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老跟我妈关系不好?真的都是我的错吗?

如题所述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

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就保护下来了,自我就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动手术了。要改变的是别人,要改变的是外面的世界,要改变的是你面对的世界。那么,这种生活态度,会充满责备、充满抱怨、充满斗争、充满争论。

佛教里面讲争,喜欢用另外一个字,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斗争的争——诤。这个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落在了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等等之中,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一旦你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你的心就不寂静,心里边不寂静,就是内心的“诤”。兴许你不讲话,你不跟别人用口舌去辩论,但内心是有诤的。

大家还记得《金刚经》里面的话吗?“无诤三昧”,佛陀说须菩提证得了无诤三昧。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无诤三昧就是真正解空的人,他的内心安住在寂静之中。在这个寂静中,没有二元对立。那么,要修行无诤三昧,要进入这个境界,从哪里下手,怎么修呢?

其实,我现在讲的这个,就是一个修行无诤三昧的口诀。要你超越二元对立,这很抽象,很多人还不理解呢,话本身就有点文气,有点学术味道。但是让你学会面对一切问题,坚持一个正见:永远是自己错。让你这样去做,这就清楚了,就有可操作性。

你可能说,不是说要超越二元对立吗?怎么还有对和错呢?你现在很难做到没有对错,所谓超越二元对立也不是绝对没有对错。现在你先认定,任何问题之前,永远是我们自己错。外境没有错,外境永远是对的,是心错了,我们自己错了。

说我们自己错呢,以佛学来理解,也有好多种理解。有一种说法,这是以前造的业,现在受报,这叫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让你能够坦然接受降临到你身上的不公,降临到你身上的痛苦,作还债想。你想,我现在在还债,可能你欠了别人一百万,你现在只是还他十块,还了十块债也少了呀,再还十块又减少了,总有一天会还完的,还完就是解脱。作正面的观察,你就能够有勇气,去接受和面对那种处境。这是永远是自己错的第一种观察。

第二种观察,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呢?前面讲的因果,稍微抽象了点。再具体一点讲,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乃是因为我们有召感外境的内心世界。

会有什么样的外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你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此有故彼有。这个内心世界包括了你的语言、行为的习惯,包括了你的性格,包括了你的心理活动,包括了你的各种喜好,包括了你待人做事的方式。所以,此有故彼有。

这个此有,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观的方面。彼有,就是我们面临的境界。是先有此,后有彼,不是先有彼,后有此。但彼此有时候同时出现。

修行时间长的人,对于我们的心和外境之间的感应关系,会有很多体会。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应呢?有时候你会体验到,你怕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你担心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这种感应很有意思。这种感应关系很复杂,有很多种模式,这是其中的模式。

简单地讲,你的内心在意什么,你就会感召什么。这在意,包括爱,恨,想要,想排斥,担心,讨厌等等。“在意”是生活中的话,相当于我们的心有一种执著。有时候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出现什么。

如果你有洁癖,你可能会发现你经常置身于很脏的环境中;如果你很自命清高,可能坐禅时,在你边上的人,正好就是邋里邋遢的人,咳嗽呀,擤鼻涕呀,放屁呀;如果你特别吝啬,可能会遇到老有人找你要钱。

还有啊,有的时候,你由于某一方面的特长——我们都有很多特长,这种特长也是你主观方面的情况,也会感召外面的情境过来。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大家都有长处和短处,其实短处有时也是长处,长处未必就是长处,长处也会变成短处。

我自己曾概括过几句话,来描述这种感召,你们看看有没有道理。“善于泳者死于水”,善于游泳的人,一般会死在水里;“善于武者死于斗”,通常有武功的人、以武力而自恃的人会死于斗狠之中;“善辩者死于口舌”,有的人特别善于辩论,觉得别人都说不过他。这里说的死未必是人死掉,相当于栽跟头。他可能就会在意别人的口舌、诬蔑、诬陷呀,会在这上面栽跟头。这种规律还有很多,你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

