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多少军队

如题所述

秦总兵力60万。

一、并韩灭赵。

各路秦军虽有30万之众,但由于受到赵20万大军的顽强抗击,在攻占上述地区后,即被阻于现地。后来,经过连续作战,秦始皇将原来由南北3支攻赵部队,编为1个独立作战单位,由桓齮统率。

二、灭魏。

赵被秦灭亡后,秦即想南下灭楚,但中间尚相隔一个魏国,魏此时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终属秦进军楚地之障碍,于是决定先灭魏,再伐楚。本来魏处于“天下之枢”,具有优越的战略形势,但由于战争频繁,大量削弱了魏的实力。

多年来,在强秦的进攻下,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魏国大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

三、灭楚。

与蒙恬率兵20万对楚进攻。王翦于是接替李信,担任秦军统帅,率领60万大军对楚作战。

四、灭燕。

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五、灭齐。

齐国经过燕军进占,元气大为损耗,以至没有力量参与东方各国与秦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秦军并灭赵、韩、燕、魏、楚战争时期,齐国一直置身度外,坐视各国灭亡。

过去当秦赵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赵向齐请求援助军粮,有政治远见的周子曾向齐王说:“且赵之与齐楚,捍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力主积极援赵。

齐王竞没有接受这一具有战略远见的建议,尔后各诸侯国虽几度联合对秦作战,齐都避免参加,或者参战不力,企图讨好于秦。

齐王建继位40余年,三晋、楚、燕与秦战争连绵不断,齐由于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未被攻击,上下宴然,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不备兵革,不修战备,政治上达惊人的麻木程度。

齐王建本人昏庸无能,齐相国后胜又是一个贪财无厌之徒,秦多年来用重金贿赂后胜,后胜就为秦远交近攻的策略效劳,终日规劝齐王建臣服于秦,朝野上下已无丝毫斗志。所以尽管秦灭六国时,齐还拥有70余座城邑,但仍不堪一击。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贲统帅的军队,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无作战准备,竟无应战之兵。齐相后胜力劝齐王投降,齐王建也就不战而降。齐王建被送于共这个地方,饿死于松柏之间。这个贪图享受、丧失国家的亡国之君,得到应有的下场。

扩展资料:

秦灭六国到底需要多大的实力。仅王翦灭楚国就出兵六十万!

关于秦国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时期,而嬴氏祖先则产生于颛顼时代,由此可见,嬴氏秦国历史之悠久。殷商之后,嬴氏先人就定居于边边,负责镇守疆土,抵御西戎。

到了周朝时期,周天子又封赏嬴氏大片土地,再加上秦人长期与西戎作战,不断开拓边境,秦的疆域面积逐步扩大。到东周时期,周天子正式将秦列为诸侯国之一。

后来诸侯国实力逐步强大,周王室衰微,天下共主的局面逐步破裂,各地诸侯国相互征伐,相互争夺土地与人口。

到了春秋时期,各国更是加入了争霸战争,秦国也参与。到了穆公统治时期,国力空前强盛,与晋国、西戎交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最终秦国击败了中原各国,成了春秋时期首屈一指的强国,确立了一番大业。

穆公去世后,秦国的霸业也随之落幕,中原各国继续混战。穆公去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来,秦国再无雄主出现,地位一落千丈,成了一个远离中原的蛮夷小国,山东各国再也没有将秦国放在眼里。战国时期,秦国还饱受魏国的打压,生存空间急剧压缩,只得向西征服少数民族来夺得地盘。

到了秦孝公继位之时,秦国面临着山东六国联军的威胁,随时都有亡国的危机。秦孝公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以挽救大秦。

不久商鞅入秦,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变法,秦孝公也支持大刀阔斧般的改革。挽狂浪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经过20年的变法,秦国终脱贫成功,一雪前耻,收复失地,大败魏国。

秦惠文王继位后,继续坚持商鞅变法,推行耕战,秦国国力日上。随后,张仪入秦,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采取合纵连横之策,使得秦国称雄列国。到了秦昭襄王时,范睢入秦并得到重用,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先后蚕食三晋以及楚国大片土地。

后来秦国又吞并了巴国与蜀国,天府之国成为秦国稳定的大后方,秦国实力进一步膨胀。此时秦国为名副其实的头号强国,并且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其实也正是秦昭襄王时期的发展,才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楚国也曾是赫赫有名的强国,后来楚王被骗往秦国并遭到了拘留,随后,秦武安君白起率军进攻楚国,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楚军损失惨重,丧失大片土地,国都被秦军攻破。

楚王只得迁都以避秦军锋芒,由郢都迁往寿春,好在楚国地域辽阔,才能以此来拖住秦军。但后来的楚国日趋腐朽,实力与秦国较量。

齐国历来为东方强国,疆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但与燕国结下怨恨,后来燕国名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军抵挡不住联军的攻势,接连丧失了大片土地。齐国沦陷七十余座城池,几乎到了灭国的绝境,后来用了火牛阵才打败联军并得以复国。

但复国后的齐国实力锐减,只得争取时间来休养生息,再也无暇与秦国较量。

魏国位于中原核心地带,与秦、楚、齐、赵这些强国接壤,战国早期,魏国也是名震一时的霸主,训练有素的魏武卒战斗力更是惊人,为列国所忌惮。但正是由于魏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魏国的衰落,多年以来饱受列国的侵扰。

而且魏国位于崤山以东,正好阻碍了秦国的东出,因此,秦国崛起后最先挑战的也就是魏国。后来魏国经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后元气大伤,只得任人宰割。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军事力量大增,成了唯一一个能与秦国角逐的国家。后来秦赵两国对上党地区产生了争执,随即爆发了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率军40万,赵将赵括统率45万。长平之战赵军45万全军覆灭,仅剩百余名年幼士兵得以回国报信,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无力抗秦。

到秦王嬴政继位之时,统一六国的时机已然成熟,六国减衰落,秦国实力仍在增长,而且足以以一敌六。秦将王翦攻打楚国之时率兵六十万,几乎倾全国之力,楚国也是统一战争中最艰难的一战。整个统一战争中,秦国动用的兵力近百万。

此外,秦国当时的后勤供给也是相当的强大,在长平之战与攻打楚国战役中,后勤补给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可见,秦统一六国也就成了大势所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