的过程中,你要和你的母亲和谐相处。德国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心理学的训练营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你对你的父母是没有是没有原谅的资格的,千万不要说我原谅我妈妈了,虽然我妈妈很自恋,但是我原谅她了。你需要学会感谢而不是原谅,你要感谢妈妈用她的方式把你养大了,所以如果可能的话你可以跟你妈妈多讲一些感谢的话,感谢她并且多说感谢的详细理由。如果妈妈已经过世,你可以想想妈妈出来,然后在心中跟妈妈说感谢。有的人在说这个话的时候都会哭,因为有很多子女跟父母之间的那个冤孽,那个内心的痛苦,是压抑的时间很长。这样你就能跟妈妈都和谐相处。

第四步:你要学会建立自己爱的体系。你要把你妈妈的这个自恋的习惯在你这儿终止。你要学会去关注你的孩子:关注她的品格,而不是关注她的成就;你要学会去体会她的情感,而不是告诉她该怎么做;你要允许她穿得不那么漂亮,然后也能够快快乐乐的上课、玩耍,要意识到快乐比漂亮更重要。当你能够提醒自己去建立这个爱的体系后,把这份爱给到你的孩子身上的时候,有了爱的能力,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整天自恋的时候,你发现这个自恋的魔咒在你身上就戛然而止了。

如果你作为一个女性,你希望自己能够生活的内心富足、开心、快乐,你一定要首先调整好你和你妈妈的关系,因为决定你这一辈子性格命运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的妈妈带给你的关系。

父亲在教育女儿这件事上没有妈妈重要,妈妈奠定了基础,父亲会提升高度。但当妈妈是一个自恋型的妈妈的时候,父亲也会被她管束,父亲会成为她的傀儡,父亲甚至会陪着妈妈一块来管束女儿。兄弟根本体会不到,因为兄弟觉得妈妈很爱他,妈妈在男孩子身上投射的就是爱,那些不好的东西被你的兄弟自动关闭了。

你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自己去了解这些事情,必要的时候,假如是非常严重的状况的时候,你要带着妈妈去进行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妈妈理顺整个的情感关系。

在妈妈表现出种种自恋状况时,有一句话特别重要:你是大的,我是小的!这句话是有疗愈效果的,或者就算你不当面说,你在心里边讲:“你是大的,我是小的!”所以妈妈跟爸爸出现什么情况,不归我管,我不会在他们面前扮演什么父母的角色,我不会管他们的事,我只负责管他们要不要看病。他们要看病我会去跟着,但是除了看病这件事外,我不介入他们的生活,然后你扭头出门。

4 写在最后

如果你有一个自恋妈妈,那你一定要去读一读这本书,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你的母亲和你的女儿,还可以帮助你重塑自我。

如果你能一直读到这里,我相信你的问题一定也能得到解决了,愿我们一起进步。为了更好的未来,为了更好的自己,加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