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个真人真事,说在他们家乡,有一个人武功相当了得,轻功很好,有一条河不是很宽,那人一蹦就到河对岸,易如反掌。一天,有人让他给表演一下,他轻而易举地从这边跳过去,在河对岸落脚的时候,岸边的土是松的,他一下就掉到很急的河水里面淹死了。他有一个一般人没有的长处,但最后让他栽跟头的也是这个长处。这讲到我们的心和外境的感召。

消息回复“笔记”可以收到pdf格式的《阅微草堂笔记》。

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地反观我的内心世界还有哪一些在意,只要内心世界还有在意,那就是苦。让你受苦的因就会感召苦的外境。你只有把内心世界的这些在意,乃至于一些语言行为的习惯,把它们都能够放下,你才有可能不被外面的苦境所压迫。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前面所讲的——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

有的人说,永远是我的错吗?很多事明明不是我的错,比如今天在街上小偷把我的钱偷了,难道那是我的错吗?那是小偷的错呀。其实,这里讲的问题是:别人是对还是错那是他的事,你是对还是错才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把注意力首先放在自己的大事上。

你在街上遇到小偷,街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就你遇到小偷呢?你为什么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碰到小偷呢?这就跟鱼会招来猫一样,你身上有一股腥味把猫招来了,这是比喻。你感召到在街上遇到小偷的果,所以,这个错还在你。

这样讲,并不是说小偷这个问题,警察可以不管,社会可以不治理,不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相关人的事,在警察来说那就是他的事,在政府来说那就是他的事。

作为修行人来说,什么是你的事呢?你要明白,基本上找不出一件事不是你的错。我相信你不可能能找出一件事不是你的错。有的人说,我长得很丑,这应该是父母的错。佛教说,那么多好看的父母,你为什么偏到丑的父母那里投胎呢?那怪谁呀,所以还是有问题。

以佛教的三世因果来观察,基本上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这种思维方式,是修行人应当具备的。要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一个学佛的人,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

你一点点地做,你会发现,遇到的人也变了,遇到的事也变了,总而言之,你命运的路线好像在改变。其实,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存在的境,都是你心识的变现。如果你能体证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得了了,你的修行可以说有了立足之地,可以稳步向前。

有的同修应该还记得《华严经》里有一品,叫《净行品》。《净行品》里教我们遇到任何情境都“当愿众生”,愿所有的众生都如何如何好。遇到任何境都发愿,一共有一百四十多个愿。实际上生活中的情境远远不止这一百四十多个,而是无量无边。这品经教导我们在无量无边的境,都能由这个境生起一个愿,愿众生怎么样。

如果你在生活中用这品经指导修行,“当愿众生……当愿众生……”,慢慢你会发现,你的心开始主导境了,而境不能主导你的心,是你的心主导了境。境也许是某个人打了你一嘴巴,你心里说,愿众生不再受别人的欺侮,得到的是一个善愿;境可能是生病,胃痛,非常痛,你的心说,愿所有的众生不再受胃痛之苦。

你看,一个胃痛的境,被你变成了一个善愿;你遇到的境可能是,你的钱被小偷偷走了,于是你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改恶从善,放弃不善业。所以我说,当你这样去观照你的生活,就会体验到,心可以主导境。境究竟是什么?取决于你的心。你要真正体验到你主导外境的力量,心的力量,那你就得自在了。

消息回复“金刚经”可以收到《金刚经》全文和星云大师的译文。

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讲,他过去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节节肢解,全无嗔心,他达到了无诤三昧,真正做到了忍辱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圆满,忍辱的圆满就是如如不动,心境如如,这种境界很崇高。

这么崇高的境界,也可以从前面我说的——永远是自己错——这里下手去修。因为我们每天在生活中,在家人不用说,即使出家人在寺院里面仍然有是非,仍然可能跟同寮的人有矛盾,仍然每天去分别眼前的各种境界,如果从这里开始修行,我相信能够契入超越二元对立的无诤三昧。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我们如果落在辩论中,落在非要搞清楚究竟谁对谁错,非要跟他闹个明白——你落在这里面,你就落在世间法里面。落在世间法里面,就没完没了,就苦海无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在公园的一角,一家四口正在有说有笑的散步;父母走在前面,哥哥和弟弟走在后面。突然间,弟弟哭了;这时爸爸和妈妈转过身来探个究竟。弟弟边哭边说:“哇!哥哥踢我…”哥哥连忙解释到:“是弟弟先弄我的…”这时爸爸就责怪了:“你是怎么做哥哥的,老是欺负弟弟…”,哥哥不服气的双眼斜视着爸爸;爸爸更加生气了,说到:“你这是什么态度?这样看我什么意思?不服气吗?想打我吗?”妈妈这时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出来说到:“老头子,你也差不多一点,要教训孩子也要先问问我…”

过了一会儿,弟弟撒娇的跟妈妈说:“妈咪,我想吃冰淇淋!”“好,妈妈就去买!”妈妈边说边过去买了。这时在公园的一角,老二开心的跑来跑去,老爸翘着脚闭目养神,老大坐在离爸爸远远的椅子上发呆…这时妈妈买回来三只冰淇淋,分别给爸爸、哥哥和弟弟各一只;看着他们三个人在吃,妈妈会心的笑了…正在这时,弟弟吃完了,就跟站在旁边的哥哥说:“哥哥分我吃一点好不好?”“我才不要!”哥哥说到。弟弟就去搬救兵了,“爸爸,哥哥都不分我吃!”这时爸爸马上站起来跟哥哥说:“弟弟想吃就给他吃一口!”“我才不要!他是贪吃鬼,我给狗狗吃,也不给他吃!”哥哥说到。爸爸生气了,说:“你说那是什么话?弟弟跟你有仇是不是?我看你是欠打喔!”妈妈这时过来了,说:“好啦!好啦!发什么脾气?孩子就是要好好跟他说,你以为大声就赢啦!再去买就好了!”爸爸生气的说:“不行!孩子都被你惯坏了,不准买!”妈妈听到这里,委屈地说:“你这没良心的,管不动孩子就怪我,你有做过一天的好爸爸吗?只会打、只会骂!”“好了!好了!都被你哭倒楣了,我如果不爱他们,还会管他们吗?算了,回家去!”爸爸边说,边牵起弟弟的手;妈妈牵起哥哥的手,一家人一起回家去了!

在大学上家庭教育这门课时,我常问班上学生一个问题:「如果有机会选择,希望不要当老大的举手?」每次总有不少人把手举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讨论过程里,我发现其中的原因多少与「老大的压力何其沉重」有关。华人父母这样的期望和要求——「大的要做榜样给小的看、大的要让小的」对许多当老大的人来说耳熟能详,因为在不少华人社会父母的观念中,它似乎是个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是一项美德。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见,当手足之间发生一些争执纠纷时,很多时候挨骂的、遭殃的、退让的、被要求委屈求全的,似乎总是落在老大身上,他们经常被父母要求,要无条件让小的,不论对错是在谁。

这样只要求表面一时的和平,而忽略了小小心灵内委屈感受的结果,反而很容易带来手足之间不必要的紧张与对立。孩子不满的情绪如果长期积压,那么大的伺机发泄和报复小的,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必然因果——老大因着弟妹而承受与愤怒,对他来说是如影随形般挥之不去。前例中的哥哥,当爸爸言者淳淳的对他晓以「要爱弟弟」的大义时,他心里一定有一个不同的声音:「你们最偏心了,只爱弟弟,根本不爱我。我为什么要爱他?每次都害我挨骂挨打,当哥哥有什么好?都只有倒楣的份。」在老大心有未平的情况下,父母期望当哥哥的要爱弟弟不但很难,而且手足间的大小纠纷一定剪不断理还乱。因为爱是勉强不来的,它不是光用讲的就能懂,而是要去经历。一个没有被爱、被疼惜经验的人,很难学会如何去爱人、去疼惜别人。这样的手足情结很明显的可以从例子中老大宁可把东西给狗吃,也不愿分给弟弟的事情上反映出来。因此,很多时候没办法相亲相爱,一部分原因可能与父母不能公平地就事论事去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有关。

或许你也发觉例子中的爸妈讲话口气都很冲,有些地方不仅让人捏一把冷汗,但仔细分析,他们其实都很爱孩子。不过,我们对孩子或配偶说话的方式,通常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价值的人?多余的人?惹人厌的人?被疼惜的人?再者,大人说话的口吻和用语,孩子听在耳中很容易照单全收并模仿。例子中的爸爸可能是个性情中人,快人快语,顺口而出的粗暴言语也许是他一向不自觉的习惯说话方式。可是,孩子在这种充满负向语言的环境中成长,他可能不容易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渐渐会对父母的管教麻痹——「我管你怎么骂,就当做没听到,大不了顶多被打,反正我也习惯了。」由于耳濡目染,很自然地他也会用相似的语言和态度跟周遭的人互动,结果可能造成同侪对他的排斥,不喜欢跟他玩,再严重甚至会造成孩子人际关系的困难,这些现象应该都是为人父母不愿意看到的。

平时,老大或许就常常因为弟弟的关系而挨骂,那拉长的脸其实是反映了一肚子的委屈与不服气,但斜眼看着爸爸却又把爸爸给激怒;这时爸爸带着挑衅的口吻和孩子一般见识,站在对立的角度向老大兴师问罪,而当妈妈和爸爸对彼此的处理方式不以为然时,又是以不顾对方颜面的方式,在孩子面前互相训起对方来。这一切孩子全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妈妈敢这样和爸爸讲话,那爸爸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可以不要怕他,反正有妈妈可以给我靠。」孩子的观察力其实很敏锐,一旦养成这种心态,要孩子尊敬爸爸就很难了。妈妈虽然是基于爱护孩子的立场挺身而出,可是夫妻之间在孩子面前互相批评指责对方的不是,很容易造成父母中任一方的权威被打折扣。当父母权威不被孩子认定时,在管教上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事倍功半。

‖对委屈的一方说出你的了解,

帮助孩子学习以「动口」代替「动手」来解决问题

当孩子之间有争执发生,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习用说的方式,去表达心中不满(不悦)的情绪。在这个例子中,哥哥踢弟弟固然不对,可是哥哥玩得好好的,突然无缘无故被干扰,会生气也是应该被理解的。这样的负向情绪如果得到父母的了解,孩子心头的气会比较快被安抚。例如,爸爸可以带着老二跟哥哥说对不起,再以同理心(站在当事者的角度去体会他内心的感觉)的方式安慰老大:「弟弟不小心绊倒了你,一定很痛,所以你很生气是吗?爸爸很能了解你的感觉。弟弟是不对,不过他并不是故意的,你打弟弟,他也会很痛。你生气是可以的,但是爸爸希望你用嘴巴说,不要用手去打人或用脚踢人。」类似如此的处理方式,虽然是比较费时,有时也不能看到立即或显著的效果,但是长期下来,却可以培养孩子学会用比较理性的方式去解决与他人之间的纠纷,再者也不会造成兄弟之间因着某一方压抑不满的情绪,而造成将来疏离、对立和相互报复的后遗症。唯有父母不再要求老大凡事都得无条件的容让弟弟时,老大就比较不会迁怒及讨厌弟弟,彼此之间的感情反而容易在和谐与良性的互动中濨长。

‖纠正孩子不妥的行为时,

避免让情绪主导你管教的正当性

每一个家庭对于什么是不能接受或不能容忍的行为,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可是不论如何,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自己认为不合宜的行为出现,最好能针对该行为,清楚而具体的告诉孩子父母的想法和感觉。像例子中的老大斜眼看爸爸这件事,很明显是爸爸极度不能接受的行为,这时大人第一要做的是:避免和孩子一般见识。孩子是错了,但他毕竟还是孩子,原本就需要父母明确的教导与提醒,如果爸爸能选择针对「瞪眼」的行为去处理,而不是落入「被激怒」的情绪中,这样比较能有效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及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合宜的。例如,爸爸可以很严肃而坚定地看着孩子,告诉他:「你这样的态度对父母是很没有礼貌的,你可以用嘴巴说,慢慢告诉爸爸,你有什么不满或委屈,你在生什么气?」如此一来不但能让孩子知道你不喜欢他的行为,而非他个人,也让孩子知道父子之间不是对立,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

当然,有时孩子的一些行为比较离谱或者一犯再犯时,父母会很容易失去耐性,或者怒不可遏,而人在气头上,大概都会很想好好痛骂孩子一顿。可是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举止合宜、讲话得体,不要动辄粗言恶语、拳头相向,那么最有效的策略少不了要先从要求自己著手。气在当头,要控制自己不爆发情绪确实很难,不过为了让孩子从大人身上学会如何处理事情,在管教孩子的过程,父母值得率先学习「让理性走在情绪的前头」,尽量去克制自己,不将因挫折(怎么讲都讲不听)而产生的怒气转嫁到孩子身上;或者至少先试着做到:不对孩子破口大骂,或是对孩子作人身攻击(你是耳朵聋了吗?你真是有够笨等)。因为骂人很容易骂成习惯,加上人在气头上往往会讲一些自己事后都会后悔的重话。

‖多用正向的语言沟通意见,

避免夫妻针锋相对

从例子中太太对先生的称呼(老头子),到对先生不尽责的控诉(你这没良心的),以及先生对太太的反击(孩子都是给你宠坏的)等,都可以看到这对夫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习惯用负面的言语对话。不同的家庭,因着个人特质的不同,每对夫妻皆有其特有的互动方式;在严谨与轻松之间,也许有程度上的差异,不过不论是什么样的互动方式,「被尊重」以及「被肯定」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的。

说话是一种艺术,当我们愿意留心去选择对家人讲话的字词用语,可以让家人在互相担待和彼此尊重中,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与家庭气氛。因此,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身教环境,夫妻之间相互的称呼与对话方式,最好还是不宜太随性,或者放任自己当下的脾气,逞一时的口舌之快。

例如,案例中的妈妈会要求爸爸跟孩子要好好说话,却忘了她和先生就没有好好讲。同样的一件事,我们可以用正面的方式,也可以用负面的方式来表达,但所带出的效果则完全不同。例子中的妈妈是以负面、不甘示弱的方式,来回顶先生冤枉她把孩子宠坏,两人针锋相对,一来一往,结果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其实人在被否定时(你从来就没有……),很容易会失去理性,所想到的唯一反应往往就是:岂能示弱,先反击回去再说。不过话说回来,一个巴掌拍不响,退一步海阔天空,吃亏就是占便宜。在类似的冲突中,总是要有一人先忍让一下,即使彼此对孩子的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最好能在事后、孩子不在眼前时沟通,尽量避免在孩子前面争辩,数落对方的不是,以创造双赢的局面。

如果故事中的妈妈可以退一步这样想:「孩子的爸爸生气时,我不要在这个时候跟他杠上,不要被他的话给激怒,不然我就是跟他一般见识了。先顺着他吧,回去再找合适的时间和他谈。」试着以能初步解决冲突的正向方式回应:「宠坏孩子是不好,那也不是我的本意,你说不买,我们就不买了。」相信做先生的听到这样的话,有了台阶下,怒气大概比较不会继续往上升,而且也比较容易回到理性的层面,来协商与讨论对问题不同的看法。

第2个回答  2017-12-26

我一直在想,如果说一件事发生了,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原因。如果我不怎样或我怎样了,这件事就不会是这样。不管是什么事总能找到自己的原因。

在记忆的最深处,总能瞥见那一抹鲜艳的红,那是你第一次来到我的世界,并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当所有的一切都已模糊不清,混沌了时间,朦胧了地点,褪去了色彩,但是那墙角留落得一片衣角,红的耀眼。以使我心心念念近十年不能忘却,不得不感叹对那抹惊艳的红记忆之深刻。

我不该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出现,更不应该看到那红色并心心念念想入非非。

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塑造了现在的你;因为你身上残留有他们的痕迹,所以只要你还活着,他们就不曾逝去。

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相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有一天终究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和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林徽因

翻阅各种古籍,也还是没有答案,我是该忘记,一个人浮世清欢、细水长流,还是该残留痕迹成为所爱之人塑造的我。

或许有些东西永远没有答案,它只存在你的记忆里,或悲或喜。而真正生活中是实实在在的你,无关乎记忆,无关乎爱与被爱,无关乎抛弃还是拥有。想肆意放纵人生,就要先学会收敛,自律和克制。

所以还是我的错,干嘛纠结。来了,那便回忆,寻找最初爱的感觉,心潮澎湃,走了,那便解脱,追求一个人的精彩,肆意人生。

第3个回答  2017-12-27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明显和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婆媳关系上,婆媳不合,是使不少人提起就摇头叹息的问题。

今年27岁的李月,和老公张天是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的,两人结婚两年多,感情一直很好,最近两个人却经常闹矛盾,婚姻也亮起了红灯。

李月是个传统的女人,因为很两个人相爱,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张天,以为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只要张天对自己好,在乎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就值了。

两个人经过几年的奋斗,每天省吃俭用,买了一套两居室,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生活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充满了希望。

前几年张天的父亲因为生病去世了,留下张天的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为了不让母亲孤单,方便照顾母亲,张天就把母亲接到了自己家,跟两个人一起生活。

自从婆婆来了以后,李月和婆婆的矛盾就源源不断。

婆婆来的第一天李月做了粥,本来想天冷应该做的稠一点,谁知做好后,却被婆婆训斥了一翻,婆婆说李月做的太稠了,还说李月不会过日子,当时李月没说话,觉得婆婆勤俭持家,而且又是为自己家好,就说自己下次注意。

可是,最近李月发现婆婆总会无缘无故的给自己找毛病,嫌自己饭做的不好吃,油放多了,菜又咸了淡了的,地拖不干净,桌子上的灰又不擦,衣服又没洗干净之类的,总能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刁难李月。

无奈李月向老公抱怨了几句,李月的老公就安慰李月说:“咱妈,可能是因为爸走了以后自己一个待的时间长了,心情不好,所以才对你发脾气的,你多体谅体谅咱妈”,李月觉得也有道理,就没有再说什么。

慢慢的李月再跟张天抱怨婆婆欺负自己,张天就不但不理会,而且还帮着婆婆说话,老是说李月没事找事,污蔑婆婆,明明是是婆婆的错,张天也会说成李月的错,李月很是气愤。

那天李月去花卉市场买了一盆花,然后回家就放在了阳台上,婆婆看到那盆花,直接拿着给丢了,李月发现花没了,就问婆婆花哪里去了,没想到婆婆没好气的说,让我给丢了。

李月问婆婆:“妈,那时我新买的花,又不是枯死了,你丢了它干嘛呀?”李月的婆婆说道:“你不知道我有严重的花粉过敏吗?你是想要我命啊”!说实话,李月真不知道婆婆花粉过敏,之前老公也没告诉自己。

婆婆气冲冲的对李月说:“我看你是故意的,觉得我住在这里时间长了,故意买盆花让我难受是吗?撵我走对不对?”李月感觉莫名其妙,就说:“妈,你这不是借题发挥吗?我哪里知道你花粉过敏,再说,我没有说嫌你在这住了,更没有撵你走的意思,你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李月回了房间。

让李月没想到的事,婆婆居然恶人先告状,给张天说李月为了撵她走,故意买来一盆花来要自己的命,张天一听了气就不打一处来,立马冲到房间对李月说:“你想害死我妈啊!你心肠好歹毒,我怎么能娶你这么个蛇蝎心肠的女人当老婆呢!

还说我妈刁难你,分明是你在欺负我妈”,李月哭着对张天说:“你怎么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我的错,你妈就没有错吗?你明明是你妈的错,还跑来怪我,你和你妈没一个好东西”,张天打了李月一巴掌,李月收拾了东西回了娘家。

最后李月就和张天提出了离婚,她没想到张天居然是那样的人,她后悔当初自己瞎了眼,没有看清张天和他妈的为人,才使得自己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 END -

相似回答